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儿童防拐,企业和政府都做了什么?
近年来每一个关于拐卖儿童所引发的话题热度都足以引爆微博和朋友圈。那些在社交网络上义愤填膺的家长们汇聚成的巨大防拐需求,迫使企业和公安部必须有所作为。
中国公安部在 15 号举行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启动仪式,宣告中国第一款官方儿童失踪信息平台上线。
公安部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由全国一线打拐民警负责信息更新,利用平台的官方微博、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定位和推送,让失踪地区附近的群众能及时获知失踪儿童的信息,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据新华网消息,目前已有 5000 余名打拐民警获得了平台发布权限,随着平台进一步拓展,会有更多民警和志愿者加入这个打拐网络。
(图自:中国青年网)
从参与感到全民共情
儿童拐卖现象受到全民高度关注,要追溯到 2011 年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微博发起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 活动。当时微博卷起了一阵 “人人拍照挽救拐卖儿童” 的风潮,活动发起不到两周就有超过 13 万网友关注,活动微博收到 2000 多条网友举报的疑似被拐卖儿童的信息。民众的打拐热情被 “拍照上传网络” 这种简单又参与感十足的的方式勾起。
(图自:漾新闻)
尽管活动因为多次误报和侵犯儿童隐私等争议而冷却下来,但全民打拐的热情展露无遗。而互联网快速高效传递信息的特点,在打拐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深刻共识。
2014 年,由黄渤和赵薇等主演的打拐电影《亲爱的》刻画了儿女被拐卖家庭的痛苦,把儿童拐卖话题推到了社会关注度顶峰,对人贩子的痛恨和对离散家庭的怜悯成为了社会热论的普遍情感。
打拐事业市场化
全民共情催生了这两年儿童智能穿戴设备的喷发式发展。华为荣耀小 K 、腾讯儿童管家智能手表、小米米兔智能手表 、360 儿童手表等顺势推出的儿童手表都配置了 GPS 定位、紧急呼救功能、单向监听功能等。腾讯还与李宁、达芙妮、ABC KIDS 等鞋类制造商合作推出 QQ 物联儿童智能定位鞋,并承诺有 24 小时值班人员为家长发送鞋子的位置信息。
(图自:Indiegogo)
除了硬件,腾讯还尝试运作儿童防拐信息平台。腾讯的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在 2015 年 11 月 23 日上线,发布首日就有数十万的用户注册。CCSER 平台以 6.5 亿微信用户为基础,鼓励用户授权平台获取地理位置后成为打拐志愿者,一旦儿童失踪,半径 30 公里、90 公里、690 公里以内的志愿者都会陆续收到警报信息。志愿者提供的线索会共享到平台里,供家长和其他资源者查阅。
(图自:首都公益网)
到了 2016 年,“线下失联儿童守护站” 的概念也被用上了。一则 “链家自建失联儿童守护站” 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内容是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自称全国 6000 家门店在 5 月 25 日起,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
乱象丛生
从可穿戴设备到人力盯防,再到线下守护站,企业对打拐市场的参与形式多样,但似乎没有一个让他们得到期望中的正面博爱形象。
2015 年一度大火的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因为辐射高、电池续航差、 GPS 误差率高等问题,沦为了一件件玩具,宣传定位也慢慢从 “防拐卖” 转向 “能打电话”、“会讲故事” 等等。
而一度被各界寄予厚望的腾讯 CCSER 平台则因为注册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而遭到家长的质疑。其信息共享的特性可能会因为家长和儿童信息泄漏而被不法分子反向利用。而且其 “家长自己发布警报” 的设置也被用户指出 “非常不专业”。
(图自:新浪财经)
最具营销气质的 “链家线下失联儿童守护站” 也被喷得最惨。重庆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在官方微信和微博发表文章《链家,请停止错误的走失儿童自救宣传!这不是营销活动应该涉足的领域》,直接质疑链家此举是营销行为,而且会对儿童和家长造成的误导,儿童走失最该去的应该是派出所。
无论是好心办坏事,还是本来第一目的就不是防拐,企业在对儿童防拐的种种举措既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预期中的形象塑造也不怎么成功。
专业平台出现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和企业的 “花拳绣腿” 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个直接连接线下执法者的防拐平台。儿童资料的更新是由一线的打拐民警负责,保证了时效性和可信度。
同时,这个平台也兼顾了民众力量的连结,通过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的信息推送,参与的民众能收到附近的失联儿童信息,能把线索直接反映给平台上的负责民警。
在信息甄别方面,这个平台也更为严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陈士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不是所有失踪儿童的信息都要在平台上公布。比如一些案件属于儿童被拐卖的范畴,但警方已经掌握相关线索,就没必要在平台上公布。”
这个设置能最大程度地收集有效信息,针对性地在人贩子拐骗儿童后快速逃离的情形下利用群众力量锁定人贩子的地理位置。
不同与其它的领域,儿童防拐目前的市场化运作都不算成功。腾讯 CCSER 平台的尝试失败,基本宣告企业自建平台这条路不太可行。而且和在美国运作良好的 Amber 儿童防走失平台不同,中国类似平台的任务不止是 “防走失”,还有 “防拐卖”,这就对平台的要求更严苛。
题图自:incol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