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我们为什么喜欢互联网?

公司

2014-08-08 10:14

在搜索引擎键入 “iPad”、“小朋友” 等关键词,能够看到无数的图片、视频中,咿呀学语的儿童抱着屏幕,熟练地玩着游戏、读着电子画册。

对不少 90 后、00 后、10 后来说,使用互联网是多么 “常规” 的一件事。他们的成长环境里,互联网、电子设备就像是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一样十分自然的存在着。

我们所说的 “互联网” 的一代(digital natives),不仅仅是 “喜欢玩电脑” 那么简单。有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实际上促成了人类的 “进化”,它是人类尤其是年轻一代的 “第二大脑”

迷因(meme)理论也许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互联网。说到这个理论,还要先讲一讲进化论。

基因、迷因(meme)和 “第二大脑”

进化论是我们普遍熟稔的生物学理论。达尔文认为,自然界的物种物竞天择,不断进化。DNA 不断复制,物种得以不断繁衍。

而迷因(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 Richard Dawkins 1976 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迷因是指 “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迷因理论可以被看做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进化论。在 Richard Dawkins 看来,迷因是人类思想演化的 “复制因子”,就好像会不断繁衍和复制的 DNA 一样。Richard Dawkins 认为:

所有生命的核心要素不是火,不是温暖的吐息,不是什么 “生命的火花”,而是信息、词语、指令。

迷因复制的过程,依靠传播,从一个大脑到另一个大脑。具象起来,诸如思想理论、音乐、流行语、图像等文化 “实物”,因其能够传播并不断被人理解而进化,所以是一种 “迷因”。这些迷因因传播而被人知晓,因被人知晓而改变人类思想,这就是 “进化”。

Richard Dawkins 的学生 Susan Blackmore 深化了老师的理论。物竞天择的进化论中,基因会竞争,不顾一切地进入下一代的细胞里,最终决定了下一代的格局和结构。Susan Blackmore 认为迷因同样如此,迷因是 “独立存在” 的复制因子,它能够选择最为有利于自我复制的条件。

迷因之间相互竞争,自私地、不顾一切地要进入到另一个人的大脑、另一本书、另一个对象之中,这最终决定了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心理结构。

毫无疑问,互联网是目前迷因传播和复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Susan Blackmore 认为,互联网时代,迷因正在依靠数字信息不断进入人的大脑,引发新一轮的思想进化。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喜欢互联网、喜欢技术。

现在的年轻人希望互联网成为 “第二大脑”,并且年轻人已经成为熟练的决策者、独立思考者——即时他们 “渴望即时沟通的满足感、往往做出快速而肤浅的选择”。

怎样理解这句话?迷因需要复制,电子技术不仅能够让它复制的更快速,而且更为准确。举个例子,口口相传的故事,往往会在不断传递中损失真实度。而数字化的信息,可以 100% 的复制信息,这让迷因能疯狂传播和演进。

旧的思考方式在灭绝边缘

实际上,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大脑同 4 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相比,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基于文化、个性的思维方式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俗话说的 “代沟” 就此产生。互联网时代,旧有的缓慢的思考方式,将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人的大脑中,数十亿的神经元通过突出连接在一起。外界的刺激能产生记忆,信息继而影响人的情绪等反应(比如看到一幅画,会刺激起你的某种感情)。我们的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重新设计功能,让大脑积极运转。重复的刺激会加强某些神经反应,反之会减弱,重复可以产生较强的记忆就是这个道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Gary Small 是神经可塑性研究上是先驱者。2008 年,他进行了一项实验。试验中,他让一组 “计算机小白” 志愿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检测,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Gary Small 接下来让志愿者练习浏览网页,每天一小时,维持一周。再次检测时,志愿者大脑的额叶有了更为活跃的表现,此前这里的神经活动点很少。当被给予新的任务,大脑能够更为快速的建立神经通路。这个实验证实了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思维变快。

然而,这并不意味互联网是完全有益的。在 Nicholas Carr 所著的《浅薄》(The Shallows)一书中,就论述了互联网 “让我们变笨” 的观点。虽然大脑更为活跃,面对信息反应更快,但是深度思考被大幅削弱。当我们坐在屏幕前,纷杂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这时候人的注意力不断转移,有效的信息实际上不多,深度的思考更少。

该不该让小孩上网?

这个问题的确见仁见智。在 《没有互联网的童年更美好?》中,主人公的童年便没有互联网,他却认为自得其乐,而且坚定的认为孩子不应该接触互联网。

反对小孩上网的人,惧怕于它过多的信息轰炸,让小孩沉溺、变得 “三观不正”。这么认为不是没有道理。“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认为,媒介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并非在清醒意识下学习媒介抛来的信息和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某些广告会形成强大的传播效果,你讨厌 “送礼不如脑白金”,却还是记住了它,而且接受了它。

且不说孩子,成年人也已经无法拒绝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回到开头所说的迷因理论,互联网正在进行着一次人类进化,病毒营销的视频、段子不断挑逗你的神经,你不由自主地点赞、分享,让它们继续挑逗其他人。

认识到这些,我们也许会对互联网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互联网使用引导,也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

最后,请点赞分享。

 

题图为电影《IT 狂人》剧照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