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那么重视产品的美感吗?
现在的产品已经疯了,网上的人也表现得跟疯了——无处不在对 “美” 的追逐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不否认,好看的产品总是能够让人心生好感,忍不住下载/购买尝试。然而,总有一些美感突出的产品,真的只剩下 “好看” 而已。
比如某个美感突出的思维导图工具,连节点折叠都做不到。这让人在整理思绪,以及记录笔记的时候,如何才能方便呢?
其实,我承认,那些非常棒的产品,往往充满着 “美感”。这种 “美感”,会从每一个细节散发出来,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好看而已:流畅的操作、健全的功能、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稳定的运行。
这种经历长时间考验的优质产品,用得越久,信赖感就越强。
然而,它们绝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我之前一直害怕直接表露这样的观点。因为太多人对 “美” 或者说 “好看” 的追捧到了病态的地步,固执到听不进去人话了。
也许,大环境如此,令某些产品开发者陷入了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只要把产品设计得好看就可以了,而甚少考虑它的其它方面。
并非我一个人抱有这样的观点。
Google Venture 的设计合伙人 John Zeratsky 在连线撰文一篇,认为现在创业者应当合理分配手上的设计资源,不必过于追求产品视觉上的美感。
他认为,并非所有成功的产品,一开始就必须视觉上都具备那么高的美感。比如 Craiglist、Uber 以及 Square。
Craiglist 是丑陋的目录,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各类信息的发布中心。而在 John 看来,由于 Craiglist 已经取得极高的市场地位,很难被其它产品撼动,因此它的设计已经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它并没有在设计上投入过多的资源。
Uber 是另一个例子。John 认为,从 2010 年开始,它就在 app 的页面上提供唯一一个 “叫车” 按钮,简单而直接的体验。然而,它的第一版 app,其实很丑,但当时市场上 Uber 没有竞争对手。随着竞争对手的加入,公司也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在设计上,令它的产品设计得越来越有美感。
至于 Square,它并非市面上唯一一家提供信用卡读卡器的公司。所以,如果产品只满足于基本的功能,肯定行不通。从一开始,Square 就在产品的设计上投入资源,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以及更多竞争对手的加入,它一直坚持着在设计上投入资源的战略。
John 实际上认为,是否要在产品上投入设计资源,得看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
至于身为普通用户的我,实际上也不介意设计稍微难看一点,然功能更加健全,性能更加稳定的产品。
题图来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