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生活在手机
对于城市,科技显得兴致勃勃。
2012 年,Google 引入 1000Mbps 宽带服务 Fiber,开始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推广。除了超高速这个特点外,Google Fiber 还在 70 美元、120 美元的套餐里赠送了一堆免费的产品。无独有偶,2014 年,中国一个叫雷军一亿元投资了 You+ 青年公寓,这家公寓主打 “年轻人社区”,与小米品牌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
如果你还记得,科技人物对城市的兴趣也显得不同一般。Twitter 联合创始人,现 Squar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杰克·多西(Jack Dorsey)可谓明显的例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访谈当中,他显示出对城市异乎寻常的敏感、专注与热爱。
在一篇多西的人物特稿里,描述了他打小开始除了坐在父亲办公室里用 IBM PC 来学习编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在城市里四处转悠,然后在纸质地图上标记不同的风土人情。他还在电子公告牌当中查阅数据,然后在电子地图上标记警车、送货车和消防车的移动路线。多西说,“不知不觉,我一下子就有了城市运转的丰富图景。我在自己的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电子地图。”
Twitter 另一名创始人比兹·斯通(Biz Stone)认为多西的思维方式不同寻常, “在他眼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他参与制造的巨型产品。他曾在 Twitter 说一个人可以用 140 个字改变世界。他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
大量人口的聚集的现代都市,催生现代大公司——这些公司的出现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一部分也是为了解决 “大都市病”。过去公司首先解决的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沃尔玛、家乐福还有华润万家等传统零售业最具代表性,除了车子之类的大件物品尚未入驻外,衣服食物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在超市当中找到。大量人口需要大量、集中的供应。
然而它们的出现让人对 “出行” 的工具更加渴求,人们驾驶着私人载具,花费一两个小时来到超市,就是为了一次性能够购买满足自己一个星期生活的物资。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出现,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超市,汽车行业百年来一直蓬勃发展,是因为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背后则是 “城市化” 所带来的推力。
而互联网所带来的平面化信息流动,则为城市生活的男女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移动互联网,让人认识到信息随手可得的便利性,让人更加依赖手机这种工具。而大量供需关系,也在手机中体现。吃货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整个体系都围绕着手机流转:打开推荐美食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点击推荐的餐厅,跳转到大众点评 or 百度地图,然后把地点分享到微信群里,再与朋友约好时间,一起出发。
“水泥 + 鼠标” 是美妙的隐喻。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人体,那么一栋又一栋不同的建筑,构成了都市的骨架,而四处奔波的人则构成城市的肌肉,那么互联网则逐渐构成城市隐形的血管。在这个网络上,信息的节点彼此闪烁。
“共享经济” 的蓬勃发展,同样是对大都市病的纠正。Uber 是高效利用大都市中冗余的汽车资源,为城市当中需要打车的人提供更多的出租车;Airbnb 是高效利用都市中冗余的房屋资源,为喜爱旅游现代人提供更好的居住选择;被 Google 收购的 Waze,则是高效分享道路资源况,让人选择更好的交通服务。当然,在中国都市,各种各样的 “快递”,构成了独特的生活景观。
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更加污浊的空气以及更多手机上可以提供的 “一键下单” 服务,或许就是未来城市生活的主题。而在中国,将一直持续进行城市化进程,会诞生更多的商业机会——2011 年中国城镇人口水平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水平,重庆成为拥有 3000 万人口的超大都市,以及在都市里流浪的 4 亿农民工。
深入了解城市的运转,超大、超复杂的系统设计,会让人对每个参与城市规划的人肃然起敬。当然,艺术家们或者习惯艺术家思维的人们总是习惯性反讽社会现实。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也应该关注一下 “碧山计划 ”。
题图来自 Greg Gir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