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kstarter CEO:我们并没有赚大钱
Pebble、Ouya、Oculus Rift……这些耳熟能详的产品背后,Kickstarter 可谓是最大推手。从 2009 年开始,Kickstarter 所引领的线上众筹模式一发不可收拾。该网站在 2013 年年末宣布,公司获得认捐的金额已经超过 10 亿美元,其中 4.8 亿美元产生于 2013 年,570 万认捐者来自全球 224 个国家。
同时,该公司也出现了人事变动,三位创始人之中的两位,CEO 佩里·陈(Perry Chen)还有查尔斯·阿德勒(Charles Adler)都已经卸任职务,分别退居公司的主席和顾问的角色。依然在 Kickstarter 坚持着的只有杨西·斯特里科勒(Yancey Strickler),面对 10 亿认捐资金之后更上一层楼的压力,以及最近 Kickstarter 所遭遇的账号资料被盗事件,斯特里科勒开口接受了访谈,我们挑选了一些有趣的内容分享如下:
Kickstarter 不做慈善,不做医疗
比起佩里·陈,杨西·斯特里科勒做上 CEO 的位置,会让整个公司有什么不同呢?
斯特里科勒早前在 Kickstarter 中管理社区、客服相关事宜。他认为自己的外向会让 Kickstarter 的后续的策略和氛围更加以人为主。
我是一个十分外向的人,也是团队内第一个承接客服工作的人。在加入 Kickstarter 之前,我是一个记者,我喜欢跟人们谈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在未来,将会由更多这方面的事情发生。
尽管斯特里科勒为 Kickstarter 上的项目的种类感到自豪,他也强调有两个种类的众筹项目一定不会登上平台,这就是慈善类,以及个人的医药类。
我们并不想参与这些领域,因为这些领域被欺骗诈骗的可能性极高。此外,我们并不想从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们身上赚取钱财,这事情太沉重了。
这些年,赚了 4300 万美元
Kickstarter 会在成功融资的项目当中抽取 5% 作为提成。而通过民众募集的这 10 亿美元资金,Kickstarter 在其中赚取了 4300 万美元。
斯特里科勒称他们用这部分的钱去好好对待旗下的 79 名员工,不久前,他们购买了一个在 Greenpoint 的一个铅笔工厂重新装修,成为了他们的新办公室。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盈利的状态。我们主要的支出还是工资、保险以及网络服务等等。我们并没有赚大钱,但是会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目前我们并没有计划上市或者出售公司。
众筹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钱
不少创业者都是在做出一个平台之后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观察用户的使用方式而伺机而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Twitter 和 Medium。但是 Kickstarter 的方法很不一样,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对自己的平台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和使用的导向,对于每一个项目,他们的要求也很仔细。
每一个项目我们都会有专人跟进,也有约 20% 的项目没有通过我们的审核,无法上线。我们内部还有一个数据页面,每两个小时更新一次,我想没有别的公司会这么做。
我想我们的心是放在正确的地方,是因为我们共同相信的价值,动力并不是来自钱。
题图来自:indiew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