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创业正火热,这有三个不跟风的观点
1 月 8 日,在中国 3D 产业联盟和超维星球联合主办的 VR 家长汇上,超过 40 个团队展示了自己的 VR 产品。这其中,完成了天使轮、A 轮甚至是 B 轮融资的团队超过 35 个。
虽然这个活动此前因为报名人数超过预期换了一个更大的场地,但展会现场体验区依旧略显拥挤,VR 产品早期用户的热情可见一斑。
“VR 只是蛋糕上面的樱桃,真正让你填饱肚子的是蛋糕”
把眼光从展会放大到整个创业圈,VR 创业者的热情也不遑多让,几乎每个行业都有 VR+ 的尝试。除却最显而易见的游戏和影视,还有 VR+看房(无忧我房)、VR+约会(vTime)、VR+试驾(HTC Vive 和奥迪合作)等等。
今天来到现场的赞那度,于今年 12 月推出了国内第一个 VR 旅行 app 和 VR 旅行短片《梦之旅行 The Dream》。
成立于 2012 年的赞那度,定位是高端精品旅行预订网站及时尚生活方式网络媒体。大约 8 个月前,赞那度萌生了利用 VR 技术拍摄视频以提升下单率的想法。
“我们希望借 VR 这种技术更有效地向大众推销我们的旅行产品和体验,这是我们做的动机,这也是我们会一直做下去的原因。” 赞那度 COO 王洋说道。
赞那度还只是把 VR 技术当成一种拉动销售的工具,不少团队直接将 VR 技术应用于核心业务中。我们曾经引援 VentureRadar 的资料,报道过 25 个 VR+垂直领域的领先团队。这些领域甚至包括宗教朝圣、冥想和招募。
对于 VR 和各行业的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翁冬冬泼了盆冷水:“VR 只是蛋糕上面的樱桃,看着很好看,但是不能填饱肚子,真正让你填饱肚子的是蛋糕,它不好看,但是解饿。” 翁冬冬参与了多项 863、973 国家项目,主攻的方向是新型的人机交互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在翁冬冬看来,如果本身没有好客户和市场,利用 VR 技术进入任何一个领域的难度和重新做 VR 的难度是一样的。
“VR 和 AR 依赖技术型创新,成了是 1,失败了是 0”
“国内很多创业者都避难就易,不太愿意去技术攻关,都选择了做模式型创新。” 对国内 VR 创业热潮,高原资本执行董事姚亚平有着尖锐的看法。
高原资本是一家美国 VC,成立于 1988 年,目前在全球投资且创建了超过了 200 家公司,在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投资是奇虎 360。据姚亚平透露,高原资本会将 20%-30% 的资金用于投资一些未来几年才能看得到回报的东西。
2012 年,在 Leap Motion 尚未透露任何有关产品的详细信息时,高原就领投了前者 1275 万美元 A 轮融资。2014 年 8 月,高原资本又领投了 Jaunt 2780 万美元 B 轮融资。
在姚亚平看来,硅谷和国内的 VR/AR 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国内很多团队都是基于深圳山寨技术崛起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半导体行业和硬件行业技术实力。
“VR 和 AR 不像互联网 O2O,前者需要的是技术型创新。” 姚亚平说道,“模式创新从 0 到 1 是渐变,而技术创新从 0 到 1 是断点性的变化,只有 0 和 1,没有 0.5、0.8 的成功。”
“VR 最大的价值是 AR 的门票”
娄池和高原资本姚亚平拥有相似的观点。从腾讯科技辞职后,娄池和朋友们一起创立了焰火工坊,号称是中国最早深入研究 VR 技术的团队。
“我们做的事情比较复杂,有开发工具,有硬件,也有一点内容。” 娄池说道,“我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底层算法上,做得还不错,应该是 Oculus 之外唯一掌握移动端 ATW 算法的。”
2015 年 12 月,焰火工坊举办了第一次发布会,发布的产品覆盖范围非常广:“黎明” 开发者工具包、VR 眼镜极幕-1、极幕 OS 及应用市场、焰火影院播放器和 VR 原生游戏《最后的荣耀》的示范。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PC 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VR 也好,商业价值链条都是:流量——业务——流水。” 娄池如此判断道。
焰火工坊自己做应用分发市场是这种观念最明显的体现。娄池说道:“不光是我们一家,大家都想争取 VR 流量分发权这个事情,英伟达也想做,每个人都在争。”
对于 VR 的未来,娄池认为 “VR 最大的价值是 AR 的门票”——VR 是视听娱乐体验的终端,手机是信息聚合显示的终端,AR 则是信息分散显示终端。
“我想找路,连手机都不用掏,直接说一下,我要到哪里去,直接就能显示出来,这是 AR 的价值。” 娄池解释道,“VR 是 AR 的语言,为 AR 培养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