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老人玩微信,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
自进入移动时代以来,手机向来是年轻人的玩具,所有的营销、设计因而都将精力放在了年轻群体上。另一边,老人机还是十年前的样子。有没有一种可能,即现在所谓的 “老人机” 根本没有满足老人的需求?为找到这个答案,我决定试着教教我外公学习使用一台备用的 Android 手机(酷派)玩微信。之所以没有选择苹果手机,是因为 app 下载、更新时都需要邮箱、密码,这对老人的视力和记忆力都不够友好。
背景补充:外公是个老牙科医生,长年读书看报,对互联网一窍不通,手机只用来打电话、当手电照明。对于我要教他使用智能手机的提议,他表示非常感兴趣(主要为了看相片),但也担心记不住。
第一件事便是将字体调到最大,确保老人戴上眼镜后能轻松阅读屏幕上显示的文字、数字。学会滑动解锁之后,他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点了不进去呢?” 这是因为他点击图标的时候手指在屏幕上轻微移动了一下,因此屏幕把指令识别为拖拽而不是点击。常年使用按键手机使得他还不习惯触屏的感应力度,这个问题在后面反复出现,但成功率也随着重复训练慢慢提升。
第一课:拍照
操作步骤:打开相机 – 取景 – 点击拍照 – 查看照片
拍照的操作不是问题,仅重复了三次他就学会了。不过,由于点按拍照键时用力过度,成像总是有点模糊。在最后一个步骤时,老人表示无法从缩略图上看清楚刚拍的照片是哪张。于是我告诉他,离左上角越近就是越新的,一般都是发第一张,不完美地解决了找照片的问题。
第二课:将图片发送给微信好友
操作步骤:打开微信 – 打开对话框 – 点击 “+” 号 – 选择照片 – 发送
在正式开始前我为他注册好了微信号,并添加了几个常用的联系人,由于这些操作频次不高便没有纳入本次课程。不得不说,微信不是最适合 “老年人智能手机入门” 的应用,根源在于功能太多,对老人的记忆力是很大的挑战好。
但老人在知道微信是个什么东西之后,显得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可以从我们分享的照片、视频中看到我们的生活点滴。我先发给他一张照片,教他点击聊天条进入对话界面,然后开始教他发送照片。理解微信的多层次 界面显然比相机要难了几倍。
首先是侧边栏经常被误触弹出,面对一屏幕密密麻麻的选项,他会不知所措。其次是跨应用的操作让他有点不能理解,如添加照片时跳出的照片窗口,到了这一步他总会忘了怎样进行 “选定 – 发送” 的操作。另外在打开一个窗口后,他还没有习惯点击返回键回到上一级菜单,我也没有在这里花过多时间解释,只介绍了收发照片的操作步骤。
最后,他独立为老伴拍摄了一张构图、光线都不错的全身照,并成功发送给了我,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宣告结束。
智能手机何时能走进老人的世界?
老人需要智能手机吗?当然!但市面上的 Android 智能手机基本都不适合老人使用,主要有下面两个问题:
信息密度过大 – 在单个页面上显示的东西太多,无论是设置选项个数、图文显示数量都需要大幅优化;
软件太复杂 – 一旦系统中有两层以上的页面,或者功能太多,都会带来理解困难。
因此如果要让老人愉快地使用智能手机,不但需要在 UI 上进行深度定制,还需要一个专门针对老人的开发者社区,两者搭配才能让老人玩微信成为轻松小事。此外,硬件方面也需要进行老人化定制,他们不需要发烧的 CPU 性能和 3G 以上的 RAM,需要的是实用型功能(向传统老人机学习):
手电筒 – 常用功能(尤其在乡村地区);
收音机 – 散步必备;
长续航 – 最好做到三天一充;
报警键 – 紧急情况必备。
小小总结一番,结合传统按键老人机的硬件功能,和大幅简化的系统和应用,才是一台适合当代老人使用的智能手机。
国家统计局 2015 年 2 月数据显示,2014 年年末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 21242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 15.5%,预计该比例还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上升。
题图:霍芬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