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 “雾霾”,不一定非得使用人力
一份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调查表明,在中国,环境污染每年可以导致一百多万人死亡。对于中国而言,环境污染早就不止是健康问题那么简单。
今年年初,柴静带着 《苍穹之下》这部纪录片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互联网上,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也再次升温。
为解决环境污染,IBM 开发出一套人工智能系统
现在,IBM 的 Green Horizon 项目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建议。
一般来说,影响环境污染的因素包括工业活动、交通、气候…… IBM 的这一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来自不同模型的数据,预估出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进而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关闭某些工厂、暂时限制马路上的司机数量。
据 IBM 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透露,系统原型只能进行 72 小时的空气质量预告,但现在,研究员们将这一时间扩展至 10 天,同时还增加了追踪污染源、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功能。
现在,它可以通过北京市环境保卫局提供的数据老优化模型;通过 “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技术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模型组合。相比较传统渠道,这一系统的精准度要高出 30%。
这不过是 IBM “认知计算” 的又一个应用案例
从医疗健康到之前的数据分析,IBM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推广到各类领域。空气质量分析系统不过是其 “认知计算” 技术的又一个应用案例。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和 IBM 沃森(Watson)计算系统有关的故事:2011 年 2 月,在《危险边缘》(Jeopardy!)节目中,沃森计算系统与两名强大的人类对手进行对抗,整场比赛持续了三天,沃森在第二轮比赛之后就遥遥领先对手,最终击败了人类对手。
在此之后,IBM 就开始研究除电视节目之外,“认知计算” 技术在大数据、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关于机器会不会替代人脑这点,沃森的首席设计师 Brad Becker 认为,人类有趣而复杂,很难被直接取代,但认知计算可以弥补我们的短处,并帮助我们突破自己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