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那个改变 iPhone 交互的 3D Touch 究竟是什么?

公司

2015-09-10 17:12

本文作者系小米 MIUI 产品经理林兆钦。

作为一名学习交互及产品设计的人,3D Touch 才是这次发布会我最关注的点。整体感受下来是:颇有惊喜。因为在这之前,我也想过 3D Touch 能做什么,但老实说,没有什么有用的点子,更别提整体性。但这次,从 Apple 那里收获颇多。

关于 3D Touch,Apple 首先定义了两个 “全局”(系统 App 和部分第三方 App)的操作:

  • Peek: 轻按(不是点击,是一级按压)某个 item,预览其内容(在这个界面还能上滑、右滑、左滑呼出更多操作)
  • Pop: 在 Peek 的基础上,重按(二级按压),进入详情页/全屏查看该 item

这基本定下了 3D Touch 的整个基调:预览+快捷操作。先简单罗列一下发布会提到的功能点:

  • 在 Mail: 轻按邮件预览内容,重按进邮件详情页
  • 在 Messages: 轻按链接预览网页,轻按地址预览地图,轻按日期预览日程,轻按航班预览航班信息,轻按联系人头像呼出快捷操作菜单
  • 在 Maps: 轻按某个地点,呼出快捷菜单

0

(在 Maps 中轻按某一个地点触发的 Peek 视图)

  • 在照片: 轻按图片预览 “大图”,重按全屏查看
  • 在系统全局:轻按屏幕左侧边缘并滑动,进入最近任务页或切换上次使用的 App

111

(轻按屏幕左侧边缘并右滑,进入最新任务页)

  • 在桌面:轻按图标,呼出快捷操作菜单

2

主要是这些了,在具体评价这些功能点之前,我想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先聊聊 3D Touch 的一些特点,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功能点。

强调一下,一种交互方式的特点 ≠ 优缺点。只有放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才有优缺点的说法。

第一个特点:隐蔽性

3D Touch 没有专门的视觉控件(比如 button),也没有明显的视觉提示(比如 iPhone 锁屏上的 “滑动解锁”)。简单地说,就是你不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按压,也没有东西提示你。因此,和大部分滑动手势一样,3D Touch 是不可见、隐蔽的。

在尼尔森的可用性报告,有一句话被反复验证: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看不到,就想不到)。3D Touch, 很有可能被大部分用户忽略,或者,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可能想不起来要用它(注意,是可能)。相关的案例很多,比如 Android 和 iOS 应用中常用的 Hamburger 导航结构,被藏在 Hamburger 中的选项往往让用户想不起来(它也还有别的可用性问题,甚至有人要Kill The Hamburger Button);再比如Windows 8 中隐藏的操作界面 (charms),也经常被用户 “忘记了”。(再强调一次,Hamburger 的导航结构 &隐藏操作界面 这两种交互方式本身并无对错。只是在上述案例中不合理而已,在智能手表这样的超小屏幕设备中,隐藏操作界面反而是合理的。)

3

(Hamburger 的导航结构)

4

(Windows 8 中隐藏的右侧边栏:鼠标移到屏幕的右上、右下角可以呼出该侧边栏)

隐蔽性这个特征决定了 3D Touch 在 App 交互中只能承载辅助性功能,或者是作为补充性的交互方式,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这一点,Apple 比谁都清楚)。回头看前面提到的所有功能,都是辅助性的,换句话说,都不是你非用不可的。

当然,有人可能说这是因为现在 3D Touch 还没有在所有 iOS 设备中普及,所以肯定会设计成辅助性功能。但我认为,即便所有手机都支持 3D Touch,它依然只能承载辅助性功能,这是它的隐蔽性所决定的。

那主要操作都是由什么交互方式承载的呢?在 iOS,承载主要操作的是 toolbar;在 Android 的 Material Design 中,承载主要操作的是 Floating Action Button(悬浮按钮)。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明显可见、突出显示,显然都不是 3D Touch 的特点。

5

(Gmail 的右下角是新建邮件的 Floating Action Button)

6

(iOS 邮件 App 底部的 toolbar)

既然提到辅助功能和补充性的交互方式,就请允许我多说几句。私以为,决定一个辅助功能能否被广泛使用的关键是两个:

  1. 全局通用(包括第三方应用):那样用户才有一致的预期
  2. 更好的体验(或者说更高效):那样用户才愿意一直使用

举例来说:

iOS 从屏幕边缘右滑返回,系统 App 和大部分第三方应用都支持,这几乎是全局的手势,用户知道从屏幕边缘右滑基本都能返回;其次,比按左上角的返回高效得多,于是他们愿意一直使用。

在 Android(包括第三方基于 Android 的 ROM),右滑可能是返回,可能是拉出 Navigation Drawer,可能没反应;其次,即便是返回,也不一定比按底部的 back 键来得高效。

所以,大部分用户习惯在 iOS 从屏幕边缘右滑返回,习惯在安卓按 back 键返回。那,假如 Android 或者某个基于 Android 的 ROM 加入了系统级的右滑返回,用户会用吗?我想,这得看第三方应用是否愿意跟进,以及它原本的 back 是否高效便捷了。

回到 3D Touch:

1. 有全局性的辅助功能吗?

有,前面提到的 “Peek”(轻按预览内容),但目前还不是全局的,因为只有部分第三方 App 支持。但不用怀疑的是,其余第三方应用会很快跟进,所以大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全局性的操作。

2. 比原有方式更高效吗?

这个真的得具体来看了。

  • 在 Mail: 轻按预览邮件内容,不想看就松手。这种方式真的比我直接点击进入详情页,再右滑返回来得快吗?没真实体验过,不敢妄下结论,但应该没有质的区别。
  • 在 Messages: 轻按预览网页、地图、日程、航班信息、联系人快捷操作等等。更方便了吗?明显是的。
  • 在照片: 轻按预览 “大图”。和直接点击全屏查看,再一张张翻,哪个更快?没结论。
  • 在 Maps: 轻按某个地点,生成导航路线。确实是快了。
  • 在桌面:轻按图标,呼出快捷操作菜单。看似有用,但蛮有可能沦为鸡肋。因为每个 App 的快捷菜单内容都不一样,用户最多只能记住某几个最常使用的 App 的菜单内容。对于其它 App 来说,与其轻按看看有没有想要的快捷入口,还不如直接点击进入 App。如果其它 App 都是点击进入的,恐怕你也会习惯性地用点击进入最常用的 App 了。
  • 系统级:轻按屏幕左侧边缘,进入最近任务页或切换上一次使用的 App。更方便了,但会不会和从屏幕边缘右滑返回上一级冲突?

所以,在实际体验前,很难有明确的结论,但显然吸引力还差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其易用性。引入 3D Touch 之后,某一个点可以有 3 种操作:短按(即点击)、长按、轻按(一级按压)。用户是否能分清楚这 3 种操作方式呢?短按和长按尚且有不少用户分不清(尤其是年纪较大的用户),那长按和轻按呢?可别忘了,当用户轻按时,往往就连带着长按了。但幸好,在 iOS 中,长按不是一个常用的操作,所以出现冲突的情况就少了。

再多说一句,如果长按本身用得比较少,那上面提到的功能是不是有些可以通过长按来实现呢?为什么 Apple 非要通过 3D Touch 来实现?

第二个特点:提供了 z 轴的交互方式

这个很容易理解,手机界面是 x-y 轴的,3D Touch 增加了 z 轴的交互方式,这也是它最有特色的地方。这个特点在一般的 App 交互设计中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在游戏和某些特殊的 App 中就大有可为。

以赛车游戏为例,3D Touch 的按压力量大小可以类比踩踏油门和刹车。以前只能通过长按来缓慢加速/减速,现在可以通过用力按屏幕实现猛踩油门和猛踩刹车,丰富游戏的操控体验。再比如,用力按屏幕可以让游戏角色跳得更高、水果忍者中稍微用力才能切开某些水果等等,游戏开发者大概已经跃跃欲试了吧。

在绘画类 App 中,3D Touch 可以让用户模拟画笔的压感,即时改变线条的粗细(比如 iPad pro 与 Apple Pencil 的搭配);在乐器类 App 中,3D Touch 也许允许用户模拟按压钢琴琴键的力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有一点不明确的是,目前 3D Touch 能不能识别连续的压力变化?从 Apple Pencil 来看,似乎是可以的。就算不能也无防,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

有人可能会说,在这些场景下,隐蔽性就不是问题了吗?其实也还是,但如果 3D Touch 能比现有实现方式带来更好的体验(比如赛车的猛加速?),配合适当的新手入门(这在游戏也是司空见惯了),流行开来只是迟早的问题。

如果从增加 z 轴交互这个角度来看,说 3D Touch 是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ulti-touch” ,也恰如其分。

不管怎么样,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3D Touch 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只会越来越成熟。只是,如果无视它隐含的可用性问题,生硬地套上某些功能,恐怕只会让它沦为鸡肋。让它适得其所,也许会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最后说点别的,为了让用户熟悉一种新的交互方式,Apple 定义了两种近乎全局的操作:Peek & Pop, 先不讨论它的实用价值,Apple 做到了让用户有一致的预期(原来一个 item 除了能点,还能按,而且按了之后基本上是预览内容),让他们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模型:按压是为了预览内容,想要预览内容就按压。这大概是我这次发布会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iShout 是 ifanr 一个接受读者,尤其是业内人士投稿,爆料以及分享心得体会的栏目。我们将选择优秀的文章登载在主站上并清楚注明出处。如果您希望将 iShout 投稿发布在自己的网站或博客上,请与 ifanr 主站同步发表。

您可以邮件:[email protected] 和我们取得联系,Just Do It,马上和我们分享吧~

本文系原作者授权转载,未经作者允许,不得由此再次转载。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