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引擎”:Bing 应战 Google 的差异化道路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昨天在北京成立,其职级与微软亚洲工程院相同,同属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任院长是王永东博士,业务范围主要是 Bing 搜索、在线广告技术、MSN 平台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服务。目前互联网工程院有 400 多名研究员,80% 为硕士研究生,女生比例 20%,平均年龄 35 岁以下,辖内还管理了东京约 20 人团队。11 月 18 日互联网工程院成立当天,微软团队就 Bing 搜索技术与媒体进行了沟通。
Bing 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超过了 30%,这个数据包含了由 Bing 技术驱动的 Yahoo 搜索引擎。美国市场份额的扩张来之不易,此前据 CNNMoney 报道,2009 年 5 月上线两年多来,微软在 Bing 搜索业务上亏损了 55 亿美元。
相较于美国市场,Bing(必应)在中国市场则是 “静悄悄”,对于这一现状,王永东院长坦承 “必应在中国市场处于追赶局面”,“前期主要专注于美国市场,期望通过美国市场打开一个缺口”,对于中国市场,“未来一两年会给外界带来惊喜”。
必应的 “惊喜” 从现在在美国的一些试验项目可以看出端倪,它在尽力避免与 Google 硬碰硬的竞争,微软互联网业务部门总裁陆奇在 9 月财务分析师会议上曾说 Bing 要重组网络,“从根本上改变游戏规则”。
“决策引擎”
Bing 搜索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 “决策引擎”。所谓 “决策引擎”,是搜索结果直接呈现用户所需的信息,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链接。相同的技术,在百度搜索已经部分实现,比如搜索 “国庆假期”,它会直接以日历表的形式标注出国庆放假时间。这对网页的截流是非常明显的——用户获得有用信息后,不再打开链接网页(哪怕是前面例子中自家 “百度知道” 的页面)。
Bing 走得更远,它在搜索框就帮用户做完了 “决策”。见下图,搜索 Seattle Weather,搜索框下方直接展现当地的天气情况。
同样,搜索一部电影,深度集成电影信息,包括演职员、评分信息;搜索一个地名,集成当地天气、名胜信息;搜索航空公司,集成值机、买票功能;搜索一个软件,直接进入下载页面……这对于用户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效率大大提高;但对于 “链接网页” 来说,无异于灾难,用户只要在搜索框或 “快速通道” 就能实现自己的需求,那么,以前那种通过点击多层页面才能找到结果的方式,显得多么臃肿和低效。从此,这些垃圾层级页面中的广告,到达不了用户,谁来买单?当然,从长远来看,这必然鞭策网页提供优质内容,以便出现在 “快速通道” 中,最优先地到达用户。但短期来看,由于截流严重,会不会导致网页屏蔽 Bing 的搜索引擎爬虫?
对于这个疑问,必应高级开发主管景鲲解释说 Bing 着重于提供 “信息化答案”(informational answer),只有在非常明确地理解用户意图时,Bing 才在搜索框或预览页(快速通道)提供最直接的答案,帮助用户作出决策。“Bing 把用户的需求视作一次提问,如果能明确地给出答案,就快速地呈现这个答案——比如询问某地的天气,其间不管这个答案来源于哪里,如果只是关键字模糊搜索,则还是需要用户在搜索结果里点击网页查找信息”
目前 “决策引擎” 不少功能还处于试验阶段,只在美国上线了一部分功能,比如前面提到的天气、地名查询功能,而一些更前卫的、在搜索框下方展现更多信息的功能则还处在试验阶段。“决策引擎” 还没有覆盖面到全网。
社交搜索是巨大优势
除了普通网页搜索以外,Bing 搜索结果也能集成社交网络信息,给用户决策作参考。
微软在 2010 年 10 月与 Facebook 就个人主页搜索和 “Like” 搜索达成协议,今年 5 月协议搜索的页面扩展到动态新闻、文章页和粉丝页面,Bing 基于 “人” 的搜索结果越来越个性化。
Bing 社交化搜索结果还集成了旅行和购物信息,人们可根据 Facebook 好友的评价,做出旅行和购物等决定,这种基于 “朋友评价” 而做出的消费决定,正确性要高于普通搜索引擎的算法——连 Google 产品经理也承认这一点。
而在 7 月 5 日 Google 停止为 Twitter 提供实时搜索服务后,微软在 9 月与 Twitter 达成了协议,在 Bing 的实时搜索结果中集成了 Twitter 信息流。此前 Bing 跟 Twitter 在突发新闻等领域已经有一些合作。
相较之下,Google 则一直被排挤在社交搜索领域之处,施密特曾经称如何索引、呈现 Facebook 等社交服务中的内容是 “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他承认在他任内(2001-2011)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更早地发现 Facebook 的威胁。
Larry Page 接任 CEO 后,Google 自造的社交圈子 Google+ 终于获得成功。目前它的 “+1” 按钮已经遍布其抓取的网页,并开始改变搜索结果,这对于 Facebook 的 “Like” 按钮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用户不只从搜索引擎中读取新闻,更多地从朋友的分享中获取信息。不过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Google 仍然被屏蔽在 8 亿 Facebook 用户制造的信息之外,所以 Mashable 的 Pete Cashmore 认为 Google+ 不能打败 Facebook,但无疑 Google 是最适合做 Google+ 的公司。
中国市场表现
Bing 在中国的动作,集中在首页背景图片、图片搜索、Bing 词典等方面。
首页的背景图是一大亮点,有不少用户因为这些精美图片而选择 Bing 搜索引擎;而背后的工程师们,也在绞尽脑汁怎样使每天的图片有特色。比如这张图片,你认为它是哪一天的主题?
没错,是光棍节。
Bing 图片搜索中按色块来划分搜索结果不是什么新鲜技术,但提供小缩略图以使每屏展现更多内容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另外,对于我这样的重度 Google Image 使用者,在 Image 失望之后,经常能从 Bing 图片中找到一些惊喜。
Bing 词典桌面版支持 “chinglish”(中国式英文)搜索,非常有本土特色,比如赵本山在某年春节晚会上用 chinglish 说了句 “saikolegi”,如果你不明白它的意思,用 Bing 词典搜索 saikolegi 就知道这它是指 “psychology”(心理学);此外 Bing 词典在字母中间加 “*” 实现模糊搜索功能也很实用。相较于网易有道词典,两家推出了 PC 版和移动版,但均没有 Mac 版。
题图由 ifanr 拍摄,文内图片来自景鲲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