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注 “吃、放烟火、发红包”,国外媒体如何助攻春节?
“ 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政府停顿,有钱人奔向海外,老百姓把货币换成食物,在门口贴标语表达诉求,街上充满着爆炸物残留的火药味,人们成天酗酒打牌,儿童成群结队去讨钱,国家犹如陷入了崩溃之中……”
在国外,这叫战乱。在中国,这叫春节。
由于文化巨大差异的存在,欧美国家的网民们虽然知道春节,但他们更像是一群听故事的小孩子,在互联网上的只言片语中了解春节有关的消息和习俗。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让我们来扒一扒,春节怎样通过网络入侵其他国家?
在哪里围观春节?
相比春晚这种可能会在 YouTube、央视海外频道中直播的正式活动,其他更加本土化的新闻媒体、社交网络才是外国人围观春节的主要阵地。
新闻网站
从春运开始的那一刻起,国外的新闻网站就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一些有关中国春节的报道。虽然以中国人的眼光审视这些报道,会有一种 “班门弄斧” 的感觉,但是从文章下方评论区的热度来看,这些外国读者倒是享受通过新闻网站了解中国春节的过程。
美国新闻网站 Vox 在一篇文章中引述了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的一段视频,简单介绍了中国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一些习俗的来历。
(优酷视频)
Vox 对春节的定义是这样的:
人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大街上举行聚会,点燃烟火,用红色装饰一切东西。我们可以想象成是感恩节和元旦前夕的集合。
ABC News 反倒是对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传统习俗——“打树花” 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少中国人都未必知道这一习俗的存在。在春节前一周,ABC News 的记者就参观了暖泉镇,还采访了 “打树花” 的非遗传承人薜建国。
一个勇敢的铁匠,只戴着宽沿草帽,披着羊毛背心,使劲把融化的钢铁向旧城墙挥去。当温度高达 2900 摄氏度的炽热金属接触到冰冷的砖块时,火花好像雪一样在铁匠的头顶洒落。
读者 “devilschild” 在评论区中留言:
这绝对是这个网站上出现过的最有趣的文章。感谢你与我们分享这一门独特的艺术。
VICE 作家 Zing Tsjeng 在上一年春节期间向 BuzzFeed 供稿,用 21 张 Instagram 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只为论证这个话题:中国春节打败其他所有节日的 21 种方式。这位可能是香港华裔的作者似乎很关注有关饮食的习俗:
每道年夜饭都象征着好运气,所以要求你来者不拒。
肚子饿了?来,这里有 10000 种零食。
供参阅:年糕比圣诞补丁好吃 100 万倍。
当你对所有的食物都感到厌倦了,你可以用健康的水果解毒…… 或者健康的瓜子和坚果。
各种国外新闻网站上有关春节的报道还有很多,其中不乏华裔、港澳台同胞撰写的文章。如果某位外国友人把这些文章都读完的话,他可能会以为春节就是三个事情的组合:吃、放烟火、发红包。
社交网络
国外的大 V、普通网民也会不经意间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的助推者。
苹果 App Store 发推庆祝了中国农历猴年,推广新的游戏升级;以柯基犬为主题的 Three Corgis 网站让两只小短腿柯基穿上了象征春节的衣服。
体育界也不忘借春节刷一下存在感,NBA 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段 31 秒的视频。在这段视频里,发型有点抢镜的林书豪和哈登、库里、火箭熊围坐在饭桌前共同庆祝春节,如果这段视频更长一点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展示一下火箭熊是怎么吃饭的?
(优酷视频)
和微博、饭否、贴吧一样,Facebook, Twitter 等社交网络上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海外大 V 自发性地变成了助攻中国春节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
旅行网站
中国那么大,想要深入了解,还是亲自来走走吧。
一个专门提供中国旅行相关服务的网站 Travel China Guide 罗列了很多春节前来中国旅行时值得了解的国家、文化知识。当然,作为一个商业性的网站,广告还是必不可少的。
(图片来自:Lonely Planet)
Lonely Planet 的知名度更高,但是在 “中国最著名的节日” 列表里,有关春节的介绍竟然被移除了。不过在官方播客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目的地编辑 megoizzy 撰写的一篇有关春运的介绍文章。这篇文章引用了 Instagram 上的很多照片,megoizzy 观察到了春运火车上的小细节:
中国的旅行者并不害怕拥挤。在人满为患的火车上,旅行者有时候会轮流坐下,放松双腿。
虽然每年都要经历春运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把春运的拥挤看作是不得不受的罪,但在 megoizzy 的描述下,春运反倒成了温馨的,充满故事和惊喜的年度之旅。
春节在海外究竟能有多火热?纽约的除夕夜烟火秀只是比较耀眼的一个活动。Lonely Planet 的另外一位编辑 Joe Minihane 挖掘了伦敦、纽约、吉隆坡、旧金山、墨尔本、曼谷、新加坡和香港等城市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节庆活动,并介绍了一些春节必去的观光点和不能错过的美食。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庆祝春节,想必会有别样风味。
Quora
虽然内容搜索成本和质量不比旅行和新闻网站,但即使是把人们在 Quora 上的详细回复当成一篇真人小说,也足够有趣了。
“在北京旅行体验中国春节是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这个问题中,高票作者 Kaiser Kuo 详细列举了在北京过春节的一些好处和缺点,比如吃饺子:
如果你喜欢吃饺子,在地球上没有其他地方比北京更值得你来了。你会吃到比想象中更多的该死的饺子。
从 2006 年开始居住在中国的 Derek Harkness 则推荐了哈尔滨作为体验中国春节的好去处:
如果你计划来北京,那就订好来回机票,把 3 天的哈尔滨行程列入旅行计划吧。你不会感到后悔的。
Quora 上大多数有关春节的讨论都是比较正经温馨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奇葩问题,比如 “中国女性真的会在春节期间租赁一名男友回家过年吗?”,Amanda Tendler 为此还做了简单的调查:
…… 另一个女孩说她们会在微信、一夜情的应用陌陌(作者注:Amanda 原话)中租赁男友,甚至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正如她所言:“这是一种双赢!”
外国人也想过 “中国版” 圣诞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0 年 11 月,59.4 万名外籍人员人居住在中国境内,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在华外国人人数超过 10 万,来华留学人数不断上升。
(能像 Mark Rowswell 这样融入中国主流社会的外国人并不多,他的中文名是 “大山”,图片来自:NPR)
尽管真正融入中国社会对这些外国人来说并不是易事,但是不少北上广以及香港的来华留学生、游客还有商务人士都向爱范儿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互联网上一些碎片化的消息才是大量外国人了解中国春节的主流渠道。这些对中国几乎完全不了解的外国读者在各种文章、UGC 内容的讨论区里表现的也是自己对于春节的好奇。
当我们欢天喜地和朋友们在圣诞节熬通宵,在酒吧发朋友圈自拍后,不要忘记了在互联网上,还有不少外国人想知道中国人到底会在春节干点啥。移动互联网普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春节文化的积极分子。
所以,当我们在春节期间吃过老妈做的美食,拿到长辈给的厚厚一叠红包后,不妨也在互联网上多晒一晒。
题图来自:photo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