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的新生意——绑定城市
即使 Uber 自己不说,我们也能看出 Uber 对于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Uber 正在与滴滴加速竞争。在 Uber 年中战略发布会的现场,Uber 全球首席商务官 Emil Michael、首席运营官 Ryan Graves 以及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一同出席对公众汇报了 Uber 在中国的一些数据。
这些数据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家在中国运营的出行公司——滴滴出行。
数据
(图片来源:Mundotech)
“Uber 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460 个城市都已经开展了业务,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人都可以打到 Uber,6 年前 Uber 从无到有。” 这是 Uber 介绍的闪光数据。
而 Uber 在中国也有 60 个城市开展了业务,这个成绩是 Uber 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的。
官方介绍,Uber 在今年 5 月底正式进入了二线中等发达城市郑州,上线首日的行程就超过 3 万,上线一个月累计行程已超过 100 万,是成都同期的 678 倍。而成都曾在 2015 年上半年超过纽约,成为 Uber 全球订单量最多的城市。
相反,iDoNews 一篇报道提及滴滴方面,在中国成立四年已拥有 3 亿注册用户,近 1500 万注册司机,滴滴专车在中国专车行业中已占据 87.2% 的市场份额。
融资竞赛
事实上两年时间内无论是 Uber 还是滴滴出行在中国还没有出现绝对的垄断者,出行服务的估值和烧钱游戏扔在持续。
在被通报获得了中国人寿注资的 6 亿美元后,滴滴出行也曾暗示 “滴滴这轮的融资不止 35 亿美元”,这句话很明白,就是针对 Uber 刚刚拿到 35 亿美元新闻的回击。
(图片来源:Technode)
据华尔街日报,滴滴出行最新一轮融资的整体规模高达 70 亿美元,估值则高达 250 亿美元。新投资方来自苹果、中国人寿、招商银行获取的债务融资等。
智东西一条快讯提及,融资完成后滴滴出行手头的现金将多达 100 亿美元,而 Uber 在本月宣布通过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融资 35 亿美元后,表示其仍有逾 110 亿美元资金。
平台升级
从这个角度上看两家公司不分上下。但实际上,出行服务已经不是简单的 A 点到 B 点的生意,这种服务已经实现了平台升级。
(图片来源:Uber 官方)
UberTRAVEL 趣旅行是 Uber 本次发布会的重头,他们联合海航、去哪儿、同程旅游、京东、穷游、TripAdvisor 猫途鹰、Discovery 探索极限基地、中国电信、百度等多个品牌共同推进。
此前,Uber 推出过 UberRUSH、UberEATS、UberCARGO 等服务,在上个月 Uber 在中国推出了体验生活的生意 UberLIFE,其背后更像是连接城市的一个物流网络,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绑定城市,是 Uber 的新愿景。
简而言之,你可以使用 Uber 叫一辆车去这个城市最有特色的那条街,去这几天最有名气的那个展览,去人们评分最高的那个饭店。这甚至像是一种 “大众点评式” 的扩张。
另一方面,摆在滴滴出行 app 内的功能包括正在尝试的试驾项目、广告项目甚至汽车售卖,这是一种垂直商业扩展的模式,将一些周边商业逐渐更替进来实现简单方便的需求。
在中国之外的市场,滴滴出行通过投资美国 Lyft、东南亚 GrabTaxi 和印度 Ola 继续抢占 Uber 全球的市场份额。
一个信号是,苹果曾在中国投资了 10 亿美元给滴滴出行。滴滴方面因此顶上了 “苹果国内首投” 的光环,另外在美国 WWDC 的 Keynote 演示环节中,Uber 也作为了一个 app 演示登场。苹果其动作实在令人难以琢磨,两家也因此在公关稿上有了一些动作。
司机
(图片来源:Google)
正巧我在发布会后打了一辆 Uber 回家,司机竟然是 Uber、滴滴和易到的三路司机,“Uber 有些地方很好,匿名电话不被骚扰,下车直接扣信用卡都不用我们担心;滴滴这点做的不好,但是身边拉滴滴的人好多,他们两家补贴差不多。”
“如果滴滴改成 Uber 这种扣款(指的实现方式),我觉得最后可能拉滴滴的多。”
从司机的口中我也得知了另外一条消息,“Uber 现在补贴又降了,好多司机都不愿意出来接活了。”
怪不得合作伙伴穷游 CEO 也在发布会现场演讲中公开提醒 Uber,“你们真的应该时刻盯紧 Uber 的司机数量。”
易到方面的情况更为特殊,在司机眼中的印象是 “我们这些开 10 万块钱车的人就别在易到干了,易到可以选车,客户当然爱选宝马奔驰奥迪,他们平台最近用户的补贴好多。”
我查到了雷锋网提到的易到方面的一些数据。易到的日订单量超过了 70 万,司机和车源数量均已突破百万。易到今年又完成了近 10 亿的充值额,新增 30 多万司机。从数据上看,它与其他两家应该不属于一个量级。
直接利益
综合来看,出行公司正在通过触及更多的生活场景产生留存基因,而在烧钱推广大战结束前,消费者永远是 “哪个便宜用哪个”,司机永远是 “哪个赚钱拉哪个”,如果仅仅是 A 点到 B 点的出行生意他们都可以通过补贴抢回份额。
所以这种优势并不能留存用户,他们都将商业触角伸向了更多方面——连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