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的能源,未来无处不在
之前看到读者评论,智能手机的创新瓶颈在能源,而不在屏幕,深以为然。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频繁使用,让手机的电力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此前有人想过从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所使用的电池入手,提高电池的容量。然而,从科学上找到相应的材料,到研发相关的产品,再大规模推广与实践,原子世界有原子世界的节奏——以东芝的燃料电池为例,2005 年推出概念,直到 2009 年才有实际产品面世。但它无法像 “锂电池” 那样,成为改变整个电池行业的事物。
东芝的例子告诉我们,技术发展是迂回的,燃料电池一开始的想法很好,但开发出来之后,却未必是那么一回事。燃料电池需要人们自行携带燃料,才能让燃料电池发电,应用场景让人迷惑。
现在一些头脑聪明的人开始改变思路,他们不再寄希望于改变电池本身的供电能力,而是希望通过能源的回收来改善电力的供应瓶颈。——未来,从环境当中收集的能源无处不在。根据 QZ 的整理,现在主要有四种解决方案:
- 温差电学;
- 压电效应;
- 生物力学能源;
- 移动太阳能。
温差电学
根据大众科学的报道,2011 年,就 2012 年维克森林大学的纳米技术与分子材料中心研发出名为 Power Felt 的技术,能够利用 “温差” 来发电。举例来说,Power Felt 所代表的材料,在贴着人体或其它热源,利用人体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异,就可以产生电力。
按照利用 “温差” 发电的想法,它的未来是能够与我们的衣物结合为一体,这样就能持续不断地提供电力了。 事实上,的确也有美国人在 2010 年的时候,开发出利用温差发电的靴子,并获得了时代周刊 2010 年度最杰出的发明奖。去年沃达丰还推出可发电的睡衣,让人在睡梦中悄悄为手机供电。
Kickstarter 上也出现了 Epiphany onE Puck 的有趣项目,它利用人们每天喝一杯热饮的习惯,制造一个可充电的杯垫。它的好处在于,我们不必往复为这个杯垫充电。
现在利用温差电学的技术瓶颈在于,温差电学的材料所提供的能源转化效率不高,目前仅为 15% 到 20%,尚未出现转化率为 30% 的材料。此外,由于是利用温差发电,如果空气温度与体表温度接近,那么发电效率就会降低。
压电效应
过去,有许多大学院校所开发的装置,都利用压电效应。比如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所研发的纽扣电池,就能够装在鞋底,让人们在走路的时候,就为电池充电。事实上,因为压电效应利用的材料振动所产生的机械能发电,所以它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衣物、鞋子、键盘、地面等等都可以成为发电站。
但是,自发现压电效应到现在,显示中利用压电效应所制作的,无需充电的电子产品依然很少。问题在于,振动无处不在,频率也无所不包,需要找到一种材料能够适应如此之多的振动频率,并有效转化为电能。另外,存在与环境中的振动,实际上也会破坏压电效应材料的发电效率。此外,陶瓷是一种相当合适的压电材料,但对于手机等移动设备来说,它有过于脆弱。
比较现实的一个方案是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分校与中国中山大学联合开发的 “纳米动力机”,是一种采用聚偏二氟乙烯,或称 PVDF 材料制作的手机保护壳。它的设计目标是吸收汽车里充满的振动所产生的机械能,并转化为电力。它的优点是无论手机放在哪儿,都能为手机充上电。
生物力学能源
这种方式很好理解,把人体当作推动涡轮的水蒸气,在人体运动的时候,推动发电机模块,产生电力。现在国外有公司在为军方研发名为 PowerWalk 的人力发电模组,说不定可以转化为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它所利用的是,人在走路的是后,屈张膝关节的力量来发电。
按照开发公司 Bionic Power 的资料,人们穿上 PowerWalk 行走一小时之后,每个膝关节的运动,能够为 4 个手机充满电。这项技术能够被军方采用,也证明它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Bionic Power 所需要做的,就是面向普通消费者开发合适的型号,尽量降低发电部件的重量和体积,搭配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现在喜欢户外的人士很多,喜欢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很多,说不定 PowerWalk 挺有市场。
移动太阳能
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买到基于太阳能电池开发的移动充电器。一家德国初创公司想出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法,用太阳能电池给 “充电宝” 充电,在外可以用 “充电宝” 给手机充电。
但是,太阳能电池的瓶颈也是电力转化效率,直到今天转化率也无法超过 30%,因此充电的时间显得比较长。现在,有流言称苹果的 iWatch 也将装备太阳能电池,或许苹果会告诉我们使用太阳能的正确 “姿势”。
总的来说,移动设备所遭遇的能源困境,在可穿戴设备上表现得更加严重,以上这四种解决方案,或许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题图来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