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iShout】智能家居,我们真的想好怎么做了吗?

公司

2014-11-10 10:52

编者注:本文作者仝方,是一名工业设计师,一直从事家电和 3C 产品的工业设计工作,目前在从事物联网产品的设计,长期以来持续关注家电、3C 以及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的行业发展,仝方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在此写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也想与更多的人分享、讨论。

在过去的 50 年间,雅虎、思科、微软、苹果、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的公司先后出现 IT 领域最受瞩目的聚光灯下,各领风骚。在人们津津乐道于各个公司产品对生活的改善,对技术潮流的引领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潮背后的秘密。

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隐藏在热闹纷繁之后,它贪婪,强大,具有吞噬一切的野心和欲望,也可以释放惊人的能量,或巨如鲸鲵,或微若芥子,不露声色间,它已经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它,就是网络化。

在今天,还有谁能记起电脑本来叫计算机,原本是被用来进行单纯的数据计算与处理?手机原本叫移动电话,最初仅仅是为了便于随身通话?这些原本单一的产品,都因为网络化的加入而变得不同。网络化的战果卓著,当然,它的胃口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未来,它还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历程:

P

围绕人为核心,网络化的最终目标是将与人相关的一切互联互通,在上面的图中,除了智能植入式硬件和脑联网因技术和伦理学限制短期内无法发展外,其他的已经或即将爆发。

吴军先生在《浪潮之巅》中说: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在我看来,这些浪潮背后的原动力,很大一部分就是网络化。

每一股新的浪潮都会催生出一批伟大的公司,这一次也不例外,对于我们今天的从业者来说,能赶上这样的浪潮是一种幸运。

智能家居,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化攻陷计算机领域,用了近 50 年(从 1946 年 “埃尼阿克” 诞生到 1994 年雅虎成立,确立互联网模式);攻陷移动互联网,用了 6 年(从 2008 年苹果发布 App Store 至今),在对新兴领域掌控方面,它越来越纯熟,速度也越来越快。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化对不同领域的扩展顺序有着其内在的内在逻辑。

在科技领域中,任何一个成功行业的培育与发展都必需三个前提条件:旺盛需求、物质基础、模式(包含产品模式、商业模式),三者互为依托。这就是上面说到的内在逻辑。当然,这三个条件的地位不同阶段都不尽相同,其中,模式在大多时候都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甚至会对前两者有拉动作用。

在刚取得移动互联网的绝对胜利后,网络化的触角已经迫不及待的伸向了智能家居领域。这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的领域,目前业界已经给出了千亿规模的惊人预测,这也是它如此急切的原因。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智能家居是不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

  1. 旺盛需求:在体验到网络化智能化在电脑和手机上带来的便利与精彩后,人们的智能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也许用户自己都没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非智能的环境已经愈发的不满,未来这种不满将会越来越强烈,由此产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
  2. 物质基础:电子科技的发展已经大大超乎了我们想象,通过电脑、手机等行业的积累,智能家居智能化功能所需的硬件、软件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结合现有家电技术,足够支撑起行业的发展;
  3. 模式:对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产品和商业模式都在摸索,大家都是新人,所以目前仍没有合适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出现。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智能家居之所以不能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因为模式的短板。这与目前这个领域的从业者也有一定关系。

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包含三类从业者:

  • 传统家电/通讯企业:长于家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硬件方面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但网络化思维较弱
  • 互联网企业:长于互联网思维,软件及交互实力较强,缺乏硬件经验
  • 新兴企业:长于无负担,思维方式新颖,往往规模较小,产品整体化思维较弱,产品影响力较小

因为企业基因的不同、行业的局限,这三类企业均有着各自的缺项,对于智能家居这种需要系统化思维的领域,他们都是新兵。然而,市场并没有给他们留适应的时间,一面是网络化力量的贪婪胃口,另一面是用户的热切期盼,他们匆匆忙忙开始了智能家居的征途。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场没有准备的遭遇战。

模式探索,智能家居发展的华山之径

在个人看来,Nest 恒温器作为智能家居浪潮的滥觞,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智能家居的雏形,也给所有人带来了无尽的憧憬。但是,在此之后,一直没有出现代表性的新的产品,究其原因,还是业界并未切实的找到合适的模式。上面说过,模式包含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其中产品模式为体,商业模式为用,与成熟行业不同,在一个行业潮流发端之时,产品模式的突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所谓智能家居,应该在家居环境中包含 “智” 和 “能” 两个要素,前者为感应,后者为控制,整体结合为一个智能化的系统,对家居中的各类场景进行自动化的感应与动作。

对于感应与控制的模式,目前很多的企业采用中心控制结构:以手机作为控制中心,每款终端开发对应 APP,由手机进行调节与控制。从用户体验角度,这样的结构对用户来说是一种灾难。试想一下,你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十几个甚至更多的 APP,每天需要打开进行操作,这是理想的智能生活吗?

针对 “智” 与 “能” 的要素,按照正确的产品逻辑考虑,智能家居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多控制点网状拓扑结构,具体的构成可分为点、线、面等要素:

:具有感应与作用功能的家电单品终端,可完成环境及状态信息的收集,并可根据指令进行对应动作,具有统一的标准,可进行标准化的扩充与组网。目前,现有的所谓的智能家电产品在标准化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线:在家居环境中典型性的智能化链条,由各类家电单品结合各类 Hub 组成,可自动进行对应环境场景的处理,也可人为介入调节。

在日常家居中,我们可归纳出以下几个产品链:

  • 空气健康类产品链: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电风扇+空调+加湿器+除湿机+各类空气感应控制器
  • 影音娱乐类产品链: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庭影院音响+投影系统+智能游戏系统+影音盒子
  • 安防类产品链:视频/红外线监控+智能磁吸+智能门锁+智能闭门器+告警/报警系统+消防系统+驱离系统
  • 清洁类产品链:智能吸尘器+擦窗机+洗衣机+环境感应控制器
  • 厨房产品链:灶具+油烟机+厨房家电(饭煲、电水壶、电磁炉等)+电冰箱+净水系统+厨房感应控制器
  • 环境关怀类产品链:智能窗户/窗帘+照明系统(功能照明、氛围照明)+环境感应控制器

:对不同产品链进行连接控制,在各产品链控制点自主处理的基础上,提供全局的控制,包括不同产品链之间的协作等。

以上的点、线、面三者的排序,符合技术发展的规律。现阶段行业的发展阶段还是在对 “点” 产品的开发上,目前主要以传统厂商为主包含部分的互联网企业和新兴企业;少量的厂商已经在进行 “线” 即产品链的开发,在空气健康类产品链和影音娱乐类产品链已经出现了一些有两点的方案,比如海尔的空气果,小米的智能路由等,虽说还不是很完善,但毕竟已经开始前行。而 “面” 的领域,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方案出现。

智能家居的前景是如此的美好,大多数从业者在这样的前景面前都没法保持理智,现在的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出现未爆发已泡沫化的先兆。有没有人问过自己,我们真的想好怎么做智能家居了吗?智能家居的本来面目到底应该是什么样?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科技往往在其他不相关的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在找不到思路时,我们可以抬头看看四周。

在民用科技领域,很多领域因为自身的行业要求,很早就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感应与控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消防联动系统。

很久以前在某弱电安防类的企业实习时,我的师傅曾经说过,一个合格的消防联动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需求和优先级 保障人员安全永远是最高
  2. 感应灵敏准确 需科学规划感应器、探测器分布
  3. 智能联动迅速 应急广播、应急广播、灭火系统自动次序工作
  4. 主动预防有效 电梯迫降自动,防火门、防火卷帘自动放下,防止意外
  5. 日常维护到位 作为系统化的产品,需日常及时维护

虽然仅仅是针对火灾这一个场景,但是整个消防联动系统自动完成了环境监测、火灾警告、人员保障、通风送风、防火隔离、喷淋灭火等多个功能,且每个功能的作用的顺序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以保证效果的最优化。

这可以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智能家居,同样需要以人作为思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各类典型的场景进行研究,明确需求,给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才是智能家居的正道。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资源在于入口,而智能家居时代的核心资源,必然是场景。人类常见的生活场景是类似,合理的解决方案更是有限的,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说,掌握五百个场景解决方案的专利比开发五百款产品走的更远。

以目前比较火热的空气健康类产品链为例,智能家居时代,空气的调节并不是由某一个家电产品进行调节,而是需要在通过对家居环境中的流体物理、热力学过程等领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典型场景,开发合适的算法,自动控制产品链上各个产品的工作状态,系统性的进行空气的调节。同时,通过网状的系统,与其他产品链协同工作,比如与环境关怀类产品链协同,通过窗户、窗帘的开关配合,达到更好的空气调节效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智能家居时代,会出现什么类型的伟大公司呢?

在硬件方面,个人推测会有类似于思科地位的企业出现,通过网络中继与控制 Hub,实质上制定出物联标准;而软件方面,未来的 APP 可能就是各类工程控制类的算法,可针对各类典型场景进行智能化控制;设计方面,场景化设计能力将会占据重点的位置,这也成为设计师必备技能。

工业设计,理念转变更加重要

作为工业设计师,最后来谈谈智能家居浪潮的到来对工业设计师的影响吧。

在设计领域,有一个隐藏的概念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设计质量。抽象来说,设计质量是设计工作的美学水平、交互水平、用户体验度等方面的高低;而具体归纳来说,设计质量还包括设计方案的人机工程学、CMF、工艺要求、公差等不同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可以直观影响一个产品最终的形象。

通过对不同品类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家电和 3C 领域,产品的设计质量要求与产品与使用者日常距离大致成反比关系。具体可见下图:

Q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符合产品应用的逻辑,产品使用时离人体越近,产品属性就越私密,与人的交互性也就越强,越靠近,各类细节感受的就越明了,人们对其的使用体验要求也就越高。当然,这里面所指的设计质量是指相对于开发整体,工业设计在其中所体现的重要程度,还有所投入的精力和资源。

自沙里文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 以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这一句口号也被无数的工业设计师奉为圭臬,也由此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产品。iPhone 在发布时给我们讲了一个 “infinity pool” 的故事,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世界的门:将内容作为产品体验的核心,屏幕占据设备的主要位置,将交互无缝延伸至虚拟空间,硬件作为内容载体,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达到新的体验高度。

我们再重新以 “形式追随功能” 的标准来审视 iPhone:硕大的玻璃屏幕,触摸式操作,超窄的边框,这些的设计动机似乎并不能仅仅以功能需要来解释,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只是基于一个目的:弱化产品自身,突出屏幕内容。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设计的出发点并不仅仅是基于功能,更多的在考虑内容的中心地位,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凸显内容。因此,这个阶段我将之称为 “形式追随内容”。

上面我们提到过,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场景,因此在智能家居时代,最考验设计师的,并不在于其是否具有优秀的单品设计能力,而在于其能否具有场景化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你来是因为产品,你留下是因为生态系统。” 这是 Horace Dediu 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点评,在我看来,智能家居时代的点评应该是 “你来是因为产品,你留下是因为体验”。对任何一个新兴的领域来说,发展之初,能否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往往是这个行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决定因素。

《道德经》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也要求设计师必须研究需求的本质,通过完美的场景化设计,给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这比以往都要艰难,但是,却必须完成。智能家居的时代,对设计来说,是一个 “形式追随体验” 的时代。

14021721564703

越是面对有人的前景,我们越要先进行思考,确定前进的方向到底在哪,出发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如此,我们才会更加接近发展的本质,也才能更好的触摸到未来。最后,借用《等风来》里面的台词与各位从业者共勉:

“无论你有多着急或者多害怕,我们现在都不能往前冲,冲出去也没有用,飞不起来的,如果想飞起来的话,只有勇气往前冲,是不够的。我们得停下来,什么都不要想,让自己清空,只是等风来。”

 

iShout 是 ifanr 一个接受读者,尤其是业内人士投稿,爆料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的栏目。我们将选择优秀的文章登载在主站上并清楚注明出处。如果您希望将 iShout 投稿发布在自己的网站或博客上,请与 ifanr 主站同步发表。

您可以邮件:[email protected] 和我们取得联系,Just Do It,马上和我们分享吧~

如果您喜欢 ifanr 提供的信息和团队,希望加入我们 team blog 的行列,一起打造一个国内最好的科技媒体,请邮件 [email protected],谢谢~

 

题图来自:iroonie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