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2013 年度科技公司:小米

ifanRank

2013-12-26 11:25

无论总体经济形势起伏如何,科技企业的前进步伐从没有片刻停滞。在这样一个光速般发展的市场中,企业的盛衰转变甚至只需要几个季度。

在这个行将逝去的 2013,我们目睹了PC 时代科技巨头的自我救赎,微软八大产品部门进行重组;我们眼见了风雨飘摇下黑莓的沉沦,程守宗火线空降力挽狂澜;我们扼腕移动巨人诺基亚的折戟沉沙,维系一个国家民族情结的品牌被作价出售;我们也见证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混战厮杀与百花齐放,“中华酷联”异军突起……在浮浮沉沉的科技浪潮中,永不熄灭的是技术力量背后闪烁的智慧火花,是商业背后执着的梦想与野心。

我们全景关注了这个令人目不暇接的 2013,一个精彩的 Beats of Bits,这也让我们在评选今年 ifanRank 年度公司的时候颇费周折。一家可以在风云激荡的科技大潮中异军突起的公司,一家标杆性的足以为年度划上休止符的公司,绝非是仅囿于公司业绩的大红大紫,更是一种在业界翻云覆雨的影响力,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和渗透。因此,在评选年度公司的时候,我们秉承这样的原则和标准:

  • 市场表现及其变化
  • 商业模式的开拓
  • 公司影响力

双十二,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晚会上,一场 10 亿元的城下之盟正在上演,一方是代表传统制造经济的格力,一方是代表互联网新经济的小米。

如果 5 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就输给雷军 10 亿元,反之则雷军输掉 10 亿元。

无论这一场饱含戏谑和玩笑的赌局如何收尾,互联网经济在商业中的戏份越来越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坐拥二十三载技术积累的格力,站在董明珠面前的企业家在不惑之年创立的公司只有区区三年历史。

在过去三年,这家年轻的手机公司保持着每年一次融资的节奏,前三次融资的估值,每次都是上一轮的 4 倍。而如今,在今年 8 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小米公司估值已经达到 100 亿美元。在硬件领域,小米的身价几乎已经买得下一家黑莓加 HTC。

小米的飞速增长不仅体现在公司估值上。2012 年全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 719 万台,含税收入 126.5 亿元。2013 年上半年,小米手机销量达到 703 万台,含税收入 132.7 亿。2013 年全年销量预计约 1900 万台,含税营收将超过 300 亿人民币。在 2013 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雷军以“99%”的把握承诺,明年小米营收会达到 500 亿。

抛开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的泡沫和虚高,就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每一次小米手机的开放销售,总迎来犹如蝴蝶效应般的疯狂传播,营销本身已然升级为一场全民体验盛会。严重的不平衡供需市场甚至衍生出一整条围绕小米的地下交易产业链。

有人说,小米的成功源于它每一个毛孔里都流淌着互联网思维,虽然夸张,却道明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小米走了一条独辟蹊径的商业模式。

2011 年 8 月才发布第一款手机的小米,进入 Android 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早。但在此之前,小米的布局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从定向定点挖人、组建梦幻团队到建立米粉社区,营造手机互联网品牌,从网络预售到外界褒贬不一的网络营销,从产品众包、用户参与到吸取反馈每周迭代……尽管小米的目标是做手机,但脚下的路确是一条在软件和互联网之间的漫长迂回。

自知无法刚起步在终端市场与国际厂商硬碰硬,小米先用米聊和 MIUI 积累了最早一批用户和粉丝。而自此积攒起的粉丝,成为后续驱动小米变现不可小觑的力量。

先做 App,再做 MIUI,最后做硬件,这正是雷军自始至终强调的“铁人三项”——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

小米给传统手机带来的最大冲击,其实是成本结构的革命性改变。传统手机的成本通常来自制造成本、渠道成本和营销成本,小米一方面通过社会化营销将营销成本压缩到最低,在制造成本(元器件采购+代工)上,小米通过大规模采购压低采购成本的“规模经济”和所谓“期货”的时间差走了一条捷径。渠道上,小米采用先预定再生产的方式,把库存忽略不计,完全是电子商务的正现金流模型,间接降低了小米的零售价格。

正是因为如此,小米才敢于在 Android 机动辄三四千元的 2011 年打出令人咋舌的 1999 元,从此一炮而红笑傲江湖。

不只是做硬件,这是小米的聪明之处。尤其是当硬件和产品的价格难以在市场上掀起波澜,“铁人三项”中的另外两项则开始发力,MIUI 迅速替代了被微信挤压下米聊的地位,成为小米重点打造的对象。在今年 4 月份的米粉节上,雷军透露,MIUI 系统用户超过 2000 万。

事实上,这个投入三年之久、承载小米互联网服务的的系统工程,正日益成为小米新的营收来源。今年 5 月 MIUI 负责人洪锋告诉爱范儿,MIUI 的月营收已经突破 1000 万,从“米币中心”到应用商店、主题、游戏和云服务,小米在软件上的生态链已然打通。

小米一边用低价撕开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道鲜红的口子,让整个行业陷入困战,又一边用“互联网思维”递给了传统厂商和市场新晋们一根救命稻草。

2012 年,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手机市场的一年。百度、360、网易、盛大、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致力于千元左右的智能手机,无论是销售渠道还是营销方式与小米如出一辙,而在诸如 HTC、华为等传统智能手机厂商的身上,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小米的影子。

到了 2013 年,小米的影响力持续放大,所谓的“小米模式”开始波及到更多领域,路由器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小米”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浮现。

今年 8 月,Google Android 全球副总裁 Hugo Barra 加盟小米,这一消息如同地震般波及了整个业界。一家硅谷国际大公司的高层,加入中国的一家刚满三岁的手机厂商,小米的国际化视野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且不说 Hugo Barra 是否在产品给小米带来新的活力,就个人为小米带来的公司影响力扩大、国际合作关系拓展就不言而喻。

2013 年 9 月,小米进军电视行业,石破天惊地打出了 2999 元的售价。而在此之前,经历了四十余年沉淀下来的彩电企业已经习惯了分享这条长河中的食群,“排位”赛一直成为最近十年的竞争主题。直到今年,乐视、小米、爱奇艺、阿里巴巴等 IT 互联网企业正在如潮水般涌入这个各自为安的鱼池,不思进取的传统电视行业才纷纷开始自卫战。

忧虑是影响力的衍生物。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每一次小米看似璀璨的营销背后,都伴随着尖锐的质疑、批评甚至恶语相加的诋毁和中伤,从商业模式、过度宣传到饥饿营销,小米的负面已然成为一个延绵不断的热点话题。

欣赏者膜奉为传奇,厌恶者斥为“做局”,商业本是如此。

不少人并不欣赏小米的营销之道,甚至反感它对待产品言过其实的吹捧态度,但我们并不会就此否认它的成功和值得反思的闪光点。一家公司的成功,可能是顺应时势,也可能是单个领域的开创和突破。小米的典型就在于一切围绕互联网模式,把旧时代的思路演化成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营销。而小米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将互联网的价值和潜力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影响了诸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间接激活了那些沉疴已久快被时代忘记的行业和品牌。

这是一家诞生于互联网的快公司,它在以单项优势改变行业的传统商业格局,这就是破坏性创新。

ifanRank 2013 年度科技公司提名:阿里巴巴、微软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从技术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成为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实践者。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