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观察】2016,可穿戴设备绝迹?
CES,这个满是移动设备、电子元件和大大小小的屏幕的科技展会,如今多了一些不怎么极客的东西。
我说的是可穿戴设备。这个因 2012 年 Google Glass 的诞生而兴起的科技产品概念,在近三年的大众认知中,一直以附着在人身上的小型电子设备的形态存在,眼镜、手环、手表……即便是对科技一窍不通的人,也能一眼从这些产品中看到一种叫 “未来感” 的东西。
仅仅三年,走在展出面积三倍于去年的可穿戴设备展区,你却很难发现这是一个什么主题的区域,从手环手表到鞋帽衣物、从运动器械到耳机耳麦,形态如此千奇百怪,唯一的相同点是——它们不再像前两年那样玄乎。
万物科技化的最好途径是隐于无形
CES 最大展馆 Central Hall 拥有相当势力范围的三星展台里,我从一堆家电、手机中发现了几件西装、T 恤和几条皮带,这是三星 “The Humanfit” 项目下推出的 Smart Suit。西装袖口的纽扣整合了 NFC 芯片,通过手机感应可以方便地切换情景模式。皮带名叫 WELT,它能够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和健康数据,如腰围、坐下来的时间等等。
尽管功能并没有新意,但 Smart Suit 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从外观上看你根本发现不了它与 “非智能” 衣物有何区别。
“如何不被用户搁置乃至遗忘 “是过去两年所有可穿戴设备厂商在思考的问题,逻辑很简单,要么减轻产品的重量,无感佩戴,要么让用户觉得它不可或缺——当可穿戴设备隐于无形,或者干脆变成另一件你会随身携带的物品。
每一行都有一种可穿戴
因为可穿戴概念的诞生以及传感器、芯片的集成化越来越高,一些数十年都不曾被技术改造的产品也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CES 运动健康展区里,两名篮球运动员在表演投篮,旁边的两块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运动数据,包括投篮次数、命中率,甚至连投篮位置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这家名叫 ShotTracker 的技术公司在今年 CES 上宣布了一项与篮球制造商斯伯丁(Spalding)的合作,它们把芯片内嵌到篮球、篮球鞋甚至篮筐里,希望用技术解决人力训练统计的麻烦,运动员如常训练,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不久前被 Fossil 收购的可穿戴设备公司 Misfit 今年在 CES 上发布了一款无线耳机——Specter,虽然造型看起来跟普通蓝牙耳塞基本无大差别,但它却拥有健身数据追踪功能。当越来越多的耳机搭载了传感器,可穿戴技术与原本就是穿戴设备的耳机结合,一个更细分的名词诞生了——Hearables。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可穿戴市场正在诞生更细分的可穿戴设备。在今年 CES 上,我们既能看到诸如 UderArmor 运动品牌推出的针对专业运动员的智能跑鞋,也能看到医疗设备厂商 Omron 推出的像手表一样的血压计 Project Zero——在万物可穿戴技术化的同时,可穿戴产品也在变得越来越专业。
而回望过去两年,无论是功能相对完善的 Pebble、Apple Watch、Moto 360, 还是形态更接近于手环的 Jawbone、 Fitbit Surge,可穿戴设备呈现出高度的同质化——健康监测、信息推送几乎是这些可穿戴设备共同的功能标签。
时尚的科技产品正在变成科技化的时尚产品
从不少工程师手中诞生的可穿戴设备原型,可能功能超群,但却拥有着惨不忍睹的设计。科技公司不顾一切地把它们的技术产品包装成时尚产品,然而技术时尚化是一码事,让人喜欢上它们又是另外一回事。
可穿戴市场的龙头老大 Fitbit 在今年 CES 上发布它们的第一款智能手表——Fitbit Blaze,为了它时尚的定位,Fitbit 不仅给手表配备了多彩的表带,还把手表设计成表框分离的形态,以便用户换上时尚时尚更时尚的表框。
只可惜,这款科技人士眼中的时尚新品发布不久,Fitbit 股价反而下跌,周二跌幅竟达 18.35%。
相反,时尚和设计公司也开始切入技术市场,除了一贯骄傲的设计品位,它们也开始把科技作为卖点。CES 刚开场,时尚品牌 Fossil 就表示 2016 年他们要推出 100 个可穿戴设备。
(Fossil 在 CES 上推出的 Q54 Pilot)
从 Ralph Lauren 发布的内置运动传感器的 PoloTech T 恤,到施华洛世奇联合 Misfit 发布的更像是时尚饰品 Misfit Shine,再到 Tag Heuer 分不清机械手表还是智能手表的 Android Wear,我们相信,可穿戴设备也只是万物科技化进程中的一个部分,而所谓的可穿戴设备,可能正在从时尚的科技产品逐渐变成科技化的时尚产品。
(施华洛世奇也进军 CES 并展出一系列智能可穿戴)
消失的可穿戴
回过头看,可穿戴设备在科技界中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品类,它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正如连线杂志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如果把可穿戴设备归为可以戴在身上的设备的话,那么 VR 设备是不是也应该算是可穿戴设备?如果把手机别在腰上,那手机岂不是也是可穿戴设备?”
在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可穿戴不是一个独立的科技品类。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我在可穿戴设备展区兜了好几圈,都没有发现 Fitbit,因为今年它被归到健康和健身领域了。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产品概念外延的不断拓展以及初创厂商、科技巨头以及时尚企业的共同参与,可穿戴设备市场与过去的科技行业竞争场景不同,它不太可能会出现像手机行业苹果、三星几家独大的局面。因为科技与时尚、技术与产品从来不是单独分开的区块,无数设计师和制造商均会带来不同风格的智能服装和可穿戴饰品,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更多还是在好不好看上。
这俨然是可穿戴设备的另一条道路,就像恐龙灭绝的一种假说——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只是飞向了天空。
2016 年,可穿戴设备会消失,其实只是遁形了。
CES 2016 系列报道:
电视:
没有 4K HDR OLED 什么的,都不敢说自己是智能电视
虚拟现实:
HTC Vive Pre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新增混合现实安全系统
物联网 / 智能家居:
Sleep Number 推出新款智能床,价钱仅为上一代的 1/8
相机:
感光度可破 300 万的尼康 D5,对焦点总数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却步
笔记本:
联想发了一堆和微软相关的电脑,还要发一款和 Google 合作的设备
无人机:
这家无人机公司,虽然没有参加 CES,却也成为了 CES 的焦点之一
固定翼无人机时代的开端?Parrot 发布 Disco 无人机
手机:
音频:
可穿戴:
三星带来了一款 Win10 平板,以及很贵的 Gear S2 手表
汽车:
Intel 和小米平衡车 “碰撞” 后,就成了这台平衡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