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已分胜负,但第三次大战才刚刚开始
Netscape 在 20 年前以 Netvigator 开拓了民用浏览器市场,当他们正在大展拳脚之际,电脑平台上的霸主微软,突然以 Internet Explorer (IE) 向 Netscape 狂攻,开始了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结果 IE 在 Windows 的捆绑优势下,将 Netscape 击得溃不成军,最后在 1998 年只能卖盘收场。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以微软的大胜告终,但阴霾就在微软的胜利背后涌现,直接导致这次的第二次浏览器大战。
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已分胜负
Netscape 后来把 Navigator 浏览器开源,衍生出 Firefox 浏览器,并在 2004 年推出 1.0 版本,“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再度展开。但尽管当时 Firefox 的性能远胜不思进取的 IE,但 Windows 的捆绑优势太强横,使 Firefox 一直没机会从后赶上。直至 2008 年 Google 推出 Chrome 浏览器,其卓越的性能、简洁的介面以及捆绑 Google 搜寻的优势,快速攻城掠地,除了侵蚀原有属于 Firefox 的市场之外,也同时痛殴老旧的微软 IE。到了 2012 年,Google Chrome 在 流量统计机构 Statcounter 的数量里终于超越 IE,成为全球第一大浏览器。
但是,这个胜利是有争议的。原因有二:
- 尽管 Chrome 在 Statcounter 的数据里领先,但在另一权威统计机构 Net Market Share 的数据仍然落后,由于两者的统计方法不同,导致当时舆论质疑 Chrome 是否真的胜利;
- 当时科技界已踏入智能手机的年代,行动网络的的重要性急增。但当时即使 Android 设备快速增长,但 Android 版的 Chrome 也要在 2014 年才赶过 Mobile Safari,而在 Net Market Share 更一直落后。
但直到了 2015 年 10 月,Android 版的 Chrome 挟着巨大的手机作业系统份额,在 Net Market Share 里超越了 Mobile Safari;而在 2016 年的今天(5 月),桌面版的 Chrome 亦在 Net Market Share 超越 IE,终于没有争议的成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浏览器,赢得第二次浏览器大战(上图)。尽管当中可能因为微软在去年把新一代浏览器命名为 “Edge” 而摊分了 IE 的分额,但根据 Net Market Share 的数据,Microsoft Edge 12 和 13 只有 3.26% 的份额,虽然还可勉强保持微软的轻微优势,但 Google 的整体超前,仍然是指日可待。
成功称霸各大平台,未来如何
Chrome 最终全平台制霸,是否代表未来就是 Google 的天下?也说不定。
Google Chrome 的最大对手一直不是其它品牌浏览器,而是浏览器之外的对手──本地应用。Google 在 2008 年推出了 Chrome 浏览器之后,一直野心勃勃的想取代作业系统,因而推出了基于浏览器的云端作业系统:Chrome OS。虽然 Google Chrome 浏览器的份额一直高歌晚进,但 Chrome OS 却一直寸步难行,而且两者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融合的传闻。爱范儿就曾撰文分析,指 “Chrome OS 与 Android 之争”,骨子里就是 “原生应用” 和 “网页应用” 之争。
Chrome OS 最终没有成功取代桌面 “作业系统”,但是 Chrome 浏览器一样活得很滋润;可惜关键就正如分析师 Ben Evans 所说:“行动设备在吞天食地”(上图)。在桌面上,即使挑战者想挑战 Google 的网络霸权,但他们仍然需要在浏览器上运作;但在行动设备上,“原生应用” 一直没有给于 “网页应用” 太多的生存空间,“Web 已死”的论调一直不绝于耳。
浏览器的江山背后,战火重燃
然而,问题关键亦不是 “Web VS App” 的这个大哉问:包括微信或 Facebook 之流的手机原生应用里,仍然存有应用内浏览器 (in-App Browser) 去读取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文本:HTML,所以尽管原生应用大获全胜,Web 也不代表就是失败。不过,在这些 “应用内浏览器” 与手机应用一起庆祝胜利的时候,就是 Chrome 浏览器的后花园起火之时。
根据统计机构 Scientiamobile 的调查,Android 在去年 10-12 月所产生的网页浏览流量,只有 42% 是在默认浏览器产生;反而超过一半的流量 (58%) 却来自第三方浏览器,而这些流量里有 67% 是应用内浏览器 (App-Webview),当中更有高达 88% 是用 Facebook 的应用内浏览器(上图),换而之 Android 有 34.2% 的流量是在 Facebook 的应用内浏览器里产生,比起 Android 默认浏览器(大部份可能是 Chrome)差不了 10%。而在 iOS 里,有 46% 的流量源自第三方浏览器,而当中有 94% 是应用内浏览器,这 94% 当中就有 85% 是 Facebook 的应用内浏览器,即占了 iOS 的 36.8%;而 Chrome 浏览器在 iOS 的占有率呢?很可能连 6% 都没有。
在 Chrome 击倒 IE 和 Mobile Safari 的同时,敌人悄悄在行动平台上出现:它就是隐身于统计数据之外的 Facebook 应用内浏览器(在 Android 占 34.2%、在 iOS 里占了 36.8%)。Google 虽仍能透过 Android 的 WebView API 取得用户的浏览数据,但是 Google 在推广 Google Search、Google+ 或 YouTube 等自家服务时将会失去捆绑优势,而且也不容易挟着庞大份额来影响未来行动网络标准。
所谓胜利,只是换了一个对手
Google Chrome 赢得第二次浏览器大战后,大战看似完结,但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对手而已。Facebook 的急速崛起,一直成为 Google 头上的一把达克摩利斯之剑:他们在 2013 年就曾推出 Facebook Home,打算对 Android 雀巢鸠占;当 Facebook Home 无疾而终后,最近他们再为全新应用内浏览器加入了网址栏,让用户毋须离开 Facebook 的情况下也能浏览网页,藉以取代手机内置的浏览器。
的而且确,Chrome 目前是胜利了,但胜利女神没有给 Google 留下太多时间,只要他们像 IE 一样放慢手脚,Facebook(好吧,在中国很可能就是微信和微信公众号)很可能就会成为下一个 Chrome 了。
题图来自: shoze.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