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米手环,如何一年半夺得世界第三? | iSeed
如果希望参与到 iSeed 系列报道,或者有相关项目推荐,请点击我们网站顶栏 “寻求报道” 按钮填写相关资料。初创团队的产品如若想获得 iSeed 系列的采访,请将产品提交到创库(MindStore.io)。
当不断有人质疑可穿戴产品是否真的有人继续使用的时候,来自中国的华米科技凭借小米手环一举占据全球市场第三把交椅。根据 12 月 4 日,IDC 最新出具的调查报告,全球可穿戴设备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达 2100 万部,小米手环市场占有率为 17.4%,排在它前面的只有 Fitbit(22.2%)和 Apple Watch(18.6%)。
同样根据 IDC 的测算,小米手环第三季度出货量为 370 万,97% 销售在中国。
此前,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称,自从 2014 年 8 月产品上市以来,目前已经突破 1200 万只。爱范儿采访了华米科技(北京)总经理王辉,他对爱范儿说,“在今年 3、4 月份,小米手环每个月的出货量平均每月突破 100 万,到今年 8 月份,小米手环每个月出货量突破 150 万。实际上,到 9 月下旬,小米手环的出货量已经突破千万。” 尽管王辉表示 2015 年小米手环的出货量需要进一步核算才能提供,然而从华米科技出货量的节奏来看,有望突破 1200 万只。
他还透露,华米科技现在的财务状况健康,每个季度有 1000 多万人民币的纯利润。
“小米手环一直供不应求”
(王辉)
2014 年 8 月小米手环一代发售,到 12 月华米科技称出货量突破百万。不过,对于现在的华米科技来说,一个月百万出货量已经是可以轻松达到的目标。这种高速销售成长是如何而来的?
“小米手环一直供不应求。”
他分析道,前 100 万只小米手环的销售,主要依靠小米的用户,通过一波波抢购形成,但今年 3 月份也就是春节之后,小米手环开始扩散到周边人群,“现在的新增用户里,30%–40% 是 iOS 用户。”
“最初我们没有想到卖得这么快,市场对小米手环的反映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即便 3 月份,小米手环在产能爬坡之后,每月出货超过 100 万的情况下,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后来 8 月份我们继续优化供应链,提升产能,结果发现一样卖光。”
从整体趋势上看,国人越来越重视运动、健康,从侧面来说,也更加乐于参与马拉松这样的赛事。中国田径协会在 “2014 年马拉松年会” 公布,去年中国境内共举办 51 场马拉松以及相关赛事,参赛人数超过 90 万人次,同比去年场次增加了 12 场,人次增加了 15 万。其中,全国参加全程以及半程马拉松项目的总人次超过 26 万,比前年增加 6 万。具体赛事,比如广州马拉松,今年报名人数从 2014 年的 49800 人激增到 78000 人。2015 年仅在中国田协赛历上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达到 130 场——这个数字再一次提高。
现下,铁人三项也是时兴的运动项目。
除了整体大环境的成熟外,王辉认为今年春节前后各个公司的采购计划,对用户起到了教育作用,让他们对运动手环这一产品有更多认知。另外,各类健身、运动类的 App 流行,在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刺激了用户的需求,让运动、健康概念变得更加流行。比如微信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 “全民计步” 的风潮(我们向微信咨询微信运动用户量等方面的数据,但微信方面依照公司规定没有提供)。
华米科技的产品定价在百元以下,降低用户尝试的成本,王辉认为这是产品受用户热捧的原因之一。“毕竟不到一百块前的东西,丢了、坏了也不心疼对吧?”
不过在尝鲜之后,用户会不会很快地将小米手环放在一边?王辉说,按照官方标称小米手环一次充电的平均使用天数达 30 天,但实际用户反馈往往可超过 45 天,是一种非常棒的使用体验。而除了计步以外,来电提醒和闹钟提醒,是许多用户十分依赖的功能。有这 2 点保证,小米手环 “使用时间肯定超过 3 周、6 周”——不过他同时提到,这部分的数据并没有经过核算,所以无法提供。
除此之外,王辉还提到今年 8 月众安保险与小米手环等运动类产品合作推出 “步步保”,一是通过用户的历史运动状况以及预期目标,推荐不同保额档位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另外用户运动得越多,那么下个月需要缴纳的保费就越少。从后台数据观察,通过这样的刺激,许多第一次接触小米手环的用户,也有充足的动力去运动。
现在计步类 App 很多,对智能手环类的产品影响大吗?王辉说,“因为没有定量的分析,所以这个并不能确定,从定性分析来看,也许会有可能。从华米自己的实际销量来看,没有受什么影响。我们在不断观察这个市场,并思考可穿戴设备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能力,比如说可连续检测心率,这是手环先天的优势,这部分的数据对健身、减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不会受纯软件的影响。所以我们进一步推出了小米手环心率版。”
为什么没有推出第二代小米手环?
(小米手环心率版)
纵观 2015 年华米科技的产品线,主要有 4 个:一是小米手环系列,包括第一代小米手环,和后来发布的小米手环心率版;二是 产品设计偏向时尚的 Amazfit;三是小米体重秤;四是华米智芯,现在已经与李宁合作推出智能跑鞋。
如果你是小米手环的用户,也许会有个疑问,“为什么今年没有看到第二代小米手环?” 毕竟小米手环心率版,更接近于第一代小米手环新增心率监测功能的改进版。
王辉说,“小米手环二代正在研发中,目前不方便透露太多信息。现在小米手环一代的销量不错,通过产品,我们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研究用户的痛点在哪里。不过,在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之前,我们希望保留第二代这样的称呼。”
除了小米手环这一条主线外,其它诸如 Amazfit、小米体重秤和华米智芯,王辉都认为是一种 “探索”。
“可穿戴设备最重要的是可穿戴”,王辉说。此前用户反馈和调研当中,华米科技发现许多用户不购买小米手环的原因是,“它和衣服不搭。” 所以,今年华米科技在美国设立办公室,找到硅谷的工业设计师来设计新形态的可穿戴设备产品,这就是独立品牌 Amazfit 的诞生背景。
“我们会常常思考如何让可穿戴设备更多地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可搭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之前坐飞机出差时,有空姐对王辉手上戴着的 Amazfit 感兴趣,在聊天时发现她 “喜欢 Amazfit,但不介意功能”。
小米体重秤,依然延续华米科技降低用户尝试成本的产品策略,上线之后也很受关注。王辉说,“因为我们做运动类的产品,而秤是非常有关联性的。在日常,人们最容易关心、变化最明显的数据就是体重。我们希望收集更多的健康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所以做了这方面的产品。”
身份 ID、移动支付,是小米手环营销时常提的概念。那么这两方面目前的进展如何,未来又会如何?
王辉说,“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专注身份 ID 方面功能的研发。实际上,在我们北京办公室,已经实现许多身份 ID 的功能,比如员工进入办公室不必打卡,在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大门会自动检测小米手环,在识别了一个人的身份后,大门就会自动打开。我们还可以确定一个人在办公室的具体位置,现在可以做到,当感应到某个房间里没人,办公室会自动把灯给关上。” 目前,这一套系统,已经提供给部分企业进行试点,但大规模商用,还是要等明年。
至于移动支付,王辉认为比较敏感,不方便透露太多的信息。
智能硬件如何运营社区?
不少智能硬件团队在推出产品之后,往往会在 App 里添加社交功能,希望可以通过 App 收集用户数据的同时,沉淀用户关系。华米科技也做了相关方面的尝试——在网站首页,可以看到 “米动跑团” 的二维码。在微信朋友圈,可以常常看到王辉用 “跑的步” 作为开头,分享自己的跑步状态,与米动跑团一起做活动的状态。
那么在社区运营这方面,华米科技是如何考虑的呢?王辉说,“小米手环本身供不应求,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方式来提升销量。但社区运营对于华米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希望更多的与用户互动,经营用户,沉淀社区文化。”
对于华米科技内部来说,许多员工都非常喜欢运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参与到和跑步有关的活动中去。比如王辉在加入华米科技之前,就热爱跑步,只不过这种爱好在华米科技的工作当中得到了延续。
组织了多场米动跑团的王辉认为,围绕智能硬件组织社区,现在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大家都在摸索的阶段。在他看来,“购买同样设备的人,实际上会有同样的兴趣,那么就会有二级话题的存在,如果运营得好,最后很可能可以沉淀出一个社区。”
“但是这个社区最后的落地,不一定非要在 App 内形成强关注。因为我个人觉得,最终是跟用户接触的形式,所以无论是到沉淀到微信群、微博、线下等等,这都是可以的。华米没有把自己定义为卖硬件的,在我们看来,硬件是连接用户和服务的连接点,我们更加关注硬件背后的人,如何传达更多对他来说有意义的服务,增值的东西。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华米科技对待用户的态度开放,在组织线下活动中,可以看到戴着其它品牌运动手环的人参与。
“此外,我们也非常鼓励员工积极运动、健身,参与线下活动。我们认为,他们平时这种激情的状态,可以通过他们编写的程序、微博、微信、朋友圈传达给身边的人。”
关于未来
(华米科技团队早期合照)
不久前,华米科技在深圳注册了分公司,现在有 10 人团队,打算将它打造成新材料、新工艺、新硬件技术的实验室,充分运用深圳地区的优势,去使用最新的技术工艺,并快速地反馈、转移到产品中去。而华米科技的美国分公司,则有工业设计团队,还有来自 Google、高通、IBM 等研究人员,进行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探索。现在华米科技已经有 260 多人。
王辉说,“一开始没预料到会在美国开分公司,只能说,一切是顺势而为。”
对于明年可穿戴领域的发展,他认为目前可穿戴环境的成熟是因为供应链、芯片供应商、应用服务供应商今年逐步成熟了起来。未来智能手机所带动供应链技术的进步,影响将进一步辐射到可穿戴领域,更小的芯片、更便宜的价格,进一步激发大家把新技术运用到可穿戴设备上。
这一切都可能会帮助华米科技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领先全球领先可穿戴设备、服务的企业,将人类无感地连入互联网。”
近几年,“运动” 逐渐从体育领域转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而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的运动项目则大大拓展了其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玩法。本期为第 9 期 iSeed 访谈,主题是 “创新运动”。本篇为该访谈系列的第 4 篇。
本文是 iSeed 采访第 41 篇
“创新运动” 系列报道往期回顾:
文中配图来自 thorpetriath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