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Nexus 5 一个月后:不做最贵,只做最好
前言:忘记价格?
“不求最好,只求最贵。”这句经典的台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也许大家都认为自己比说这话的 “土豪” 要强很多。
但是其实生活里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让价格影响了我们的判断。“一分钱,一分货。” 这样的思维根深蒂固。
环顾市面上的很多 Nexus 5 评测,价格往往成为了贯穿全文的主题,成为作者论点的中心。一个产品的价格固然重要,但是为了最客观公正的去评价这款手机,我们是不是也许该短暂地,忘掉价格?
好吧,让我们谈谈 Nexus 5。
设计:什么是好设计?
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
上面引用的是 Wikipedia 里对 “工业设计” 这个词的解释。个人认为这个解释相当到位和精炼。
所以说评价一台手机的设计,应该是要综合地考虑很多因素得出结论的。
那我们该如何评价 Nexus 5 的设计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 外观
- 手感
- 耐用性
外观:承前启后
传承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 Nexus 5 的外形设计,那么这个词一定是一致性 (Consistency)。
对于熟悉 Nexus 手机的读者朋友,看到 Nexus 5 的第一眼估计便能认出这台手机的出身。无它,哪怕不算上手机后背大大的 Nexus 字样,手机的各处细节都很快出卖他的身份:
极简风的正面设计,标志性的上下弧线,屏幕下方的五彩呼吸灯。
从这个角度来说,Nexus 5 的设计是一种传承。四位前辈最特别,最深受喜爱的一些设计特点都继承了下来。
革新
如果说 Nexus 第一种一致性是一种纵向的传承,那么第二种体现便是一种横向的统一。
要知道,自去年的 Nexus 4 开始,Nexus 手机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Nexus 家族里已经形成了 5 寸手机,7 寸和 10 寸平板三条产品线。
仔细看看 Nexus 5 比起 Nexus 4 最显著的几个变化(圆形的听筒,机身材料运用,巨大的镜头盖,机背横放的 Nexus 字样)就会发现,每一项大的设计改动我们都能在 Nexus 7 二代身上找到原型。就看外观的话,说 Nexus 7 二代为一台放大版的 Nexus 5 原来也不过分。
成熟
Nexus 5 设计上的这些个小变化有两个很重要的意义:
1. Google 在 Nexus 设备的设计上已占主导地位。
2. Google 对 Nexus 日趋成熟的设计风格有很强的信心
大路货?No More!
以往 Nexus 系列手机更多是一种 OEM 主导,Google 参与的设计方式。Galaxy Nexus 的设计,做工(譬如说,那个电池后背的感觉)都处处透着代工商三星的气息。Nexus 4 虽然设计更进一步,但是整机设计,特别是玻璃后背的使用似乎提醒着人们他有一个孪生兄弟叫 LG Optimus G。
值得高兴的,Nexus 5 的身上我们已经再也看不到制造方的影子。无论是外观设计,物料选用,Nexus 5 都看不出与 LG G2 之间的联系。再考虑到 Nexus 5 和 Nexus 7 二代非常统一的设计风格,或许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Google 在产品设计上成功驾驭了两个重要的制造方 LG 和 华硕。
不夸张地说,Nexus 手机到了第 5 代,开始给人一种” 吾家有女初长成” 的感觉。
大路货?No More!
至于 Google 能抢到设计主导权的原因,应该和 Nexus 系列的大卖不无关系。联想到去年 Nexus 4 发售时的紧缺和今年相对稳定的供货量,订单量的加大无疑让 Google 的谈判实力大大加强。
简约,不能简单;低调,不是无聊。
脱离代工厂仅仅是第一步,作为用户,我们更关心 Google 究竟是如何去利用这得来不易的创作自由的呢?
把去年的 Nexus 4 和今年的 Nexus 5 放在一块儿,很明显 Nexus 5 的设计要更加简约,明亮。
向 “高端机” 看齐的金属边框,没有了;机身底部的两颗螺丝,不见了;玻璃后背和下面的闪亮金属粒,也找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全机极度简约的设计。机身除了必须的按钮,接口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后背的玻璃改成了略带弧度的塑料。黑色版本的 Nexus 5 侧面和后背用的都是一种质感柔软的塑料,我手上的这部白色 Nexus 5 后背用的是一种哑光但是质地坚硬的塑料(和 Google Glass 的镜身材质非常接近,如果能和 Glass 一样有更多颜色选项就更好了),机身侧面的一圈则是钢琴漆处理过的亮面塑料。黑色设计更加低调也更实用,但白色设计两种材料的反差倒是能让整机更加活泼。
简约,低调的设计和简单,无聊的设计,往往只是一步之隔。我们一起来发掘一下 Google 设计上给 Nexus 5 留下的几个 “小彩蛋”。
首先便是正面的圆形听筒。这样的设计基本上是 Nexus 的特色,它的面积比一般的前置摄像头开口要大上一圈,拿上手机很容易便会留意到。听筒里按圆形分布的一圈圈小开口,设计上的执迷让整个手机有 “高大上” 的感觉,特别是在白色版的机器上,这个设计让正面极简的机身变得不再呆板,而是活泼。从整机的角度来看,圆形的听筒也能和摄像头,闪光灯,呼吸灯这些元素更和谐的相处。
背面巨大的镜头盖也是相当好玩的设计,感觉后背像长了一只大眼睛一样。而且最近的报道也发现了这个大眼设计原来也是磁吸外界小镜头的接口(link),能做到形态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还有像采用了陶瓷材料的开关键,音量调节键也让整机多了一丝活力,一分特别。作为用户,我们喜闻乐见这样精心布置的细节。
Google 式的软硬结合:系统为内容服务,硬件给系统让路。
也许很多读者更欣赏 Nexus 4 的设计,认为 Nexus 5 的设计还是过于简单,过于低调。诚然,就算是弃用 “高端” 的金属和玻璃,塑料机身也能设计出夸张艳丽,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诺基亚的 Lumia 系列便是例子。
但是别忘了 Nexus 5 的另一个重大使命是作为 Android 4.4 Kitkat 的首发平台。Android 4.4 里很重大的一个变化趋势就是系统给开发者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自由。把系统了的 Holo Blue 改为白色,给予开发者更多调动状态栏,虚拟键的自由。而且自 Android 4.0 ICS 以来,Android 设计理念就一直往内容为上的极简风,明亮风靠拢。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Google 的确没有指望 Nexus 设备能带来多少利润,也许 Google 式的软硬结合可以总结成:系统为内容服务,硬件给系统让路。
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认为和上一代 Nexus 4 比起来,Nexus 5 的简约,低调的设计取向恰恰和 Android 系统的设计趋势更加相辅相成。
Android 项目的用户体验总监 Matias Duarte 就经常强调一致性(Consistency)这个概念。我想 Nexus 5 设计上和 Android 系统的软硬结合,也必须是一致性的另一种体现。
手感
轻薄 ≠ 好手感
谈论设计,当下的舆论往往更多地聚焦在外观、材料和细节做工上。
但是手机作为一个我们每天要与之互动几个小时的设备,手感应该是手机设计要考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就如这些数据告诉你的一样,比起 Nexus 4, 拿上手你的确能感觉到 Nexus 5 更轻更薄。
很可惜,Nexus 5 的优势就到此就为止了。几个设计上的小失误让我怀念 Nexus 4 的手感:
- Nexus 5 机身侧面的塑料边框是高于屏幕表面的,设计上回到了 Galaxy Nexus 的样式。手指滑动的感觉(特别是 Android 系统经常用到的边缘侧滑手势)相比起 Nexus 4 的便于略带弧度的玻璃相差相当远。
- 手指在玻璃滑动的阻尼要大于 Nexus 4,这个大概是因为大猩猩 3 代玻璃和 LG 强化玻璃材质上的区别。
- 在我所使用的白色版本上,机身四周钢琴漆工艺处理的黑色塑料边框太过容易粘油污,而且由于表面太过光滑,又刚好是手指用力握持机器的地方,结果是要握持手感收到严重影响。上一代的 Nexus 4 侧面就采用了质感更为柔软,阻尼更高的材质,手机放在手指上会有 “吸住” 的感觉。这点上 Nexus 5 和上一代比起来可以说是很严重的退步。(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版的机身侧面貌似是某种材质柔软的塑料,手感应该会相对于白色版略有改善。)
- Nexus 5 在人体工程学上的最大败笔在于机身侧面和后盖的接合处完全没有弧度,以至于拿在手中总有种 “被割手” 的感觉(特别是一些需要用力握机的场合)。Nexus 4 机身侧面后背的先接触有一个小斜面做为过渡,虽然让整个设计少了一丝硬朗和干净,但是能够让机器很舒服,很自然地 “落在” 手掌中。
- 电源键摆位太过靠上。
- 陶瓷材质的机身按键边缘太过锋利。有朋友曾被刮破过手指,但是我的测试貌似并不能复制那样的结果,但是按键边缘有明显的 “割手感” 倒是一点不假。
耐用性:有得有失
比起 Nexus 4 “娇气” 的正面金属边框和背面玻璃面板,Nexus 5 全塑料的设计显然更加耐用。
但是很遗憾的是,机身侧面比屏幕表面高一圈的塑料边框除了手感不好以为,也成为了整机最明显的一个软肋。我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小心使用了几周,屏幕和后背都没有明显的磨损,唯独是这个边框,在机器没有被摔过的情况下居然出现了不止一处的小缺口,估计长久使用下去这样的缺口只会更多。
不过还好是黑色塑料,就算出现缺口,也不和像采用金属边框的机型(譬如 iPhone)那么显眼。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这个边缘部分做的最好的是 Moto X,它独家采用了 Magic Glass,能够把大猩猩玻璃延伸到机身侧部,不单手感上佳,也十分耐用。
硬件
干货十足
谈起 Nexus 5 的硬件,相信大家都对以下这些主要技术指标已经相当收悉:
- 处理器:高通骁龙 800 MSM8974A 处理器(4 x 2.3ghz Krait 400 核心 + Adreno 330 图形处理器);
- 屏幕:4.95 英寸 1080p IPS 屏(PPI 高达 445);
- 内存:2G;
- 储存空间:16 GB / 32 GB;
- 相机:后置 8 百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 + OIS 光学防抖单元;前置 130 万像素摄像头;
- WiFi:5Ghz WiFi + 802.11ac 支持;
- 通讯:GSM/HSDPA/LTE(北美版支持 CDMA);
- 电池:不可拆换的 2300 mAh 电池;
- 其他:蓝牙 4.0, NFC,支持 Qi 无线充电标准。
撇开售价不谈,在每一项基本参数上 Nexus 5 都处在了业界的顶尖水平,甚至很多指标上都超过了别的旗舰机型。譬如说国产旗舰机都没有的 OIS 光学防抖单元,连 iPhone 5s 都没有支持的 LTE-advanced 和 802.11ac 等等。基本上 LG G2 的 “怪兽级” 旗舰配置 Nexus 5 基本上是照单全收,一点也不含糊。以往 Nexus 系列的一些节省成本的做法(Nexus 4 省略的 LTE,Nexus 7 一代省略的 5Ghz Wifi)在 Nexus 5 的身上没有任何影迹。
唯一美中不足的,也许就是那块容量仅仅为 2300 mAh 的电池。特别是考虑到孪生兄弟 LG G2 标配的是 3000 mAH 大电池, Google 这样的选择还是给用户留了一个小遗憾。不过考虑到 G2 电池的特殊结构,我认为 Nexus 5 的电池选择更多是考虑到重量,体积与电量的平衡,而不是成本原因,鱼与熊掌毕竟还是不能兼得。
参数背后的参数
谈起配置,不得不谈一点关于价格的问题。作为一台主要配置比肩市面上任何旗舰机,但售价却不到对方三分之二的机型, Google 必须是在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节省下了成本。
事实,是这样的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研究 Nexus 5 的时候,我尝试着更仔细地去留意一些 “参数背后的参数”。这样一番小探索,出来的结果让我自己也小吃了一惊:如果只粗略看 Nexus 5 的配置参数,Nexus 5 只是又一台 “性价比之王”;但若仔细研究 Nexus 5 的选材用料,Nexus 5 却是一台 “旗舰中的旗舰”。
忘记性价比。全球第一款 Full HD In-Cell 屏。
全贴合屏幕,TOL(Touch on Lens),OGS(One Glass Solution)这些个概念,因为魅族 MX3 和小米 3 的缘故,各位读者可能经常看到。
所谓的全贴合工艺,其实就是把触控传感器整合到表层玻璃或者直接整合到液晶面板中。
实际上,TOL 和 OSG 基本上是同属于全贴合工艺其中的一个大类别,核心原理都是把触控传感器整合到保护玻璃上。两者的区别非常细微,仅仅只是玻璃加工切割的工序不同。今年来 TOL/OGS 技术也日趋成熟,很多千元以下的机器也已经采纳这种先进工艺。
作为预算比较紧张的 Nexus 5, 采取 TOL/OGS 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但一番查证之后,发现 Nexus 5 采用的居然是 In-Cell 技术。没错,In-Cell 技术正是全贴合屏幕的另一大类别。其原理就是把触控传感器直接内嵌到液晶像素中,也被广泛地认为是未来触屏技术的潮流。
这一种工艺是在 iPhone 5 上第一次被大规模使用。由于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价格高,所以一般只有顶级的旗舰机型才会使用这样的技术。除了苹果以为,据我所知仅有诺基亚的 Lumia 系列曾使用过 In-Cell。
这次 Nexus 5 的触控方案采用的是 Synaptics 的 ClearPad 3350。根据 Synaptics 的说法,ClearPad 3350 最多可以支持 10 指多点触摸,刷新率也可以达到 120 Hz。更厉害的是,ClearPad 3350 是业内第一套支持 Full HD 1080p 高清屏幕的 In-Cell 触屏方案。所以说 Nexus 5 不单单是第一台使用 ClearPad 3350 方案的手机,也应该是第一台采用 In-Cell 技术的 1080p 旗舰机。
我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完全是因为 11 月 20 日 Synaptics 官网的一篇新闻稿,当时 Nexus 5 上市已有三周了。换句话说, Google 并没有任何要把这个新技术当作卖点的意思。这倒是和前面提到的国内一些手机厂商的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面板自刷新技术(Panel Self Refresh)
作为 LG 在 G2 上首发强大的新技术,Nexus 5 也毫不客气全盘收下。其实屏幕自刷新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屏幕显示静止画面的时候(譬如说同一页书,同一张图片),屏幕自带的缓存会开始工作来 “刷新” 这个静止画面,让 GPU 能够进入休眠。由于一般屏幕都是 60 Hz 也就是说每秒刷新 60 次,所以没有采用面板自刷新技术的机器就算是显示完全静止的画面,GPU 也要以每秒 60 次的频率渲染画面,造成不必要的电力浪费。当然,额外的缓存体制也意味着面板自刷新技术将会给厂商带来更高的成本。
QFE1100 包络功率追踪器
如图所示,这项新技术能够自动地调整射频功率,让它和输出的信号强度尽可能地一致,以减少能量的浪费。采取这项技术最高能减少 30% 的电力消耗和发热。根据高通的说法,这项技术在 LTE 网络环境下优势最为明显。比较有意思的是,Nexus 5 是第二款使用该技术的手机,紧随 Note 3 其后,倒是 Nexus 5 的 “高端” 兄弟 LG G2 却使用了更落后一点的 QFE1101。
和前面提到的 In-Cell 和面板自刷新一样,包络功率追踪器也被视为业界重大的技术突破,也代表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屏幕
无可挑剔
和上一代的 Nexus 4 相比,Nexus 5 的屏幕无论是数据上还是实际效果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 屏幕尺寸由 4.7 英寸扩大到 4.95 英寸
- 分辨率由 1280 x 768 (WXGA) 提升到 1920 x 1080 (Full HD)
- PPI 由 318 提高到 445
- 屏幕比例从略为小众的 15:9 格式回到了更普遍的 16:9 格式
- 屏幕工艺上使用了先进的 In-Cell 技术
- 采取了最新的 Panel Self Refresh 面板自刷新节能技术
对于这块参数上非常 “怪兽” 的屏幕,我使用几周下来的总体感觉非常好,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
分辨率和 PPI 的提升让这块屏幕在任何的使用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看到像素的问题,不过就日常使用来说,和 720p 屏幕的差别就肉眼看来是相当有限的。
虽然最高亮度比 Nexus 4 还稍微略低,但是在室外光线很强的环境下也完全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Nexus 4 屏幕一直被诟病的自动亮度偏暗的问题不复存在。如果把 Nexus 4,Nexus 5 放在一块,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明显 Nexus 5 要更亮一圈,亮度也更合理。
Nexus 5 屏幕颜色的还原度非常地高,颜色鲜艳饱满但恰到好处。白平衡也称得上准确,和 Nexus 4 屏幕稍微偏暖的色调比起来 Nexus 5 的屏幕是稍微偏冷。
实在要说不足的地方,纯黑度、对比度并不是行业里最好的水平,但是和别的手机的差距并不大,基本上不影响正常使用。另外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小问题,手机的自动亮度调节哪怕在漆黑一片的环境里都不会把屏幕的亮度调到最低。不过我相信这样的小问题 Google 应该能在后面的软件升级里很容易修复掉。
Google 要给你一点 “颜色” 看看
对于 Nexus 5 屏幕的颜色表现,虽然我自己没有测试仪器,但是国外专业的屏幕测试结果似乎认同了我的主观观感。国外专业评测网站 Anandtech 的 Brian Klug 更是直接称赞 Nexus 5 在他们的颜色测试中的表现是 “他见过的 Android 机里最好的”。
准确的颜色还原,一般是苹果产品的专属领地。无论是手机,平板(但也有特例, 譬如说 iPad Mini 系列),笔记本,和台式机,苹果产品的屏幕颜色还原准确度总是独占鳌头。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美工创作人员青睐苹果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由于 AMOLED 屏的大肆流行,更是让很多 Android 机染上了颜色还原不准确,饱和度过高的坏毛病。 更糟糕的是,早期的偏色更多是由于 AMOLED 的 Pentile 像素排列问题所致,可以说是采用 AMOLED 这种新技术之下无奈副作用。时至今日,AMOLED 屏幕的设计和工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偏色的状况却依然普遍存在,这就不得不让人觉得担心了。
但若是仔细去思考个中缘由,这样的结果也许大家就不会感到意外了。
首先,提高屏幕的颜色还原准确度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要做到颜色准确,好的屏幕面板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哪怕用上了大品牌,大厂子出来的面板,颜色准确度也要看手机生产商的具体要求。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屏幕的颜色如果想要更接近标准色域,就需要在调试阶段花更多的人力和成本。花了这么大功夫,但是真的理解颜色还原准度的一般消费者又有多少呢?就是连苹果这样的营销能手,也几乎不会再广告里谈到自己的颜色还原度,实在是因为这个概念太过深奥和干涩。
也致命的是,很多厂商发现了其实饱和度过高的屏幕都是特别讨眼睛喜欢。一般的消费者看到花更红,叶更绿,天更蓝,反倒错认为屏幕颜色鲜艳,质量好。偏色的屏幕,只要配上合适的背景,放在商店的橱窗里反而吸尽了眼球。不但如此,手机厂商还可以顺势宣传新屏幕饱和度又比上一代提升 n 个百分点。
也许有读者会问,作为广大消费者,颜色还原度这样的概念是不是太过专业?貌似花儿红一点,颜色鲜艳一点也挺好吧。的确,有时候偏色甚至会给消费者一些短期红利,譬如说 iPhone 的相机就一直有人为抬高饱和度的倾向,毕竟苹果考虑到用户一般都是风景照,人像照为主。
但是长远来说,手机屏幕的偏色会造成 “颜色碎片化”: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在手机上看效果和放电脑上相差很大;同一个网页,在不同手机的屏幕上又会相差很大;App 开发者本来设想是淡红色的按钮,到了偏色手机上却成了深红色。这样的后果是不管你是网页设计师,还是一个用手机拍照的普通用户,都无法预知你的作品在别人的屏幕上会被 “扭曲” 成什么样。在这个如此强调共享的时代,“颜色碎片化” 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果。譬如说 Android 优秀 RSS 阅读器 Press 的开发者就抱怨过:每次在同事的三星 Galaxy S2 上看到自己的 App 都感觉有种深深地失落感。
作为对 Android 硬件厂商和开发者都有着很强指导性作用的 Nexus 机型,很高兴 Google 也看到了颜色还原度的重要性,并花了很多心思和成本去改善 Nexus 设备的屏幕。其实今年除了 Nexus 5 以外还有另一台颜色还原表现相当不错的 Android 机器,那就是 Nexus 7 二代(作为参考,它的颜色还原度要远优于 iPad Mini w/ Retina)。
为了 Nexus 5 的屏幕有良好的表现, Google 这次很有可能还放弃了使用 LG 的 True IPS+ HD 液晶面板,而选用 JDI 的面板(Nexus 7 二代也是 JDI 的出品)。这样的推测基于两点,首先 4.95 寸 1080p 这样的尺寸在 HTC Butterfly 上也曾出现过;再者,Nexus 5 的像素排列结构和其他 JDI 出品的屏幕很接近像 Nexus 7 二代和 HTC One。 Google 精心挑选液晶供应商的结果是:Nexus 5 的屏幕表现要优于他的 “高端” 兄弟 LG G2。
希望各家 Android 设备制造商能感受到 Google 在 Nexus 机型上的用心良苦,让颜色还原精准的屏幕成为 2014 年 Android 手机的潮流。毕竟,Nexus 5 的存在证明一流的屏幕,也并不是要 649 美元才能买到。
相机
出片率,硬件,软件。
谈起 Nexus 4 的短板,网络上的意见基本上相当的一致:
- 没有 LTE;
- 相机不行。
Nexus 5 上 LTE,那早已是没有悬念的事。那相机呢?
让我们先回到 10 个月前。
今年 2 月份,Google 高级副总裁 Vic Gundotra 曾放出豪言:
We are committed to making Nexus phones insanely great cameras. Just you wait and see.
我们会全力把 Nexus 手机打造成一台拍照神器。你们就走着瞧吧!
Vic 的这番话,着实让一众 Nexus 和 Android 粉丝高兴了大半年。
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的。
第一波的 Nexus 5 评测和用户反馈一下子给大家泼了大大的一盆冷水。虽然比起 Nexus 4 的相机有了进步,但是 Nexus 5 的相机貌似还是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对焦慢、对焦不准、锐度不够、表现浮动大、软件功能单一,操作逻辑复杂等等。
仿佛一夜之间,吐槽一下 Nexus 5 的相机成了业界潮流。
那么 Nexus 5 的相机真的这么不堪一击么?
硬件强悍
让我们先看硬件:
索尼 IMX-179 背照式 800 万像素感光芯片 + 光学防抖 + F/2.4 4.0mm 镜头
这就是 Nexus 5 的相机组合。
Google 选用这枚的索尼 IMX-179 感光芯片术语第三代背照式芯片,像素直径为 1.4μm。理论上说,比起 LG G2 / S4 选用的索尼 IMX-135 1300 万像素感光芯片,IMX-179 在低光环境和抗噪能力上应该会有优势。结合 LG G2 身上表现不俗的光学防抖效果,Nexus 5 的相机应该能从容应对各种不同场合的摄影需求。
放弃像素之争,增大像素大小(Nexus 4 相机像素直径为 1.1μm),着重低光效果, Google 的设计思路应该是相当清晰的。今年别的一些旗舰产品像 iPhone 5s,魅族 MX3 也走的同样的路线。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pictures.
首先,和 Nexus 4 比起来,Nexus 5 的拍摄效果确实有了质的飞跃。从样张中可以看到,就算是光线比较充足的室内环境,N5 和 N4 在成像,控噪上的差距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的。
得益于光学防抖单元和 1.4μm 大像素,去年 Nexus 4 最大的两块短板(低光环境下成像差和高 ISO 控噪能力弱)转眼间已经成为了 Nexus 5 手上最大的优势。
Nexus 5 与 iPhone 5 的日间相片对比
Nexus 5 与小米 3 的日间相片对比
Nexus 5 与 Galaxy S4 的日间相片对比
从样张中可以看到,Nexus 5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里表现相当出色。成像清晰,颜色准确,阴影处的噪点控制得好。
得益于更高的像素, GS4 一类的 1300 万像素手机在锐度和细节上会比 Nexus 5 的 800 万像素单元有一定的优势,但 Nexus 5 的色彩,白平衡的控制都要明显优于 GS4,整体成像效果要优于 GS 4 。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也许是为了适应 AMOLED 的高饱和度和高对比度,GS4 的样张放到电脑上和手机上的效果有明显差别,颜色饱和度不足,对比度也不够,也正好印证了前文讨论屏幕颜色还原度时提出的担忧。
Nexus 5 与 iPhone 5 的夜间相片对比
Nexus 5 与 Galaxy S4 的夜间相片对比
Nexus 5 与小米 3 的夜间相片对比
在光线条件比较差,ISO 比较高的情况下,无论是同是和 800 万像素的 iPhone 5,还是像素更高但是像素尺寸更小的 GS4,小米 3 相比,Nexus 5 在的夜间成像水平,控噪能力都有很明显的优势。考虑到去年 Nexus 4 的糟糕表现,这样的飞跃还是让人意外又兴奋。估计在这一环节,市面上也只有 Lumia 系列和 iPhone 5s 能和 Nexus 5 的低光表现媲美。
HDR+ = 更通用的 HDR?
虽然说 Nexus 5 在硬件上做了大动作,但是在软件上基本上和之前的 Nexus 没什么差别,除了一个叫做 HDR+ 的新模式。
一般来说,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拍照模式在光线反差比较大的条件下使用效果最好,譬如说背光拍摄和夜景。但是如果在别的光线环境下使用,往往效果会比较不稳定,所以并不是很通用。
Google 貌似留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这个为 Nexus 5 量身打造的新模式 HDR+ 里,试图在达到高动态范围和通用性上做一个新的平衡。Google 并没有太深入介绍 HDR+ 的工作原理。从现在得到的资料来看,HDR+ 的核心是通过高速连拍多张照片,然后才通过后期的算法加工。
和传统采取包围曝光然后合成的 HDR 算法相比,HDR+ 其实是多种算法的集合,在静态场景里,HDR+ 貌似使用了某种色调映射算法合成多张照片;在动态场景里,HDR+ 会自动筛选出最锐利的一张照片。
从样张可以看到,和传统 HDR 算法相比,HDR+ 出来的照片实际上动态范围的提高不多,但是很明显 HDR+ 出来的照片颜色更饱满,成像更锐利,噪点明显更少,画质提升颇为明显。美中不足的是,HDR+ 模式里的白平衡和色调偶尔会有奇怪的偏移。
但是由于 HDR+ 拍摄速度较慢(1 到 2 秒),我认为拍摄静态场景的时候比较适用,基本上算是一个高画质模式,而且基本上在所有的光线环境都能达到提升画质的效果。
软件是短板
木桶原则各位读者想必相当熟悉了,Nexus 5 的相机之所以得到很多负面的评价,在我看来,都是因为这相机系统里最短的那根木板的缘故:缺点明显的相机软件。
据我仔细观察,Nexus 5 相机软件的问题有这些:
- 对焦速度慢,经常需要重复对焦
- 过分依赖光学防抖,以致于快门速度偏慢,间接导致了很多成像模糊的问题。
- 有过度曝光的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上面提到快门慢的问题(有可能是是 Google 有意的调教)
- 相机 16:9 的取景窗 = “所见并不是所得”
- 缺少一些高级的手动功能(譬如说手动 ISO)
- 相机启动速度一般,切换 HDR+ 模式速度较慢
特别是前面三条症状,对焦速度慢 + 慢速快门 = 模糊不清的动态场景。
这也解释很多之前评测对 Nexus 5 相机最大的槽点:成像效果不稳定,有时出现对焦不准,成像模糊的问题。
其实 Google 的初衷并不坏:充分利用光学防抖,尽量使用慢速快门,努力降低 ISO,最大限度减少噪点。
用通俗的话来说,Google 的思路其实是一个画质优先的思路。如果只是拍静止的东西,这样的调教可以说是很完美的,从前面展示的样张也能看得出来。但是 Google 考虑不周的是,人们使用手机时往往会拍摄很多人物和运动中的东西,拍摄条件并不是那么完美。在这种场景里,Nexus 5 的慢速快门就只能拍出一坨东西了。比较讽刺的是,Nexus 5 的主打营销口号是:Made to capture the oments that matter。然而他们最初给 Nexus 5 相机调教的方向却是恰恰相反的。
4.4.1 是个大跃进
在我文章完成一半的时候,旨在修复 Nexus 5 拍照问题的 4.4.1 系统升级横空出世了。经过我的仔细观察,这次的改进主要是针对前面提到的前两条症状。
- 对焦速度有了很大提高,重复对焦的情况近乎消失了。但是和 iPhone,GS4 的速度仍有一点差距。
- 在正常拍摄模式下(非 HDR+),相机不再过分强调慢快门,更乐意提高 ISO 以保证成像清晰锐利,特别在动态场景。
有了这两项这两个大改进,在正常模式下抓拍的效果大为提高,基本上和其他一线手机看齐了。但是有得必有失,由于 ISO 的相对提高,噪点也相对更明显,但是得益于 Nexus 5 强大的控噪能力,这个问题不算特别严重。
值得欣慰的是 Google 在 HDR+ 模式里依旧保留了慢快门,低 ISO 的设定。所以在静态场景拍摄时我建议使用 HDR+ 模式以最大化地利用 Nexus 5 装备的光学防抖功能。
其实上面提到的像对焦,取景窗比例的问题,安装一个像 Camera Awesome 这样第三方的相机也可以完全解决。但是由于非常钟爱 HDR+ 的效果,我个人仍然选择继续使用原生相机为主。
出片率,出片率,出片率
谈到相机测评,一般的侧重点都会放在画质上。而在这一个月不停测试,对比 Nexus 5 相机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出片率和画质一样重要。
无论是 Galaxy S4,还是 iPhone 5,在和 Nexus 5 的比较拍摄中,得益于 “大像素 + 光学防抖” 硬件搭配,Nexus 5 的出片率因为夜景强,噪点少而远高于对手。
要知道,现在的手机拍摄要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化,滤镜化的时代。
能够稳定输出对焦准确,无抖动,噪点可以忍受的片子 > 100% 放大后的一点画质提升
所以我觉得,不谈出片率只谈画质的评测,都是耍流氓。
综上所述,我认为 Nexus 5 的相机虽然在软件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整体的体验应该是非常优秀,属于一流水准。
电力
2300, 24, 和 3
2300mAh。
在 Nexus 5 发布之前,Nexus 5 的大部分参数基本上都被泄漏得很彻底。而这个电池容量着实让一众粉丝深深地捏了一把汗。
大家有多担心呢?可以看看 Nexus 5 发售前广泛流传的一条(自欺欺人的)传言:Nexus 5 会有两个版本,一个是 2300mAh 电池;还有一个贵 50 刀的高端版有 LG G2 一样的 3000mAh 电池。
诚然,Nexus 系列的电力并不是总是那么让人安心。Nexus 4 的电力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够用。这次 Nexus 5 的升级带来了更强大的 4 核处理器,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屏幕,LTE 网络,没有一个是省电的主,但电池容量却仅仅提升了不到 10%(200mAh)。2300 mAh 的电池也是今年主流旗舰里容量最低的,甚至连 HTC One 和 魅族 MX3(2400 mAh)都不如。
实际效果如何呢?
24 小时待机,3 个小时亮屏时间,这就是我这几周来的使用体验总结出来的数字。
整体来说,像我这类中度手机用户,撑一天还是基本上没有问题的,和 Nexus 4 比起来还是有略为明显的提升,鉴于 Nexus 5 的屏幕自动亮度要高于 Nexus 4,这样的成绩算是非常不错了。曾经和一位用 iPhone 5 的友人外出,一天下来,电力使用基本上相差无几。也足以让这位曾经被安卓手机 “深深伤害” 过的机友刮目相看了。
虽然说我个人并不是很重度的手机使用者,我短信,电话并不多,但是我开的同步推送服务也不少:
- 1 个 Google 账号(基本上所有的服务)
- 1 个 微信账号
- 1 个 微博客户端
- 1 个 Twitter 账号
- 1 个 Instagram 账号
- 1 个 知乎账号
- 1 个 Pocket 账号
以上这些账号都是开着通知/同步的服务,也许看起来不少,但是上面大部分的国外服务都已经使用了 Google Cloud Messaging 服务(一个类似苹果统一推送服务的东西),所以占用资源方面应该是优化得相当好的。如果国内的别的服务用的更多的话,可能电力还要稍微打点折扣。
如果参考一些更客观的专业测试结果来看,由于使用了譬如说前面提到的屏幕自刷新技术 (PSR) 和包络功率追踪器等很多业界领先的技术,加上非常干净的原生安卓系统,Nexus 5 可以说是把 2300 mAh 电池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但无论优化再厉害,容量的瓶颈还是在那里,Nexus 5 的电力表现比 Nexus 4 虽然有明显进步,也只是中规中矩。如果对待机要求比较高的朋友还是优先推荐电量更大(3000+ mAh)的型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使用了屏幕自刷新技术 (PSR),Nexus 5 的电力表现除了和一般手机一样受网络质量(WiFi > LTE > 3G)影响,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会有不小的影响。如果你在手机上做阅读比较多,也就是说屏幕静止的时间比较长的话,GPU 进入空闲的时间就会更长,更省电。国外有位网友在介绍如何用 Nexus 5 达到 8 小时的亮屏使用时间时,就提到了这个要点。
软件
性能
没有最流畅,只有更流畅
我们爱范儿的一斌说过:Nexus 4 是他用过最流畅的 Android 手机。
在拿到 Nexus 5 之前,作为把 Nexus 4 作为主力机用了一年的用户,我不能够同意更多。
这当然是个相对主观的判断,但是在流畅度这个问题上,也许主观的判断有时候更有说服力。
拿到 Nexus 5 之后,上手没多久,铁一般的事实已经摆在我面前:
Android 的流畅度标杆,又一次被刷新了。
也许有读者会说这只是我的 “新机偏见”,那么体验一下 Twiiter 客户端 Falcon Pro 后,应该能够改变你的看法。事实上 Falcon Pro 是一款已经被优化得相当好的一款 App。哪怕在 Nexus 4 上,正常速度的滑动帧数都能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从视频上可以看到,在时间轴快速滑动的情况下,在 Nexus 4 还能看到的比较明显的卡顿在 Nexus 5 身上已经基本消失。
在日常使用中,我只能说在流畅度上已经接近无欲无求的地步,如果说偶尔还有卡顿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是 Android 系统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或者是开发者没有认真的优化 App 性能所致,而且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在别的 Android 机器上只会更加得严重。
对于一台手机的性能,也许最好的状况某过于:
No news is good news.
精明的读者也许已经留意到了:我是不是忘了跑分。
当然没有。
但是对于一般的读者,由于跑分界近年来不断爆出的各类怪现象:纠缠不清的利益相关,明目张胆的作弊行为,跑分软件本身的各种缺陷。我的建议是:
忘记跑分吧。
深究问题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广大媒体和发烧友长期以来大力的,盲目的追捧。在这样的环境下,各路手机厂商也很快地看到了跑分作为 “忽悠神器” 的潜力。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的 Nexus 系列是市面上少数玩玩全全没有任何作弊行为的手机,平板品牌。这一点上 Google 再一次展现了业界良心的风范。
对于专业的读者,我比较推荐 Anandtech 的跑分报告。为了准确性,作者 Brian Klug 还特地为 Nexus 5 装上了降温装备以探究 Nexus 5 的过热降频保护功能(thermal throttling)对性能的影响。
从跑分成绩来看,Nexus 5 的表现在 Android 阵营里和 Note 3 应该是傲视群雄的,但装备了 A7 内核的 iPhone 5s 还是稍稍占优。有趣的是,Nexus 5 的表现比 “高端” 兄弟 LG G2 甚至都要小胜一筹,不知道是不是新系统 Android 4.4 的缘故了。
Android 4.4 Kitkat
说到 Nexus 5,就不能不提他的新系统 Android 4.4 Kitkat。Nexus 5 不单单是 Kitkat 的首发机器,而且就算是今天也仍然独占了一系列的 4.4 新功能譬如说 HDR+,启动器里整合导航栏等等。
相信熟悉 Nexus 手机的读者都对原生安卓系统并不陌生。从 4.4 的版本号可以看出,Kitkat 并不是 iOS 7 那样的颠覆性更新,但是也要比 4.2, 4.3 两个 Jelly Bean 版本升级的幅度要大。的确,无论是表层的界面设计和底层的系统结构,Android 4.4 Kitkat 都是 Android 4.1 Jelly Bean 以来最重要的升级,很多 4.4 里看到的新设计思路,新功能很有可能是 Android 5.0 升级的前奏。
低调而自信
这会是我对 4.4 设计方向上的总结。
把系统里默认的 Holo Blue 配色改为白色,全屏模式(Immersive Mode),更加极简的设计,所有这些新的变动都说明 Google 在 4.4 里的意图很明确:让系统退居二线。
近年来由于 Android Design,Metro 风格的兴起,以致于关于 “拟物化 vs. 扁平化” 的讨论非常激烈。虽然说这样的讨论里面往往是以 iOS 和 Android 为假想对象,但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和 iOS 7 那样的变脸不一样, “扁平化” 从来不是 Android 4.0+ 的设计纲领而更多是一种衍生物,倒是 “极简设计” 是 Android 近年来一直追随的设计大方向。
对于 Google 这样一个互联网服务公司,4.4 的进一步极简,目的便相当明确:
内容优先,服务优先,解放开发者。
Google Search = 启动器
其实上面提到的进一步简化并不只停留在视觉层面,系统的很多功能上的改动也处处体现着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全新和 Google Search 完全整合的系统启动器(Launcher)。
第一次打开 Nexus 5,必然马上就能感受到新启动器带来的新鲜气息。半透明的状态栏和导航栏固然抢眼,但是功能上的改变才是更重要。4.4 之前,要进行语音搜索,必须打开 Google Search App 或者点击桌面的小麦克风图标。现在,在启动器的任何一个界面只要说出 “Ok Google”(或者 OK Google ,还有其他一些语言的叫法),语音识别便会自动启动!虽然比起 Moto X 那样的黑屏语音识别还有差距,但实际效果也相当的方便好用。
另外,以前必须从屏幕边缘向上滑动呼出的 Google Now,现在也多了一个新家:主屏幕的最左一页。对于使用 Google Now 服务的用户(我),这样的小改动看似平常,但实际提供的便利相当大,连我自己也小吃一惊。单纯从操作上来说,新旧 Google Now 的启动方式看似相差不大,但是从系统逻辑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意义非凡:
Google Now 并不再是 “藏” 在系统下面的高级功能,而是像通知栏,导航栏,桌面,应用抽屉一样提升为系统级别的核心服务。
尤其对于普通用户,这样的改变一下子拉近他们和 Google Now 之前的距离。以前要学习,认识,要特意用手势调出的功能,现在一不经意就能看到的地方。我身边有很多没用过 Android 的用户,换在以前也许把玩我的 Nexus 4 半个小时也不会 “被挖出来” 的 Google Now,估计现在是想不认识都挺难。
新功能 = 全盘 Google 化。
其实像前面提到的 Google Search 和系统启动器的结合并不是个案,纵观 4.4 加入的大部分新功能,都有种 Google 火力全开,全面渗透 Android 的感觉:
- Google Hangout = 短信
- Google+ Photo = 相册
- Chrome = 浏览器
- Google Phone Book = 拨号盘
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样和 Google 服务更加紧密的,系统级别的整合无疑是件好事。大家一直期待的真正的 Google Phone 感觉到了 4.4 才真正到来:
- Hangout 和短信的整合让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也第一次让 Android 用户尝到了 iMessage 式的方便
- Google+ 相册,特别是新加入的 Auto Awesome 功能重新定义了云相册:不仅仅是备份那么简单。相片储存,编辑,分享的全盘云端化我们已经看到雏形了。
- Chrome View 加入 Android 让系统里所有需要渲染网页的 App 一下子武装到牙齿。
- Google 云搜索的加入让拨号盘更加智能,颠覆了我们以后使用拨号盘的方式(我本人以前就无数次进入 Google Search 和 Google Maps 为了找打某个餐厅/景点的电话大费周章)。
新思路 = 人人可用的 Android
如果从系统细微处的变化来看,4.4 的小变化都试图在让 Android 变得更容易用。
锁屏里新加入了相机按钮,如果单击按钮屏幕还会往左弹一下高速用户试图告诉用户往左滑动可以启动相机,这个小技巧 iOS 已经用了很久,Google 的借鉴是件好事。锁屏正下方的 Google Now 触发区也从原来有点奇怪的圆圈变为更直观的向上箭头。
应用抽屉(App Drawer)换用了有点 “老人机味儿” 的大图标,而且也抛弃了以往太酷的全黑背景,对一般用户(特别是从别的平台过来的新用户)友好了许多。原来躲在 App Drawer 里 Widget 页面也被踢了出去,甚至连原来抽屉里的 Play Store 图标也被踢走,也算是把应用抽屉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应用,用户不会被别的元素所干扰了。Widget 终于也回归到了从操作逻辑上比较合理的地方:长按桌面弹出,不需要再寄人篱下了。
原来一些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触发(主屏幕),和藏得太深的选项(位置信息),现在都在系统里被 “提拔” 到用户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且,选项的设计也变得更加直观,简单。
总之,4.4 的很多改动,都试图让 Android 的操作更加 “不用动脑”。也许很多高级用户会对一些改变嗤之以鼻,认为并不提高效率,但是作为一个已经超过 10 亿用户,并试图一步步推广到剩下几十亿人的系统来说,这样的改变是需要的。
后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使用,我想我有信心这么说:Nexus 5 不单单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手机,也是 2013 年最好的 Android 手机。
虽然我让大家忘记价格,但是看到这里,想必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疑问:仅仅 349 美元的售价,全方位的顶级配置,Google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
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没有华丽的实体专卖店;要知道,就算是 iPhone 5s 的成本,也不过 213 美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