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玻璃:充当你手机镜头上的光圈叶
传统镜头上的光圈都是由光圈叶控制的,光圈叶缩小就能够减少感光元件的进光量,从而控制画面的景深和画质。但是在手机上,由于体积的缘故,目前移动设备的镜头无法采用传统的光圈叶结构,因此目前手机的光圈是固定的。
过去我们在不少国产手机评测中都发现,很多厂商都采用了激进的 f/2.0 甚至 f/1.8 光圈,夜间画面的可用性的确是提高了,但发现在光线充足下,画质还不及镜头光圈为 f/2.4 的 iPhone 4s。
一些大厂商不采用当下最大光圈的镜组,当然不是没有钱的缘故。大光圈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噱头而且在光线较差的环境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却会带来画面边缘松散、画质劣化的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在传统相机上也会出现,而这时候相机用户通常会采取 “缩光圈” 的做法。比如一支光圈为 f/1.4 的镜头,要获得比较好的画质可能光圈要缩到 f/2.8,最佳画质甚至要缩到 f/5.6。而且光圈越小,景深也越深,所以出片会更加结实。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设备上的微型镜组也很快能拥有调节光圈的能力了。德国凯撒斯劳滕工业大学最新研制出一种能能够智能调节进光量的玻璃,这种玻璃上有一层遇电变色材料(下图),工作原理就像人眼的虹膜一样,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进入感光元件的光量。
其实这种被誉为 “智能玻璃” 的材质已使用在建筑领域,而用在手机上则算是一个新尝试。加上这种技术的耗电并不高,因此应用前景是乐观的。当然,目前这种技术在手机上的商用仍为时尚早。
如果虹膜式设计能够应用到微型镜组的话,下一代智能手机的拍照质量也许又会上升一个级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