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控心仪体验:监测心电数据并有后台医务提供分析
对于心脏数据的监测对你可能不那么重要,但对于一些心脏病症患者可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市面上在一些智能穿戴上加入心率功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我们熟知的 Apple Watch 以及新推出的小米手环就有类似的功能,不过虽然如此,但总觉的这样的组合跟真正的医用、健康、靠谱还有一些差距,毕竟,没人愿意用健康问题开玩笑。
不同于市面的血压计以及其他医用产品,心电监测似乎也是一定需求下的痛点,毕竟还没有一款佩戴简单,能监测心律变化的穿戴硬件。
这款泰控心仪产品就是针对心电健康推出的医疗器件,从基本的概念来看,我更愿意叫这款产品为支持互联的医用器械,因为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医疗器械认证,并且他们在后台还安排了一个医务团队,这应该是它与目前带心率功能的智能穿戴产品的根本不同。
这是一个设计简单的产品,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实际上,不用多看说明书,你就可以在这几个简单的配件中找出一定逻辑,并用你那个爱动的手把它拼凑完全,唯一需要观察的是,你需要按照说明书看好如何把这个产品正确的贴到你的胸口。
产品附带了充电盒以及两个电极贴,充电盒充当收纳盒的作用,并且内部充电口附近与产品有磁力连接,可以完美的把产品置入收纳槽。
收纳盒也作为充电盒使用
软件方面,我只能说界面有点简陋,不过功能互动方面倒是有一些亮点。
分别使用了 iOS 以及 Android 版本的心仪 app,iOS 貌似目前尚在 beta 阶段,所以产品功能似乎没有 android 版本的全面。
在心仪 app 的内部,你需要先完成一系列的个人详细信息,身高、体重、生日等,使用起 app 来倒是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
主页面包括一个手动检测和快速检测按钮,无非手动检测就是手动控制测试开始和结束时间,快速检测则是在 30 秒内得出一个测试结果。
实际上前面说到,除了医疗器械的认证,还有一点让这款产品与其他健康智能穿戴不同的是,这款产品所拥有的后台医务团队。
在手动或者自动监测完心率以及心电数据后,后台的医务团队会根据你目前的数据结合以往数据做出一定的医务分析,结果包括心率 80 BPM、窦性心律不齐等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两次我没有佩戴好产品,得出无效的心电图后,医务团队直接给我打来了电话,告知我应该是没有佩戴好产品。
软件还提供了检测报告后的询问医生功能,在这个页面可以提出疑问,比如我问了:窦性心律不齐是什么情况?医务团队竟然在晚上 10 点 30 分左右的一分钟内给我打来了电话。我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初期用户还不太多,不过这种体验真的让我有些惊讶,可见目前的在线医务团队对初期用户的服务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过刚开始时,这个询问是包括五次免费使用的,五次免费使用结束后,需要用积分来换取提问机会,而积分则可以通过每日签到、测量超过 x 次,测量时长超过 x 小时以及分享等方式获得,在 app 内还看到积分可以兑换手机充值卡。
有一种情况是,如果这款产品是为你的父母选购的,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的,你需要告诉他们如何佩戴,并且帮助他们注册好账号,不过这之后,你几乎不需要再考虑其他问题,比如在平时工作的情况下,我的父母(49 岁)很快就记住了如何打开监测心电数据功能并自行关闭它。
更智能的医疗器械
实际上,跟传统消费类硬件不同的是,我们并没特别探究这款产品外形、做工甚至是一些背后的信息,我从简单的主观体验来说,我认为如果一个拥有一些心脏方面的不稳定因素的患者来说,使用这样一款设备是极其方便的,况且这个设备目前的体验价格是 369 元。
我想表达的更是一种宏观的概念,专业领域和智能硬件的结合总是好的,它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我们可能会为它是否专业打上一个问号。
对于这款设备的设计初衷,官方解释的逻辑是,泰控心仪检测仪主要是针对心律失常而设计的,而我们熟知的心脏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心梗的发生就是心肌缺血的表现,而其中的心脏疾病的 70% 以上都是心律失常引发问题。
所以在这部分的逻辑是这样:当仪器检测出你心脏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你的心脏正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你可以在更早的时间发现并去医院进行更详细的诊断。
如果要用这么一个小产品去判断疾病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它也没这样做。
实际上你们肯定会问,我也很难说这款产品测试准不准的问题,不过我询问官方后,官方的答复是:
这款产品是获得了 CFDA 认证的,拿到这个认证是需要检出率达到一定标准的,心律这块检出率是 90% 多,医院的 24 小时 holter 是 60% 多,这个是我们内部的一个数据。目前这个认证在可穿戴心脏体检仪这块,我们公司拿到了,同时其他公司还在争取。
最后,智能硬件和医疗健康的关系我觉得挺微妙的,原因在于还没有哪个智能穿戴硬件在更专业的健康领域施展拳脚,因为总觉得在智能硬件下做医疗功能像是一个花哨的功能;但是如果在医疗领域器械提供智能连接,这种做法似乎潜意识留下了靠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