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团购的行业壁垒
还记得几个月前,朋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我 xxoo Facebook,手伸太长了,居然开始做 local deal 了”。
当时聊天中,我们俩把 Facebook Deal 看成团购的一个杀手级武器。Facebook 拥有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广泛的本地网络,以及还算不错的系统集成,理论上来说,它应该会在本地化交易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几个月过去了,Facebook Deal 却黯然收场,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从头到尾,这个产品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这让我大跌眼镜之余,也产生了重新审视整个团购行业的念头。
从某个角度来看,团购这东西颇像一个庞氏骗局,一切的投入,都需要后继资金的支持,而且整个状况是属于花明天的钱来占领今天的市场,即便是风光无限的 Groupon,每个季度的状况仍然是赔钱赔钱再赔钱,扩张扩张再扩张。这里就有个奇怪的现象,即便在雇员数目高速增长,导致运营费用高涨,不断赔钱的情况下,为什么 Groupon 仍然义无反顾地大面积扩张,完全不顾自身的生存状况?
从一方面看,这是占领市场的一个途径,Groupon 要上市,想圈钱,想要投资,只能画大饼,什么样的大饼最引人注意?市场占有率,成长速度,新兴市场的炒作概念。今年年初,Groupon 刚准备进入中国的时候,我就认为这仅仅是一次借助中国市场的炒作,急功近利,无非是为了为了上市做准备。几个月过去了,Groupon 不断传来的负面新闻,似乎已经在慢慢验证我当初的判断了。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Groupon 的行为,却仍然体现了团购行业本身的重要特征:大量的人力资源。缺乏这个东西,正是 Facebook,Google 这些互联网巨头在本地交易市场上失败的直接原因。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在经常光顾的两家中国餐馆,两家咖啡店,一家披萨店里分别跟老板们聊了一下,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 基本上没有自己去做团购优惠的,团购网站主动联系占了主流;
- 他们不了解 Facebook Deal 以及 Google Places,每周 6 天以上,每天将近十个小时的工作,使得他们远离了很多耗费时间的活动,比如网络浏览;
- 几乎没有在线订餐的系统,唯一在实施的是披萨店,但仍然是由其他公司进行发展以及维护。普遍的交易手段仍然是通过电话的信用卡付款以及柜台付款;
- 每周接到十个以上的团购网站电话,但他们基本上搞不清楚哪家是哪家,也并不清楚团购网站的市场占有率。店面较大的披萨店跟中国餐馆老板都表示非常讨厌这样的电话;
- 其中披萨店做过团购交易,不过老板表示很麻烦,甚至影响了正常的订餐,除非生意不好,不然他不会考虑再次参与;
- 这一次团购,是团购网站本地代表直接找上门的;
从这个小小的调查里面,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团购的一些脉络。
团购业务很大程度上是由本地的中小生意者支撑起来的,这些人并不了解社交网络,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相当被动。也就是说,即便 Facebook Deal 好得没话说,但无人宣传的话,即便顾客主动问起,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
团购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无论是保持电话联系,还是主动上门帮助设计 Deal,都不是那么小猫两三只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在抢占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地推的数目,实际上直接影响了 Deal 的数目。对于毫无品牌忠诚度的顾客而言,反正都是捡便宜货,你这没有,我去别家就是。想要争夺市场,Groupon 们别无选择,只能不断扩张,直到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这也许是市场规模上的,也许是划分经营范围,也许玩不下去主动退出。
也就是说,团购这个行业,线下的功夫,远比线上重要,线下的投入,也远高于线上。无论是商家返点,还是滞纳金,这两种收入,都严重依赖于客户规模,对于团购来说,必须做大,不大就没有价值,不大就没有投资,自然也没有玩下去的资本。
对于 Facebook 跟 Google 来说,他们的产品肯定更好更新潮,什么 SNS 集成,什么 LBS,全部都有。然而团购业务的根本,大量的地推人员,在哪里?现代互联网巨头的企业结构,不可能像中石油中石化那样动辄几十万人,没有人力参与本地化推广,没有人力进行销售,自然不可能获得什么成功。
人力资源 — 这就是团购行业的天然壁垒,互联网公司,是万万玩不来的,真正的玩家,可能反而是传统零售业巨头。不过对于新玩家而言,现在的团购行业,不过是刚刚起步罢了,竞争还远没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是个残酷的市场,你要有一直亏到底的心理准备,亏到竞争对手都死光的那天,真正的曙光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