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拥抱 “山寨之都”
一个山寨气质的华强北,一个年轻的南方城市,正在与一家垄断全球 PC 芯片市场的大佬结下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
深圳,如今已经成为英特尔高管造访中国的必经之地。除了连续四届的产业创新峰会,英特尔今年甚至将公司最重要的技术峰会 IDF 搬到了深圳。
之所以是深圳,是因为这里云集了中国最多的 ODM、OEM 和零部件商,这是一个移动终端出货量巨大的市场,根据深圳市移动通信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早在 2010 年,深圳的手机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
“无论是 PC 还是平板,产业的横向分工非常活跃,一个趋势一个创新显露出来后,深圳产业链会迅速开始将其’ 民主化’——将成本降低到最低,推向大众市场。” 英特尔产业链营销总监洪力向爱范儿表示,“这是深圳产业链非常独特的地方。”
史话:错失移动浪潮
拥抱深圳,得从英特尔这两年的历史开始说起:在面临移动浪潮的机遇中,这家 PC 芯片市场绝对的巨头足足晚了两年。早在 2006 年 6 月,英特尔将包括 XScale 收集及手持设备芯片业务以 6 亿美元出售给了 Marvell 公司,作为英特尔早年开发的移动嵌入式芯片,这个业务当时的营收还不足 2.5 亿美元,而研发成本却高达数十亿美元。
失去了关键的通信处理器,英特尔痛失良机,它本可以将今天的对手扼杀在摇篮里,至少也是平分秋色。
尽管英特尔随后在 2009 年底进军 SoC、2010 年收购英飞凌,但移动设备处理器市场已然被 ARM 架构的处理器牢牢统治。在推出了几款不温不火的 X86 智能手机后,英特尔暂时放弃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投入。
英特尔重新将平板电脑市场作为新的战场,英特尔 CEO 科再奇明确表态:“我们已经错过了平板电脑的第一轮爆发时机,我们不会错过第二轮。”
拥抱深圳,再战平板
重新转战平板电脑市场的理由很容易理解:首先,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无论是高通还是 MTK 还没有在平板电脑领域建立绝对优势;其次,英特尔在 3G、4G 基带的布局比较迟缓,而平板电脑对于芯片通信能力也不如智能手机那么高;另外,平板电脑的产品形态更接近于 PC,能够很容易将英特尔传统优势平移到平板电脑产品形态中。
最让英特尔看重的,是这个被外界称为 “山寨之都” 的新兴城市云集了诸如酷比魔方、昂达、驰为、微步电子等平板电脑制造商和方案商,虽然它们的名气远不及三星、苹果闪亮,但这些 “白牌” 的厂商却是 100 美元以下的平板电脑市场的真正垄断者。
曾经在 OEM 眼中 “高大上” 的英特尔如今放下了产业链上游的身段,做起了以前 PC 厂商才需要做的工作——将 ODM、OEM 等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招入可控范围,成立了一个以深圳 IT 产业链为中心的技术生态联盟。
这便是 CTE,全称 China Technique Ecosystem。CTE 囊括的合作伙伴非常广泛,设计零配件供应链、独立软件厂商、独立设计公司、系统集成商、ODM 和 OEM 等。
“教父和保姆”
以一台平板电脑的出货为例,深圳产业链的配合是这样的:由 ODM 定制主板,不同的系统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外观,根据不同的屏幕、不同的摄像头配置做成系统,最后交付 OEM 厂商制造销售。
从去年开始,英特尔开始对深圳本土平板厂商提高扶植力度,同时还将在 2014 年下半年推出集成 3G 功能的 SoC“SOFIA”。
英特尔希望从今天的白牌平板电脑厂商中扶持起一家像当年联想那样的合作伙伴,但就当前而言,摆在英特尔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让 Intel Inside 占领更多平板电脑上。它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4000 万平板出货量,将平板市占率做到 20%-30%。
英特尔对深圳平板厂商的支持可谓空前,业界甚至有传闻称,经英特尔补贴后的芯片近乎免费。
在高额补贴、较高利润的驱动下,深圳不少方案公司开始兼做英特尔平板。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与其一直镇守在 ARM 架构平板市场,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Intel Inside 呢?毕竟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这个 slogan 已经深入人心了十几年。
酷比魔方是深圳一家平板电脑 OEM 厂商,今年年初才加入英特尔阵营。酷比魔方的营销总监王书军向爱范儿透露,公司计划将英特尔架构的产品作为中高端的产品线,明年三月份之前大约占到三成到五成。“英特尔 X86 架构和 ARM 是互补的。”
X86 真的不如 ARM 架构?
深圳的方案商谈及英特尔芯片,他们一致会提及的几点优势便是——品牌、性能、品质和制程。但对于更多的方案商而言,相对于 ARM 架构简单指令集的平板方案,英特尔 X86 架构产品开发难度和门槛也更高。
微步电子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生产 X86 PC 主板和 ARM 方案平板设计商。微步副总经理刘超在接受爱范儿的采访时分析,一方面,传统深圳 PC 方案商的技术人员很难从 X86 PC 开发经验上过渡到平板开发中,另一方面,从英特尔架构本身看,其开发难度的确比 ARM 架构复杂不少。“光是英文开发文档就有七八百页。”
“我们从没想到英特尔的芯片这么复杂,和以前 ARM 体系差异这么大,” 昂达电子副总裁柳徽告诉爱范儿,“但其实这是件好事。”
在这个时候,英特尔的配合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刘超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了英特尔的服务和渠道力量。“英特尔在上海有个 3000 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专业程度非常高,很多大神级的工程师,再专业的问题他们也能帮你解决。”
据爱范儿的了解,英特尔早在三年前就建立了一个 “喜马拉雅山” 培训计划,这是针对深圳产业链合作伙伴建立的黄埔军校,旨在帮助产业链中的 IDH、ODM 厂商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培训内容包括 Android 培训形式包括面对面授课、课程录像等等。自 2011 年,该计划已经为中国客户培训了约 1000 名工程师,目前已有 650 人获得证书。
英特尔在深圳产业链扮演的一系列角色,被外界形象地形容为——“教父和保姆 ”。
逆流增长的 “白牌”
摆在全球厂商面前一个不好的讯号是:平板电脑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从苹果最近发布的财报能看出,iPad 在第二季度已经连续两年销量下滑,它的份额更是一落千丈。根据 IDC 最近发布的该季度平板电脑销量显示,苹果当季的份额跌至 26.9%,虽然仍然保持第一的位置,但对比前两年这个数字分别是 60.2%、33%,这个下滑速度无疑是惊人的。
然而,平板电脑总体市场本季度销量增长了 11%,达到了 4930 万台,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既然总体销量在稳步增长,而前五大品牌销量整体又下滑,问题出在哪?
答案是 “白牌”。
“白牌” 的销量增长是恐怖的,根据 IDC 去年的统计,“白牌” 在 2012 年就占据了 26% 的份额,在 2013 年达到了 39%,而在图中 2014 年的第二季度,份额高达 44.4%。它与两年前的 iPad 几乎互换了位置,处于中间不大不小份额的正是其余品牌商的总和,约占据总量的三成。
这些 “白牌” 毫不意外是来自深圳,其中有的不贴牌,有的牌子你从来没听过,正是这个最令人忽视的设备群体,却对市场格局有着最大的影响,而这背后的巨人,正是英特尔。
“交钥匙” 模式
惊人的 “深圳速度” 与英特尔高集成度和成熟度的 “交钥匙” 方案密不可分,英特尔的参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厂商的压力。比如蓝魔只用了两个半月就推出了一款产品。在今年,英特尔的 “交钥匙” 模式升级,整个流程时间压缩至一个月。
“交钥匙模式最重要的是让厂商节省投入,从软件、硬件、质量控制等,英特尔都有大量投入。Bay Trail 已经进入交钥匙过程,期望是一个月内可以出产品。” 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生态负责人张晓波此前在接受爱范儿采访时这样说。
英特尔中国销售市场技术总监靳光辉透露,目前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平板电脑已超过 50 款。“我们对 4000 万的目标非常有信心。”
如果英特尔真的达到了 4000 万台销售目标,那么将占据整体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iPad 年销量也才 6000 万台左右。
事实上,在 “交钥匙” 模式背后是英特尔与瑞芯微的牵手。在英特尔强势进入前,瑞芯微才是深圳白牌产业链的 “主心骨”。据统计,2013 年中国应用处理器在全球平板设备市场占据四成比例,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瑞芯微。
而与瑞芯微的战略合作,不仅让英特尔有机会利用瑞芯微广阔的资源整合深圳白牌产业链,提升出货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齐自己在基带芯片上的欠缺。
“我们有最好的食材,但是做川菜的厨师没有豆瓣酱,只有美国的调味料,做出来的味道很怪。瑞芯微一些外围的设计非常适合,用我们核心的部分加上他们外围的设计和国内产业链运作的模式,加在一起你就像最好的食材给到最好的大厨,做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很好吃的。” 洪力这样形容英特尔与瑞芯微的合作。
不止是 “山寨”
性价比无疑是深圳厂商的一大优势。在深圳,我们走访了数家 OEM 厂商,我们惊讶的发现,7 寸左右的小尺寸平板电脑的价格已经下探到 700 元左右,而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刷 Android 和 Windows。
但英特尔并不希望以低价妥协质量,生产廉价的平板也并不是英特尔的最终目的,英特尔计划帮助 CTE 产业链为国际厂商打造创新旗舰平板。
“12 月个之后,我们希望能在 299 美元这个价位段拿出四五十款产品,我们想对整个产业链、全球 IT 产业链证明,深圳不是只做山寨。” 英特尔 CTE 销售经理王一栋说。
经过了 “渐行渐远” 的彷徨时期,英特尔和微软这对老队友似乎不约而同地回到统一的步调上:微软打破了 Windows 授权收费的商业模式,宣布 9 寸以下设备的 Windows 系统免费,而英特尔也在展开新的转型。
“深圳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英特尔这次在深圳,不光为了平板来的,而是为了产业链来的,除了平板深圳可以催生更多的产品,这是英特尔想争取的。” 英特尔中国区区域技术总监高宇如是说。
英特尔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转型,此前英特尔就从存储器市场转型微型计算机芯片领域,当年英特尔成功了,这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