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投资人怎么看 VR 的商业远景?
近日,在全球创新者大会虚拟现实峰会上,盛大集团总裁邱文友、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Signia VC 创始人 Sunny Dhillon, UCCVR 创始人兼 CEO 符国新就 VR 的商业远景进行了一次对话。
创业者的机会
2014 年 11 月 25 日,盛大集团完成出售所持有的盛大游戏公司(Shanda Games)的所有股份。盛大集团转型投资公司,其中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是 VR,目前已投资的 VR 团队包括 The Void, UploadVR, Sólfar Studios 以及 Space VR。除了 UploadVR 是一家媒体,盛大的投资大多数都流向了内容领域。
盛大总裁邱文友表示,盛大投资 VR 内容团队的思路是差异化。
“内容差异化做得好的企业,我觉得在海外碰到的比较多。像 Space VR 就有非常好的想法。国内就比较少能看见差异化的内容,基本都是游戏。” 邱文友说道,“因为盛大以前的背景,一开始找我们融资的 90% 以上是游戏公司。但拒绝最多就是的游戏公司。”
邱文友同时表示,盛大虽然不太喜欢投资硬件,但非常喜欢投一些关键技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当前最需要的技术就是关键技术,比如说交互设备。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关键技术团队要么做得很大,变成大公司;要么在关键的技术出来的时候被大公司用很高的价格买走。
UCCVR CEO 符国新表示,现在大家看到的头盔都只是第一代硬件,还有好多技术还没有整合到产品线上。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比如周边设备。“我个人反而觉得国内做周边设备的团队很强。” 符国新说道。
符国新又谈到了面向 B 端的团队:“我们看 B 端项目有两条标准,一个是 1/10——能不能在新的平台里面做到 1/10 的成本和时间。另一个是在行业里有没有人脉和积累”。
张泉灵拿 VR 看房举了个例子——VR 看房只能解决效率问题,这事如果由具有行业积累的房地产商或者租房中介来做,有很大优势。纯技术背景没有行业积累的创业团队,很容易变成面向 B 端的项目公司,没办法打通整个产业链条。
VR 平台分化对内容团队的影响
盛大对 VR 的投资尽量投整个产业链,但也有不太想去碰的,如 HMD 头显。国内的 HMD 头显厂商太多了,它们很快就会面临最惨烈的竞争。
邱文友解释道:“我自己对头显厂商的未来是比较悲观的,除非它们可以变成一个平台。不过,现在几个大的品牌如 Oculus Rift, HTC Vive 和 PS VR,每一家都死潜在的平台,我个人认为这个市场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的平台。”
邱文友接着说道,以前手机市场也有很多平台,甚至国内的企业都想创造一个自己的平台。现在整个行业也就只剩下 iOS 和 Android 两个大平台了。现在几个平台间内容的兼容性都比较差,因为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不同的属性。
比如,Oculus Rift 鼓励用户坐在椅子上玩,HTC Vive 则想办法(发挥 room-scale 技术的优势)让用户全身动起来。开发者不得不现在就开始选边站,可每个平台现阶段都很小,开发者也拿不准。
不过,爱范儿在和诸多内容开发者的多次沟通中了解到,大多数团队都尽量兼容 Oculus Rift, HTC Vive 以及 PS VR 三个平台。“谁也说不准将来哪个平台会做大。” 国内一个开发者对爱范儿表示。就在 HTC Vive 正式当天,原本和 Oculus Rift 强绑定的《EVE:瓦尔基里》也宣布,将在年内登陆 Vive 和 PS VR 平台。
当然,选择兼容三个平台,首先还是得解决盛大邱文友所说的内容兼容性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