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Google 的收购密码:牙刷测试

公司

2014-08-19 12:34

这样东西,你每天会使用两次。

这就是 Google 的 “牙刷测试” 理论,用来评判一家公司、一个产品是否值得收购。

Google 从来不吝惜砸重金收购创业团队。今年初,Google 以 32 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品牌 Nest,仅在 2014 年,Google 就完成了超过 20 项的收购交易。

所谓 “牙刷理论”,有三个重要要素:

  • 很多人用
  • 很多人会经常用
  • 很多人不仅经常用,而且必须用

“牙刷理论” 类似微软的 “水龙头理论”。“水龙头” 意味:让微软的产品像全世界的水龙头一样。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喝,而打开电脑,就是微软的产品。

和许多科技巨头一样,Google 有自己的收购团队,评估待收购的团队。而 Larry Page 的 “牙刷测试”,区别于传统的并购标准,这种风气也正在硅谷蔓延。

据《纽约时报》报道,硅谷巨头的并购自主权越来越强,在新一波科技并购浪潮之中,传统的投资银行越来越被边缘化。

传统的公司评估标准,包括营收、现金流和销售量,而 Google 的并购,更看中实用性,而非利润;更看中潜力,而不是短期效益。

同 Google 一样,Facebook、思科、微软等公司在收购时,选择自主调查和谈判,银行家和投资顾问也会出现,不过并不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在早期阶段,Page 会关注潜在的并购交易。银行家也会有帮助,但他们不一定是讨论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谷歌企业发展部门副总裁 Donald Harrison 说。

交易数据提供商 Dealogic 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美国科技并购总规模已经超 1000 亿美元。在交易金额超过 1 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并购案中,未聘请投行担任顾问的并购公司占到 69%。十年前,这个比例为 27%。

自主并购靠谱吗?在线票务初创公司 Eventbrite 企业发展部门主管 Sanjay Kacholiya 说:“这样的并购没有科学依据,艺术的意味更浓。投资银行家已经熟悉财务数据,他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

当然,这样的操作有时候被证明不够明智,存在失败案例。在没有投行的帮助下,Google 曾花 2.28 亿美元收购社交游戏公司 Slide,而这家公司不久就倒下。同样是没有聘请投行,思科斥资 5.9 亿美元收购便携摄像机制造商 Flip Video,这家公司同样不久就宣告倒闭。

因此,科技公司会与很多银行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当需要财务意见和公平意见时,银行就会起到作用。但在通常情况下,科技巨头最看重的还是企业文化和潜力。Google、Facebook 的股东资金充裕,更容易在不聘请投行的情况下展开并购。Facebook 企业发展部门副总裁 Amin Zoufonoun 说:

最为重要的是软实力。对于银行或顾问,软实力是最难挖掘的东西。

 

题图来自赫芬顿邮报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