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无人机送信,以及可能会被淘汰的职业

新创

2015-04-27 12:16

无人机能干什么?在我们的搜索框里搜一下就能看到五花八门的无人机用途,最常见的就是航拍,这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在偏专业的领域,无人机可以前往战争旧地进行排雷工作;无人机可以定位移动设备,绘制用户运动地图;无人机还可以为桥梁做定期体检;它甚至还可以用于急救,无惧交通拥堵。

像是亚马逊这样的厂商,更可能要让无人机去送货,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持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瑞士邮政,他们将测试用无人机派送信件,其实也算是无人机快递的一种变种。与瑞士邮政合作的则是新兴的无人机公司 Matternet,这家企业已经在世界各地开展合作,探寻无人机在物流上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测试阶段,Matternet 的无人机单次充电能够将 1 公斤重的物品运送至最远 20 公里的地方,这样的运送距离差强人意。同时,Matternet 也在测试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系统。Matternet 创始人 Andreas Raptopoulos 称

“四旋翼无人机可能是自内燃机发明以来最大的交通工具变革。它们让我们能以极简的方式去制造交通运输工具,未来三五年,它的发展将有九成依赖于软件,这个平台允许软件来革旧式交通工具的命。”

虽然这是 Andreas Raptopoulos 一家之言,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软件和系统让机械构造并不复杂的无人机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如果它能掀起革命,那么现在已经在革命前夜。

由此引发的一个猜想则是,无人机会不会代替邮递员和快递员?从亚马逊、淘宝顺丰等大企业的动作来看,他们显然意识到了无人机的一些便捷之处,都在进行相关的测试工作。不过很明显,现在无人机需要考虑的,不是取代邮递员和快递小哥,而是把货安安稳稳地送好,为此需要克服的问题并不少,安全性、准确性、续航、配送重量等等,最大的两个问题可能是不同地方的监管政策和熊孩子手中的弹弓了,比如亚马逊就经常和监管单位 FAA 扯皮。

和无人机类似,业界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机器人会不会取代流水线工人,在这个问题还没有被事实证明之前,新的命题又出现了。《洛杉矶时报》等报纸已经开始让算法来撰写小报道了,而且一般人不会发现这是所谓的“机器人”撰写的。而《卫报》则开始用算法编辑一份试验性的报纸。所以不仅是流水线工人,我们编辑也听到了预警的声音。

如果说以上是技术进步引发的职业发展前景问题的话。离我们更近的,其实是模式革新带来的影响,Uber 与出租车成为了竞争对手。前者正在蚕食后者的市场,至少我现在用 Uber 的次数远远大于出租,而且身边的人一旦用上了 Uber 就会继续使用下去。其中理由不尽相同,有的喜欢人民优步的廉价,有的喜欢 Uber Black 的优质服务。

所以有人看到了分享经济的两面,一面是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下,工作成为一种分配时间、置换资源的方式,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用一份工作来满足自己的爱好,通过另一份工作交朋友,再用第三份工作来挣钱。它能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日程来选择工作,而不是让工作来安排自己的日程。

另一面则是,Uber 是比出租车更高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充分盘活闲置车辆,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闲置率,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让供求关系迅速匹配。和 Uber 一起完成类似任务的,还有滴滴快的、一号专车等等。所以可以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出租车行业的震动和焦虑,以及可以预见到的是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而出租车公司这种模式已然老态尽显,有偿载客方式会长存,但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回到开头所说的快递员的未来,除了无人机这种技术在做抢饭碗的铺垫,众包模式也在革新快递模式。无论是国外的 Wedeliver,还是国内的人人快递,都在探索这种利用闲散人力来兼职快递的模式,只是市场还未给予这种模式充分的认可。

在《出租车司机是即将被淘汰的职业》这篇文章中,作者拿打字员做比方,当电脑还是一个相对昂贵的设备时,打字员是一种拥有职业技能的特定职业,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几乎每个电脑用户都掌握这个技能的时候,打字员这个职业基本消失了,仅有一些文印店提供文字录入服务。

再开一下脑洞,每次参加行业大会的时候,都会跟两种十分垂直的职业打交道,一是速记,二是同声传译。同时,这两个职业人数少,且时薪高。不过类似于 Skype Translator,还有语义识别转文字技术目前已经相对完善,虽然目前没有取代的可能,但是未来就不好说了。

邮递员、快递员、流水线工人、编辑、出租车司机、速记、同声传译等等,在五年十年之后,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前景。

 

题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