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Gadget】智能手机时代,RX100 M3 给我用相机的理由
最近我很不理性,买了俗称 “黑卡 3” 的索尼 RX100 M3。
同样 4 千元,是买相机,还是买手机?这个问题往往让人犹豫。手机以随身性、即时分享、即时后期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变成最方便的数码暗房,移动相册。
来自台湾的专业摄影师也感叹,“用 iPhone 5s 拍出漂亮的照片,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每次拍照完之后,我都会惊叹科技的进步,把摄影的美感变成一种唾手可得的事情。”
所以,大概你也能理解,在买回 “黑卡 3” 最初的那一两天,为什么我内心为冲动购物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持续使用,我这种后悔的情绪已经消失。不光如此,这部别具一格的卡片机反倒启迪了我的思考:为什么智能手机如此泛滥,还有人希望拥有一部相机?
为什么要买 “黑卡 3”?
当然,购买相机的前提是,相机的成像质量一定要比手机高,如果不是这样,那还不如不买。
从 RX100 开始,索尼的 “黑卡” 系列就以大尺寸感光元件,卡尔·蔡司镜头以及小巧的机身而著称,换言之就是兼顾高质量的摄影以及便携性。
“黑卡 3” 也不例外。
它采用 1 寸 Exmor R CMOS 背照式传感器,同时使用和索尼 A7R 同级的 Bionz X 影像处理器,以及等效 24–70mm f/1.8–2.8 的卡尔·蔡司 Vario-Sonnar T 镜头。
曾经用过 “黑卡” 系列的网友认为,镜头是 “黑卡 3” 提升最高的地方,不论镜片材质、镀膜都有提升,而这部分提升不容易在规格表里表现。实际上,这颗镜头使用九枚非球面镜片,其中两枚是 AA 高级非球面镜片,而且还采用了卡尔·蔡司成名的 T* 多层镀膜。
——不管镜头改善与否,1 寸大小的感光元件已经保证 “黑卡 3” 的画质超越一般的卡片机、智能手机,甚至可以和微单相媲美。而镜头改善了之后,让 “黑卡 3” 在广角端有了更好的表现。
之前 Mobile01、YahooTech、DPREVIEW 已经有过十分详细的评测,以及拍过不少样张,“黑卡 3” 的成像质量获得一致好评。下面放上我自己拍的:
之前,因为被身边喜爱拍照的朋友所感染,买了一部单反回来。但它实在太笨重了!携带起来非常麻烦,背了几次之后,就把它放在家里吃灰。如果一部相机没有办法帮你拍下更多的照片,那么它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至此之后,我就十分看重相机的便携性。摄影名家 Chase Jarvis 说,“最好的相机就是你需要时在你身边的那台。” 我做不到摄影师那样,平时可能会带两部相机出门,但我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手边能有一台相机,让我在看到美好的画面时及时记录。
这就要求相机的体积一定要小,方便我单手握持,也要求设备重量一定要轻,让我愿意随时随地背着它出门。
“黑卡 3” 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三围不过 101.6 x 58.1 x 41.0 mm 的机身,甚至不比我的手掌大;机身重量不过 290 克,挂在脖子上、肩膀上都感受不了太大的压力。由于重量太轻,相机挂在脖子上容易晃荡,所以我是配了一条比较长的肩带,斜着背在身上。
更让人惊异的地方是,如此小巧的身躯,竟然拥有大尺寸感光元件,焦段丰富的镜头,EVF(电子取景器)、翻转液晶屏,Wi-Fi/NFC 等一系列高端的元器件和功能。
当社交网络上,智能手机生产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平时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身边其它的设备(路由、手表、手环、智能家居等等)都连接着手机,不可否认,智能手机就是当下生活的中心。
而索尼在设计 “黑卡 3” 的时候,充分考虑了现在 “以移动为中心” 的时代特色,相机不光提供了 Wi-Fi/NFC 连接功能,还可以用手机遥控拍照,可以为相机安装 App。
“黑卡 3” 的 Wi-Fi 连接功能使用起来方便,打开机身的 Wi-Fi 热点,启动官方的 PlayMemories Mobile 应用之后(因为用的是 Android 机,所以是 Android 版的),应用会自动连接相机,然后把照片复制到手机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如天鹅绒般丝滑。
我测试 NFC 传照片的功能,因为智能手机的 NFC 功能实在太让人讨厌了,总是过于主动地识别身份证、电子车票之类的东西,干扰平常的操作,所以干脆把它禁用了。另外,我也不想只因为传一下照片,就一直打开这个功能。
如果问 “黑卡 3” 最让人惊奇的设计是什么?我会选择这个:它居然和手机一样,用 USB 线为设备充电,用 USB 线读取 SD 卡里的内容。
相机充电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把电池拔下来, 放在专门的充电器上去。出门在外,也不能不准备多一块电池。这反映过去相机的设计当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它充电的接口并不对外兼容。
现在移动电源如此流行,为什么它只能帮手机充电,而不能帮相机充电?——如果 “黑卡 3” 不能用 USB 线充电,它没办法成为我的 “随身机”,毕竟每天专门再带一个充电器很麻烦,如果忘记带又让人很苦恼。
现在,如果 “黑卡 3” 没电,我可以用 USB 线把它和笔记本电脑连起来。而且可能因为电池容量不过 1240 mAh 的关系,“黑卡 3” 的充电效率颇高,连接笔记本电脑一个小时就能充进 50% 的电量。
使用 USB 线读取数据,也避免了经常插拔 SD 卡的痛苦。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黑卡 3” 没开机的情况下连接 USB 线是在充电;而如果开了机,就会进入 “USB 大容量储存” 的模式,电脑会把相机识别为一块 U 盘。此时如果电脑安装了索尼官方出的 PlayMemories Home,会自动启动,识别相机,管理照片。
总而言之,成像质量优秀的 “黑卡 3” 没有固守相机的传统,而是大胆地围绕着 “智能手机”、“移动设备” 来设计,赢取了我的好感。
“黑卡 3” 体现了什么观点?
过去的相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它与其它硬件设备的交互,只体现在在那一张 SD 卡上,甚至连充电的标准都不一样。这让它很难用,因为使用它的同时,还必须带上和它配套的硬件,增加了人们的负担。
当 Eye-Fi 出现,并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硬件开始,相机开始漫长、艰难的改变。从为相机增加 Wi-Fi 连接功能,让智能手机控制相机,进而发展到充电、数据接口都以智能手机为标准。而直到索尼 QX100 的出现,才让人明白,现代生活就是以智能手机为中心,即便是倔强的相机也不例外。
“黑卡 3” 没有 QX100 那么激进,但也充分考虑了如何围绕 “智能手机” 再进行设计。通过 Wi-Fi/NFC 连接,它提高了相机和智能手机的互通性;而采用同样的 USB 接口,则表明从接口来说,它愿意兼容智能手机的标准。
我在使用 “黑卡 3” 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种改变所带来的便利:相机里的照片直接传到手机后,我可以用丰富的摄影应用对照片进行加工,让它变得更加好看,然后发送给朋友,传到社交网络上。而且,性能强大的 “黑卡 3”,适用性很强,只要不缺乏摄影的常识,总能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
而在使用 “黑卡 3” 过程当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它让我享受了难得的、纯粹的摄影乐趣——当智能手机成为生活中心,让它重要的同时,也变得臃肿。而通知系统的加入,又它成为一部不断发出噪声的机器。
拿起手机那一刻,不是要处理这个回复,就是要看一下那个更新,久而久之,在忙乱之余,感觉自己的生活十分的苍白。就好像台湾摄影师阿默所说:
如果生活是场电影,现代人大多是快转的方式,来观看生活的细节, 譬如我在吃饭,总是会忍不住看起手机,或是看着五光十色的电视, 连自己吃啥、咀嚼的味道都不去分辨,内心总是搞不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 形成混乱的忙碌感,变得很难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之前看过关于设计的书籍,里面谈到设计的使命,大概意思是说要让帮人在繁乱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而这是设计让人喜欢的原因。我想,这也是我喜欢 “黑卡 3”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