•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抬头看路,可好?

公司

2013-11-24 11:09

理想主义社交网络 ADN(App.net)近日有个有趣的动作,推出了一个叫 “广播频道”(Broadcast Channel)的功能。用户开通此功能后,可以每天给订阅者推送一到两条消息,消息内容可以是图片、GIF、文字、链接、图表等等。

创始人 Dalton Caldwell 在博客里这样解释道:

外头 ‘噪音’ 太多了。发布到社交网络的重要新闻,总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看到。这对发布者和订阅者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推送通知是收发重要信息的利器,但开发和分发应用的成本太高,导致很多人难以触及。

App.net 推出广播频道的动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要知道最开始促使 Dalton Caldwell 建立 App.net 的最主要原因,正是 “外面的世界太乱了”—— Twitter 大力发展广告业务,为此不惜大力打压第三方客户端。而 App.net 要够纯粹,要时刻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好,打住,我知道国内绝大多数人不用 App.net,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这个新闻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原因在于——所谓的 “广播频道”,跟国内的一票公众平台、粉丝平台是不是很像?

以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它跟 “广播频道” 的三个共同特征是:

  • 都是搭载于社交平台上的推送服务。
  • 严格控制内容发布者的权限。
  • 订阅者拥有绝对选择权和决定权(可以随时一键取消关注)。

有人这样质疑 App.net 推出广播频道的意义:要解决噪音问题,我们有 RSS(或各色阅读器)啊,可是没人希望 RSS 一更新就推送通知。

似曾相识的感觉?曾经有一部分人以类似的理由 “拒绝” 了公众平台。当然,对此不感冒的人群,我相信公众平台现在对他们来说依然毫无存在感——这其实也是订阅者权利的绝好体现,不过在此不做深入探讨。

回到此前的质疑,这里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问题:

  1. 相比社交工具,RSS 对重度阅读者之外的人群来说,是一个存在感极弱的 “平台”。
  2. 作为一个网站内容的抓取工具,RSS 完全说不上解决了噪音问题。
  3. 公众平台的想象空间,比 RSS 要大太多了。

从第一点说,社交工具应用被用户打开的频率是极高的,RSS 以及任何阅读器都没有这个优势。互联网的逻辑向来都是先把用户抓在手里,微信公众平台能成,量和活跃度是基础,而作为后来者的 x 信们,总是只在送流量送红包的时候才让人想起它们…… 至于本来活跃度也非常高的新浪微博,其完全不考虑用户感受的做法实在无法让人接受。

从第二点说,Dalton Caldwell 博文里这段话很有代表性:

一个好的 “广播频道” 最多一天发 1 到 2 条广播,甚至更少。成功的广播内容发布者只会推送最重要的、价值最高的信息给订阅者。订阅者能够轻松取消订阅,对 “噪音” 有非常非常低的耐受度。

从第三点说,依旧要拿微信公众平台来举例,去年有人说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在微信里放了个 RSS 阅读器,有人干脆说这就是个 “高级版彩信” —— 而现在,用户能在微信做的事情实在让人惊奇不已,微信公众平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各种姿势切入了各种行业。

从 App.net  的角度来看,我很怀疑如此小众的社交网络能否支撑起一个平台、一个生态。别忘了,App.net 真的有一个 “平台梦”——至于这是改变世界的想法还是 Geek 的玩物,我倾向于后者。

微信虽然 “群众基础很好”,但其在推出公众平台的同时是否想到了今天这一步,也要打一个问号。毕竟刚开始,微信公众平台几乎就是媒体们的天下,后来风潮一起,越来越多的人探索出了新玩法——这才叫生态嘛。

回看过去,总能让人感觉互联网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意外和惊喜。只是有人已经早早抓住机会大放异彩了,有人却选择做一个看这不顺、看那不爽的 hater。

个人选择,无论对错。只是有时候,你需要手上有血,是吧?

 

题图来自 memegen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