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out】智能:有智能,你就该给用户付钱
编者注:本文作者夏勇峰,现为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2013 年起带领团队投资国内多家智能硬件项目,对智能硬件创业有独到见解。这篇文章是夏勇峰负责小米生态链后对硬件的一系列感想文章之一,系列文章名为 “硬件变了”。
世界在最近 10 年计算设备和互联网的交替创新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所有人一样,我毫不怀疑自己这一生赶上了一次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点;区别只是在于,我可能站在了略微靠近前排的位置。
因为工作关系,我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信息,提前感受到了这次进程的下一步,那就是硬件正在发生的变化。它显然跟互联网有关,但又不完全是,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更是一种可执行并正在体系化的方法。
在 2015 年开年,我决定将过去的思考做些小结,这就是这个系列 “硬件变了” 的起因。而将 “智能” 作为 “硬件变了”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是因为在所有改变硬件的要素中,它是最关键的因素。
与 “软件” 相对,我们权且做一个简单的定义:所有能看到或用手摸到的实体就是硬件。比如放在我电脑旁的水杯,我所坐的椅子,厨房里正在烧水的水壶,或者刚刚擦干的毛巾。
这些硬件虽然现在连一点点智能化的苗头都看不出来,但那只是因为对它们来说,当下的智能化无法串连和自洽。即便通过毛巾知道了我的洗澡时间,通过固定的椅子了解了我的坐姿,它们也只是 “只言片语”,无法形成太大的意义和价值。
但从服务器、电脑、笔记本到手机,从企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到路边咖啡馆里的支付宝结算,“智能” 会逐渐蔓延到你的身边和家里,以某种标准化的方式,最终一步步连上你的毛巾和椅子,并让它们所获取的信息产生价值。
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将 “科技” 看作一个和人类共生共存的生命体。它依赖人类来生存和繁衍,而人类也依托它进行体外进化。
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这样写道:
“实际上,创造者(发现者)的利益低于最佳推广者的利益,这是技术这个生命形态的需求,他要通过更快更多地使用来繁衍和进化,而不是被发现后缓慢的演进。谁能帮他做到这一点,谁就会获得其丰厚的回报。这种技术生命的根本需求,不是人类的世俗道德能轻易约束的。”
显然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 “最佳推广者” 已经出现了很多,甚至它使得原本的产品成本与定价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个例子,Google 开发出搜索引擎,不计研发成本、带宽成本,免费给用户使用,哪怕是早期还没形成商业模式时。更极端的例子出现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不少 App 不仅不考虑各种成本免费提供产品,而且为了获取用户,它们还要进一步花钱——最高的价格,是平均每 20 元得到一个真实用户。
对硬件而言,智能和非智能最重要的差别在哪里?不是在于成本,而是在于真正将消费者变成了用户。对消费者而言,除非产品有质量问题或耗材更换,在产品销售出去的那一刻,他与产品生产者基本失去联系。但是智能硬件不是,在产品销售出去的那一刻,用户与产品生产者的关系才刚刚开始,不管是软件迭代、功能增加,还是获取用户数据并以此为用户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带了 “智能” 之后,智能硬件其实更像互联网产品,而不是传统硬件。
如果参照 App 获取用户 20 元/人的价格,与完全不带智能的硬件相比,你带了智能,又没有付出营销成本就得到了真实用户,你每一件产品就应该向用户支付 20 元。智能椅子如果做得和传统椅子一样好,它应该因为获取了用户而更便宜,而不是更贵。
这与传统硬件企业的观念是相悖的。一直依赖软件收费来生存的公司,无法想象费尽心力研发出的软件产品竟然要免费给到用户;一直依赖硬件定价与成本之间利润的传统硬件企业,也无法想象他们为产品加了 WiFi 模块、蓝牙模块,研发了软件,最终这些必须要卖得比不加这些 “智能” 的传统硬件产品更便宜。
对它们来说,“智能” 理应是更贵的,因为成本高。怎么卖出去?当然是采用更好的硬件,包装概念的同时让它看起来更高大上。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 “智能电视” 或者 “智能冰箱”,大部分仍然是简单直接的传统硬件思维。
可是,互联网过去 20 年的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对的:
如果你的产品是智能的,那么它应该比非智能的卖得更便宜。
而它最终带来的,是更大规模、更标准化地让 “科技” 得以生长和传播,摊薄成本的同时,最终帮助你建立在任何一种硬件智能化过程中的新规则。
题图来自:the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