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访谈|简书简叔,“试一试”的摸索之路
五楼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
这个城市度过了下雨到能划船的几天,正引来第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不算太高的商务楼里空空荡荡,就连二楼那家应该正值下午茶时段的西式餐厅都匪夷所思地关着门。
那据说是家不错的餐馆,办公室里仅有的那个人推荐他们的青口意面,红烧猪手,温泉蛋,并且认为这种混搭菜系的做法是他们客流量比不过一楼的纯粹西餐厅——他喜欢那里的三文鱼可颂——的原因,而这两家店质素其实不分上下。
但那些话大概四十分钟后才被说出来。现在,这个人正在回复一条将来的合作伙伴的信息。 那是上海一家售卖创意用品的公司,他们的商品很有可能出现在他的下一个重心里。他将会在放下手机并热情地泡一杯咖啡招待我后开始聊那个重心——简书市集。
这是简书 CEO 林立(简叔)在上海第十五年,创业第五年,搬到新办公室第三个月。
简书的“ 试一试”
内容社区的初步变现
市集这个词看起来能将很多东西纳入可能。
明信片,文具,创意用品,具有简书特色的书(我们讨论了一会可不可以让作者在上面写一段话)。他还热切地计划着日后卖别家商品的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 但对于一个之前没有类似经历的内容网站而言,热切前方还有更多的迷茫。
在希望获取更多建议,又问过我平时无关分类最常买的东西是什么后 (答案是杂志), 简叔接近自言自语地说:“ 衣服应该不行吧” 。 衣服不确定行不行,但他们或许可以参考一下相似者的经验。
作为相似产品而同样跨界卖实体商品的,远的有和简书早期版本类似的 Evernote,近的有共享了很大一部分用户群的豆瓣。
两者前后推出了 Evernote Market 和豆瓣市集。 比较明显的区别是 Evernote Market 上主打与品牌合作的商品(比如 Moleskine 合作的 Evernote 笔记本)和自己原创的设计(比如那个电脑托架)。豆瓣市集则更像个文艺的淘宝。
相比这两者而言,简书的市集上还有些独创的东西,比如出租时间以及作者出书,那也是我个人特别感兴趣的部分。
网络声誉的直接回报
比起研究那几十万个用户想要什么,直接卖平台上已有而且他们一直感兴趣的东西或许是个更直接的方法。这里说的就是那些已经积累了声望的作者们。
出租时间的设定并不是简书首创。 不管是国外国内,预约行内名人讨教的平台都已经有人在做。 与那些专业平台相比,简书的优势大概在于出租时间的名人都已经在这个平台上积累了声誉和作品。 那些早就关注了作者的用户们大概有兴趣见一见真人,而即使是偶然点进来的人都可以从作者页面上看到他们过去写下的成品。
[属于非常受欢迎的用户庄 13 台妹]
当然,这种模式的难以规模化也是它的局限。 在出租时间开始以来,出租的参与者被租次数差异很大,首批付费用户的目的也五花八门。 在我提到上海一个做按时收费对话的项目后,简叔饶有兴趣地搜一会儿,最后还是验证了只有少数人极受欢迎的模式。
比起这个,他打算推行的另一个好像容易系统化得多。那是为简书作者推出的出书服务。
生产者平台的生态循环
如果说出租时间是将内容产生者在平台上的影响力直接变现的话,出书则是一个长线工程。
简书在之前已经有作者出书计划,这次是打算将电子书推进到实体书。同样,由平台和作者分成。 国内互联网用户可能听说过类似概念,如果他们平时经常上豆瓣的话。
这种运用让人联想到 Kickstarter 模式,每一个最后能得到资助的项目都已经在公众平台上得到了群众检验和筛选,甚至由他们四处传播了产品故事。而支持者——不管是出钱还是帮忙点赞分享——都有很大可能为最后的产品买单。
在简叔自己看来,这是平台能打造的循环链条。作者们在这里积累作品和声誉,吸引追随者,最后通过实体产品(书)获得报酬。得到回馈的作者继续写出更好的作品,而平台外看到出版物的读者们也会慕名而来。
这似乎是当初那个类 Evernote 的 Markdown 记录工具直线进化后能出现的极好成果。虽然现在回头看,从记录工具到博客平台再到现在的内容社区,他们一路上改变的确不小。
“试一试”
这一系列变化被他本人形容为以“内容”为核心的平缓过渡,比如使用者用 Markdown 写下东西后总要发布所以推出博客平台, 而来写的人里面总有人不习惯 Markdown 所以加入富文本编辑功能,来的人越来越多总要想办法商业化。
那些大的过渡里还包括小的,摸索式改动。比如发现半夜也有用户访问后,他们开始设定间隔在夜间自动推送更新首页文章。 这点我在不久前 TechCrunch 的会场听简书的编辑说过——简叔仔细地推测了是哪位编辑后又热情介绍了他们的微胖界运营总监——这次得到了验证。
过渡里的每一步似乎都会引起反弹。在 Markdown 支持者看来,这种标记语言是最重要的,但简叔本人只是把它当作创造“内容”的工具,并且在一开始就意识到,只专注 Markdown 绝对不能支撑起足够体量。
“试一试”是这一路摸索的风格,也是他对我的问题 “Medium 好像就是在做单纯的博客平台而没直接商业化”的回答。 他说 Medium 应该有自己的考量和计划,但对他而言,售卖实体商品,获取广告,或者找下一步的投资都是选项,试一试又不是什么坏事。
这种自求突破口的广泛尝试好像是这个长于做买卖的城市的风格。 这时,我们起身去拿苏打水喝。上海傍晚的阳光穿入这个通透感极强的办公室。他很喜欢这个办公室,准确地说,很喜欢创业后静安区的生活。那是另一个很长的故事。
上海、浦西与创业生活
上海之于小城
1999 年,上海少年韩寒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此一举成名。 同年,浙江温州瑞安的初中生林立知道了这个比赛。他注意到了两点,举办这个比赛的大城市上海以及和其他参赛者比起来水平明显高很多的上海作者。
“你知道,瑞安是个小城市,温州还大一点” 。 大城市的召唤让他次年挥别家人来到上海,独自在徐汇区南部过上了寄宿高中生活。
一年后,另一位被新概念召唤的小城青年来到上海,被大城市震撼,留下来成为知名出版商并在自己的作品里毫不掩饰地歌颂上海。巧合的是,他成名后不久就开始在自己的杂志平台上筛选和打造当红作者,并在之后和他们签约分成。这点现在看来和简书的作者链条异曲同工。 当然,还有更多莫名而来的小城青年被伤透了心,咒骂她并留下“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回到了家乡。
吊诡的是,林立并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作为被吸引来的人,他在这里读完高中,大学,工作,整整十年却对这个城市毫无感情,既不怎么喜欢,也不怎么讨厌。大学想要去北京,但家人都搬来了所以留在上海。毕业后顺利在陆家嘴的高大上场所出没。
而直到 10 年开始创业后,他才突然对这里有了感情。 比如特别喜欢静安区和徐汇区,因为附近有趣,又觉得自己以前工作的陆家嘴非常讨厌。
“你到底是喜欢静安还是喜欢创业后的生活型态?” 我这么问他,觉得他大概和很多人一样将环境和当时生活融为一体记忆。 林立露出了似乎是要赞同的表情,但想一想,又说 :“ 这边的确是比较好。”
浦西之好
这种好很难解释。 他说这边有特别上海的街区,有趣的人,有意思的生活,但又没法给我个具体的例子。 最后还是用自己的行程安排打比方, “比如我早上可以在一楼那家吃个早饭,上来工作,中午可以走着去附近吃云南菜,在陆家嘴就不行。” 陆家嘴没有云南菜? “有,但都是一块的高楼大厦,走不出去。” 大厦地下室一般有吃饭的地方 。“感觉不一样”。
他现在工作在感觉好的静安,家则安在徐汇。我问他喜欢徐汇是不是因为高中在那里,他赞同。又问为什么不选择大学所在的杨浦,毕竟大学更长更自由。他第一次露出种陷入自我困惑的表情。自己问了几次为什么,又反应过来,说大概是因为换了三个校区,没时间培养感情。
至少如今安排让他满意,每天九点到办公室工作,六点半就打个三十几块的车回家吃晚饭。“浦西是好地方”, 林立非常满足地笑,“不是有句话叫,宁要浦西什么不要浦东一间房”。
在他回家不久,办公室里的其他人——早上都比他来得晚——也会陆续回家。这里并不推崇加班,据说工作完不成总是效率方法或者态度上问题,拖长时间没有意义。这也是常见的一种说法,我只是追问他难道创业初期也没加班工作。他第一次否认,第二次想一想说,“一开始有,后来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所以就没了。”
加班与选择
这样的回答让我想起他之前由陆家嘴到静安的人生路径。在现在的林立看来,陆家嘴与静安徐汇,加班与不加班,都是后者来的好。但当年的他都选择了前者。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条众人都要走的路。 小城青年永远被恢宏的高楼区吸引,直到由于某些缘故留意到其他生活(或者没有)。 而打算创一番事业的人也很难避开废寝忘食的心里魔咒,直到有一天发现这样行不通(或者没有)。
这样的选择不只一个,我问了很多非首都地区创业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为什么不搬去北京?” 。 他说自己一直生活在上海,加上联合创始人也在上海。 “可以一起搬去。” 他想了想,说不是很有必要,他们两个人——说着稍稍指了指桌子对面——都不喜欢北京。
我大概露出了理解的眼神:“你合伙人也住浦西? ” “噢不,他住浦东”, 林立顿了顿,又接上 “但他也觉得北京生活质量特别差”。
荐书与不荐
生活是值得关心的问题。 在我问他最近有什么书值得推荐的时候,这个桌边堆着一叠书的人翻了又翻,递了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过来。这本书质疑了将生活和工作区域截然分开的大城市设计,并强调了多样性社区的重要性。 在林立看来,正是对他的观点的佐证。
但这只是他近期觉得好看的书。我问起那种一生中必须推荐的,他没有。再问有没有觉得很想要推荐给人的牌子,音乐,或者其他任何东西。他也没有,想了想又说:“ 电影方便点,如果你前几个月来问我可以推荐,但最近没都没看电影。”
他觉得推荐电影更好,因为和书比起来,电影属于比较轻松的那类。 或许也是没有强烈价值判断的那类?在这个下午,我听到的具有明显判断性的陈述大概只有上海最佳静安徐汇,浦西胜过浦东,北京不能住。
“试一试”与摸索之路
在谈话到尾声的时候,简叔林立站着说:“ 有问题可以再问,但我不一定能给个完整的答复。有些问题,我自己也在摸索。如果你一年后再来,可能答案就不一样。”
摸索与“试一试” 不管是对那个由实习生的练手项目开始一路迭代转型的简书,还是对这个从瑞安到陆家嘴到静安不断尝试人生并纠错的简叔而言都是关键词。
目前看来,摸索的结果良好。 下周,上海一家全国知名的翻译出版社会和简书谈合作。 现在,他的家人正在三十块车程外的家里等着一起吃端午的晚饭。
我们在电梯口话别。
然后我去了一楼那家纯粹西餐厅,不怎么意外地从服务生那得知三文鱼可颂只有工作日早上有卖。 她又说现在已到晚餐时间,不妨试一下他们附赠红酒的晚间菜式。
夜幕降临,左边桌子来了两个讲日语的客人,右边戴棒球帽的欧美老人举着他的啤酒向我的红酒干杯,说:“ To Saturday.”。
试一试,在浦西,试一试又不是什么坏事。
编者按:爱范儿旗下创库(mindstore)曾在第 32 期 MindTalk 线场和各位读者一起,跟简叔林立聊了聊内容社区的运营,大家可以点击这里回顾本次活动。
题图来自:WATCHDOG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