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 这类设备如何改变医生与病人
今天的智能设备,它们的体积变得更小,与我们的关系也更加密切——除了计算步数外,血压、血糖等等人体的生物特征数据,也将能测量得到。有的人担心我们生活在 “老大哥” 的监视之下,但对于医生来说,类似 Fitbit 等可穿戴设备所取得的数据,不亚于一座金矿。
实际上,医生的问诊就是核实病人的病状。问题在于,不管是过去的 “望闻问切” 还是当下用更加先进的工具来诊断,都很难摆脱诊断结果片面的问题。人体也是有节律的,随着一天 24 小时变化,人体不同的器官依照生物钟来工作,反映在身体的部分特征上就会有所变化。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判断哪些性状是人体自然的变化,而经验缺乏的医生或许考虑得就不那么全面了。
而可穿戴设备则为医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全面了解人体随时随地的变化。尽管都是一些枯燥的数字,但科学家不就是通过一个个枯燥的实验结果,从而取得科学理论、实践的进展么?现在,我们除了拥有可穿戴设备外,还将拥有移动医疗平台。比如微软的 HealthVault,允许医生访问里面的数据库,这些数据都由人们从 Fibit 等之类的可穿戴设备上收集的。
实际上,根据商业周刊的报道,全面第四大的电子病历中心 Practice Fusion 今年与与 AliveCor 和 Diasend 合作。AliveCor 是智能手机心率传感器供应商,Diasend 是线上糖尿病管理系统供应商,只要病人同意了 FDA 协议书,它们所采集的信息将记录在 Practice Fusion 的电子病历当中。——于是,Practice Fusion 就成为了沟通可穿戴设备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也就是信息中介与商店。
最近有人抱怨国内的可穿戴设备同质化,可以用几个关键字来形容,一个手环加上计步器的功能再加心率感应等等,就是智能手环。此外,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也没有想好,就好像我之前所说的,如果将智能手环直接推向消费者,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国内的消费者尚不接受数据统计的习惯。
虽然通过失败经验的借鉴,已经有不少创业者开始开发心率感应等生物体征的可穿戴设备,但最终的着眼点仍在于病人家属与病人之间的互通,心率、血压、糖尿之类的数据收集回来之后,到底应该怎么用,没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现在的医院已经收集了大量病人的病历和数据,它们也需要病人更多的数据,也希望有更多的出口,能够为病人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之前就有不少医院尝试开通微信公众号,远程问诊。现在,尚未看到医院与可穿戴设备的创业者之间有什么沟通与联系。但实际上,眼光比较长远的医院,已经看到了可穿戴设备的趋势了。
《颠覆医疗》的推荐序中,以下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际上按照《颠覆医疗》的中心看法,当可穿戴设备代替医生的 “望闻问切”,那么这或许能够改变传统医疗的模式——对于病人而言,他们只要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并作出一定的推断,而医生的作用就是帮助病人去判断:
作为现代病人,他面对的是一个网络化的信息库和知识库,而不仅仅面对单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