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ifanr 周年庆专稿:The Fusion – 无法预见的未来和难以割舍的梦想(上)

公司

2009-10-17 10:55

ifanr 注: Uglee 是手持硬键上屏方案的创造者,巨硬中文输入法的作者,也是国内最扭摆的 Geek 之一。这是他为 ifanr 周年庆作的强文,感谢,致敬!

Prelude

前一段时间我在听一个音乐欣赏课程,里面讲了很有意思的一件小事。在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唱诗班的成员们唱诗时要站在一个巨大的Hymnal Book前面,年长的、视力不太好的站在前排,年轻人、高个子、目光敏锐的站得远点儿。那时候印刷术还没有流行,制作这样一本书耗费的时间和人力都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即便是集权势与财富于一身的教会,也将它视为珍品;而制作和抄录这种图书的工作,也如绘制敦煌的壁画或者宫殿屋顶的雕塑一般,成为一种超越了技术的艺术,但很可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技艺悉数失传。

文艺复兴时期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大家一般在谈到那个时代的时候更多的会关注宗教、世俗政权、战争、瘟疫的流行、和大学教育的兴起,而很少会提到印刷术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印刷术,艺术家的交流,得到良好教育的贵族阶层的兴起都将成为空谈。

这样的瞬间在人类历史上虽然为数不多,但还是颇有几个;比如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电话电报、照相机、无线电和电视机彻底颠覆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关于照相机你可能觉得有些费解,但是去Wiki翻翻看,就能知道它是怎样改变了报纸被大众接受的程度,使之成为支柱传媒之一。

到上个世纪的结束,又有三个新兴的技术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个人计算、互联网和移动通讯。

Personal Computing

个人计算的起步较早,1976至1977年的Apple II,1981年DOS的推出、IBM PC规范的诞生、和Microsoft/Intel的战略结盟,1984年Apple的Macintosh推出(Oh, 别忘了去看一看那个经典的Sladgehammer TVC),和1995年的Windows 95诞生,通常被视为这个时代的里程碑。当然,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是这个历史是美国人写的,他们不小心忽略了在地球上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比如 Sinclair公爵在1980年带来的ZX80系列电脑机器和它的后续产品们就有很多传奇可以大书特书。它可以运行字处理程序和电子表格,也出现了最早的伪3D游戏,但是这个系列的产品最终失败了,和很多失败英雄的宿命一样,历史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在每一次PC产业周年纪念的时候,一些媒体都会推出一个问卷调查,在PC上林林总总的应用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一个PC用户来说可能要颇费一番周折去思考,但是每次问卷的结果却是大同小异的,胜出的总是电子表格程序。这也是为什么Visicalc这个在1979年面世的鲜为人知的程序,总能出现在PC历史大事记中的原因。

但是这个结果对于PC的命运来说,却不象一个好的兆头——它把PC定位在商用机器这个位置上。那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它对个人计算力不能逮。

John Sculley and his Newton

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及另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名字,John Sculley,这位受Jobs力邀于1983年离开百事公司入主苹果的传奇人物将Apple带入了泥潭,也成为苹果教徒们的口水对象。但是时隔20多年我们回头再看他在1987年为大众勾勒的个人计算的未来,也许我们可以开始理解这位思维过于前卫的人的初衷。

那个曾经让无数人为之激动不已的对未来计算的狂野想象的视频,在网上仍然可以找到,它的名字是Apple Knowledge Navigator,在我们所热爱的神奇过度里要通过某种办法才能看到这个视频,我相信着难不倒你。

Newton 为计算人群带来的心灵震撼不亚于Apple II和Macintosh的上市。它对Intuitive的追求至今仍然是计算设备的极致。比如在Newton上首先出现了手写输入,而且它并不象 Graffiti的拥护者们宣称的那么糟糕,你可以找一台Tablet PC试试,那种自然的书写感觉让人难忘。另外一个在Newton上被广为称颂的程序是Notes。Newton刻意模糊了程序之间的界限,你可以在 Notes里书写,然后把书写的内容分配到联系人中,日历中,或者其他什么程序里,然后你仍然可以在Notes里获得一个总揽,就象在纸上的笔记那样;在 UI上,Newton系统做了大量的颠覆性设计,以消除用户对传统的计算设备UI概念,包括菜单,命令等等计算设备特有的古怪操纵感,比如我们今天在 Android手机上看到的那个启动程序的抽屉,就是在Newton上首创的,它让用户在分类资料的时候,就像把文件放到柜子里归档。

John Sculley不是一个技术人员,这一方面使得技术不会成为他想象力的羁绊,但是另一方面技术的限制和不成熟却让他没能走得更远。除去电池和CPU计算能力的因素之外,它没能赶上一个好时代——那个时候移动数据技术还没有大放异彩,而互联网也在萌芽阶段。虽然很多Palm的支持者们高呼Palm打败了 Newton,但这么说并不客观。Newton的初衷并不是进攻Handheld的市场,它的目标是个人计算,用一个设备完成所有的个人计算需求,这和 Palm以及后来的掌上计算设备不同。而这一轮的较力,Wintel联盟则上演了一次漂亮的反击,Compaq在1988年带来的配备VGA屏幕的 Laptop雏形和后来成为主流移动应用的个人计算设备笔记本电脑,成为让Newton兵败城下的起点。面对市场的发展,在1993年Apple也推出了彩色屏幕的Powerbook,这已经意味着Newton的寿终正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市场在技术限制和成本等多种因素的权衡考虑下,最终选择了牺牲移动性。

Jeff Hawkins and his Palm

象薛定谔振臂一呼带领无数量子物理学家冲进生物物理的大门一样,很多技术精英跟着Sculley的想象投入到开发便携的个人计算大潮中去。曾经有一个时代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便携计算设备,除了Newton,欧洲的EPOC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产品,包括Series 5/7和Revo,Windows CE出现了各种分支,包括Palmsize PC和Handheld PC,Grid和Casio曾经推出过和Newton非常类似的产品,还有象PoketPC或者iRex那样有趣的设备。

Palm几乎成为那个时代唯一成功突围的产品,或者说Survival更为恰当。它缔造了一个新的市场,Handheld Computing。当然和用户数以亿计的PC市场相比,这个市场算不了什么,它不足PC市场的10%;但是它还是足以支撑一个用户群体,而追求移动和个人计算的用户如果觉得没有更好的选择,也可以躲在这个屋檐下避雨和相互取暖。

Palm在1996年上市之后获得了成功,它重新针对手持设备设计的UI以效率和实用性著称,那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尽管不是人人都喜欢。但是资本市场和这家小公司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企业发展方向上 Hawkins和投资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公司的三个创始人,Hawkins, Dubinsky和Colligan只好离开公司重新创业——就像Jobs在1985年的苹果遭遇的那样。

这件事情让Hawkins错失了一生中最好的机会。Hawkins在离开Palm的时候,Palm正在开发一个叫做Palm VII的产品;这是一个无线产品,利用当时一种非常低速的广域网(CDPD)实现在Palm设备上收发邮件的功能,他们当时还为这个设备开发了一种精简的 HTML技术,称为Web clip,就像今天我们在iPhone上看那些特别优化的网站一样;而导致Hawkins离去的最大分歧,则是Hawkins希望尽快进入手机市场,但是投资人则认为象微软那样授权PalmOS发大财是更有前途的事情。

Palm的股票在1999-2000年达到巅峰,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呢?他们曾经考虑过收购Apple,他们找到一家小公司秘密从事PalmOS手机的开发——后来那家公司把这个手机的业务卖给了京瓷,自己去专心搞无线通讯去了,最终它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它的名字叫Qualcomm。

之后Palm的风风雨雨或者说风起云涌都已不必再提,都是让人扼腕的往事。Hawkins的离开让这家公司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机会,比如企业邮件市场最终被1999年才向市场投放第一代产品的Blackberry斩获;而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进入移动通讯市场的最佳切入点。

Personal Communication

在冷战时代缔造的科幻与星战文化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对未来的狂野想象,太空,武器,和庞大的通讯与控制网络,但是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移动电话这样的个人通讯设备从未出现在任何作品中。

Ericsson 是这场革命的发起者和中坚力量,但是让它摧枯拉朽般夺得市场却有一个奇妙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80-90年代光线通讯网络的迅速普及,它为移动通讯的崛起提供了可靠且廉价的骨干网。而这场光纤战争却是以另一个英雄的倒下为代价,那就是Motorola和他的雄心勃勃的铱星计划,Motorola在 1998年才完成了66颗卫星的发射工作使业务投入运营,而那一年正是Newton黯然谢幕的时候。我不知道在John Sculley幻想它的Newton的未来时是否把铱星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在他的Knowledge Navigator的视频中,无线语音通讯是一个组成部分。

Ericsson是一家通讯技术企业,虽然它的终端设备做得也相当不错,但是很明显他对这个个人消费品的市场不太敢兴趣,很早就退出了这个市场。它把这个市场机会留给了Nokia和Symbian。 (待续)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