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面对华尔街的 “追杀令”,Elon Musk 选择用 28 亿美元捍卫态度

公司

2016-06-24 01:50

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成人之不能成之事。——这就是硅谷钢铁侠 Elon Musk。

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的科技创业者,Elon Musk 的 “特立独行” 同样众人皆知。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其目前手握的三家创业企业:

  • 一举打破传统汽车封锁的新兴电动车企业 Tesla;
  • 致力于以民间力量打造通往太空的运输力量,同时实现大幅缩减上太空成本的 SpaceX;
  • 以普通居民为主要目标的太阳能能源推进方 SolarCity。

任何一个都不寻常是 “有脑子” 的人会选择的方向。

teslabuysolarcity1

图片来自 Thecountrycaller

但就在 3 天前,一则奇怪的 “财经” 新闻刷遍了科技圈:Elon Musk 担任 CEO 的特斯拉向 Elon Musk 担任董事会主席的新能源企业 SolarCity 发出了一项收购要约,以 0.122-0.131 倍的特斯拉普通股票直接兑换现有 SolarCity 股票,计算下来,总值最多将达到 2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4.5 亿元。

既然两家企业都跟 Elon Musk 都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次收购岂不是像 “用左手握住右手”?这么奇怪的收购究竟意义何在?

不 “出名” 的 SolarCity,干着 “不一般” 的事情

google trend

图片来自 Google Trend(PS:百度指数尚未收录 SolarCity)

相比电动车代表 Tesla,以及民间宇宙开发先锋 SpaceX,甚至是 SpaceX 之下的超级高铁项目 Hyperloop,SolarCity 的知名度都要低很多。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 “看腻了” 的项目——普及太阳能。

teslabuysolarcity2

图片来自 SolarCity

但 SolarCity 的成绩绝非一般,根据 Solarpowerworldonline 去年公布的统计,按照装机量计算,SolarCity 是北美地区(含加拿大)第三大太阳能装置承建商,同时也是消费级太阳能市场中的老大哥。而其官网更是直接表示他们是 “美国第一大太阳能提供商”。

同样根据上面的统计,SolarCity 在 2014 年安装的太阳能设备总发电量就达到了 502 兆瓦,累积更是已经达到了 1100 兆瓦,这个数字接近 1/20 座三峡大坝(2.25 万兆瓦)的发电能力。

teslabuysolarcity3

图片 &数据来自 Solarpowerworldonline

同时使用这些设备发出电量的消费者已经包括了美国 19 个州的 27.5 万名用户。覆盖了美国西海岸所有以及内陆的两个州,还在东海岸的纽约州、佛罗里达州等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在不断扩张范围。

虽然不是常见的 CEO  身份,但 Elon Musk 仍和 SolarCity 存在着极其紧密的关系。首先他目前实际上担任的是 SolarCity 的董事会主席,同时目前 SolarCity 的 CEO、CTO,Lyndon Rive 和 Peter Rive 两兄弟实际上就是 Elon Musk 的表兄弟。

teslabuysolarcity4

图片来自 Bloomberg(从左到右分别为 Peter Rive、Elon Musk、Lyndon Rive)

在收购消息放出之后,Lyndon Rive 也向 SolarCity 的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内部信,内容大致包括这几点:

  • 我个人对这则收购非常兴奋,因为两家公司能够一起协同发展;
  • 关于最终成交的价格,还需要董事会和股东一起决定;
  • 如果你收到任何媒体的问题,请不要以员工的身份回答,直接发送邮件给特定的同事。

很明显,Elon Musk 这次的收购行为与 “内部权力斗争” 无关。

来自华尔街的 “追杀令”,也许才是收购行动真正原因

teslabuysolarcity5

图片来自 Cnbc

首先我们需要介绍一名重量级 “配角”,名叫 James Chanos,他的另外一个角色是 Kynikos Associates 基金的总裁,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空头基金公司。为了方便了解,你还可以看看以下信息:

  • 华尔街极具影响力的空头人物;
  • 在美国次贷危机,人人大量损失的情况下,获得接近 50% 总值的收益;
  • 多次扬言要做空中国。

而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出那些他认为估值过高的公司,然后动用一切 “合法” 手段,做空对方。

在他众多的 “猎物” 中,就存在 Tesla 和 SolarCity 的身影。当然他也并不是想要针对 Elon Musk,反之他还对 Tesla 的产品相当喜爱,但他同时也认为这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选择有问题。

去年 10 月,他还对特斯拉是否能够提高产量发出了质疑,同时怀疑特斯拉目前在不断丧失与传统汽车厂商之间的技术优势差距;而对于 SolarCity,他的看法更加直接,认为出租的模式就跟曾引起全美金融危机的次贷如出一辙,采用这种商业模式的 SolarCity 几乎不可能盈利。

不可否认,Chanos 上面说的这些基本都是大实话。

teslabuysolarcity6

图片来自 Google Finance(上方为 Tesla、下方为 SolarCity,均为一年内股票波动)

从 2015 年中开始,他开始做空两只股票,Tesla 凭借良好的业绩和进展,以及股民的信赖,价格相对坚挺,只出现了轻微的下滑。但是 SolarCity 几乎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价格直接从 2015 年 6 月初的 50 多美元 “坠落” 到现在的 20 美元附近。

当然,只有 Chanos 一个人和其基金也许不足为惧,但是可怕的是华尔街的这群空头就像狼群一样,在发现利益之后都会选择群起而攻之。

teslabuysolarcity7

图片来自 Businessinsider

面对华尔街一众空头的 “步步进逼”,Elon Musk 才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发起这样一则 “奇怪” 的收购。其目的也相当直接:

  • 首先,通过收购获取 SolarCity 的绝大部分股份,占据企业决策的绝对话语权,同时更好的控制 SolarCity 的股价波动,甚至可以为 SolarCity 的重新私有化做准备。
  • 其次,来自特斯拉的 28 亿美元也异常清楚的表明了 Elon Musk 本人的决心——你要动 SolarCity,我也会不惜一切手段反击,哪怕是动用 Tesla 的资源。

当然,即便 Tesla 这次真的能够成功收购 SolarCity,是否以及怎样对 SolarCity 的经济结构进行改变依旧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目前仍没有充足的内幕信息表明 Elon Musk 下一步行动的计划。

但可以肯定的是: Tesla 如果成功收购 SolarCity,后者的金融结构是否会发生什么调整值得期待。

SolarCity:“卖命” 地把太阳能带入家庭

teslabuysolarcity8

图片来自 Thelibertarianrepublic

普通居民的太阳能系统,一直是 SolarCity 的主营业务。而且绝大部分其他太阳能设备公司均未涉足这一领域,原因就在于一般消费者很难接受太阳能设备初期的高成本,通常只有大公司、机构乃至政府部门才会关心这种长期运行成本。

那么 SolarCity 又是怎么凭一己之力说服那么多的消费者使用太阳能,并且凭借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业务取得行业的领先地位的呢?

首先是基础设备,SolarCity 的设置其实也并不复杂,在用户家的房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然后连接到安装在用户家中的变电设备,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并且与外部电网进行连接。

teslabuysolarcity9

图片来自 Brandon

在白天正常工作时,太阳能电池板生成电能提供给家庭使用,同时将多余的电量输出到外部电网中;到了夜晚太阳能电池板休息的时候就从外部电网中取电。有意思的是,在将外部电量输出到外部电网之时,SolarCity 安装的电表实际上会 “倒退”,甚至有用户出现了自己电表上面的数字是 0 的情况。

teslabuysolarcity10

但是太阳能系统的初期购买、建设成本依旧存在,于是 SolarCity 搬出了 4 套解决方案:

  • PPA:用户不需要为设备掏钱,SolarCity 除了为用户安装太阳能系统之外,还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而用户以低于电网的价格为自己所使用的电量买单。(使用权:20 年)
  • SolarLease(租赁):用户不需要为设备掏钱,SolarCity 同样负责安装太阳能系统,用户会负责一部分的用户管理,但是用户能够使用太阳能设备所产生的所有能源,如果多使用了只需补差价即可。(使用权:20 年)
  • Cash purchase(直接购买):直接购买。
  • Loan(贷款):用户直接使用 SolarCity 的贷款进行购买,分 10、20 年期结清设备款项,每月还款为定额。

直接购买之外的三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使用太阳能设备的经济 “门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使用 SolarCity 的太阳能设备。

SolarCity 就曾专门在其官方博客中公布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到格里利、夏威夷的檀香山、费城东南大大小小卫星城三处 SolarCity 设备的扩散情况(其中黄色圆点为初始用户、绿点为随后的新增用户):

fort-collins-blog

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到格里利一带

Honolulu-blog

夏威夷州,檀香山

Gloucester-Blog-Gif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东北的众多卫星城。图片来自 SolarCity

很明显,越来越多人在看到之前的用户使用情况之后也选择了尝试,这种 “病毒式” 的传播方式,才是 SolarCity 能够成为美国第一大太阳能设备提供商的关键所在。

而随着这些 “分布式部署同时又联网” 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不断拓展,SolarCity 实际上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覆盖美国数个州的整体太阳能发电网络。而随着其装机量的不断上涨,对于美国整体的能源结构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当然,这样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大量 “先为用户买单” 方式的施行,也给 SolarCity 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经济压力。

负 “重” 前行,用上一切办法

teslabuysolarcity11

图片来自 Frobes

在经过前几年光伏行业的投资热之后,美国各个州政府原先针对光伏行业制定的优惠政策也随之退烧,尤其是大量的税收政策纷纷被取消。其次上文中提到 SolarCity 以加快普及为目的的各种销售方式,也让 SolarCity 从每卖出一套设备就 “赚钱” 变成了 “欠钱”。

这样明显的亏损也直接 “体现” 了在 SolarCity 的财报之中,2016 年一季度虽然营收超过预期达到 1.226 亿美元,但是核算下来每股仍亏损 2.56 美元,算下来整体亏损很可能会达到 2.52 亿美元。

在一季度亏损的前提下,SolarCity 对于接下来 2016 年第二季度的业务预期依旧是亏损,而且由于太阳能装置的安装速度加快,亏损还会进一步加大到每股 2.7-2.8 美元,也有分析师给出来的数值在 2.13 美元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Elon Musk 和 SolarCity 都想了很多的办法:

teslabuysolarcity12

图片来自 Electrek

首先是 Elon Musk,早在今年 4 月底,华尔街日报就披露 Elon Musk 进行了一项极具风险性的金融行动——将自己持有的 SolarCity 和 Tesla 股份作为担保,再借贷现金,回过头来增持两家的股票。

虽然在明面上这样的举动的确让供多的股票掌握在了 Elon Musk 的手中,但是如果两家的股票继续下跌,Musk 很可能必须增加抵押甚至被强制性出售部分股票来支付追加的保证金。

teslabuysolarcity13

而 SolarCity 方面也一直非常 “努力”,从公司建立之初他们就与银行、巨头公司甚至是资产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y)形成了伙伴关系,为 PPA 以及 Solarlease 的用户提供基金支持。而参与者的名单中更是包括了美国银行、美林、花旗、摩根士丹利等等最为出名的金融机构。

当然更为人所知的另一笔投资来自 Google,2011 年 Google 向 SolarCity 投资了 2.8 亿美元。但除了常规的投融资之外,长期运行在经济压力之下的 SolarCity 还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尝试独立发行公司债券的太阳能企业。

teslabuysolarcity14

图片来自 SolarBonds

SolarCity 为此还专门了 SolarBonds 网站,在 2014 年就开始提供总额高达 2 亿美元的债券,当然你现在也同样可以购买,时长从 1-5 年,总体利率从最低的 1.1% 到最高的 5.5%。

但即便 Elon Musk 和 SolarCity 做了如此之多的努力,SolarCity 的资产结构中依旧是现金流远比资产少,这种 “与生俱来” 的特点也就成为了 Chanos 选择对 SolarCity 进行攻击的关键。

SolarCity+Tesla:真的能打造出一条新能源之路?

teslabuysolarcity15

图片来自 Mototrend(顶棚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就由 SolarCity 提供)

SolarCity 和 Tesla 之前其实也并不是没有 “互动”。

Tesla 就曾利用 SolarCity 的太阳能设备在旧金山到洛杉矶的 101 公路上打造了数个免费的 Tesla 充电站;同时 SolarCity 也尝试过利用 Tesla 现有的电池技术打造带有电能存储功能的社区电网,以便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

从共同点来看 SolarCity 和 Tesla 的产品以及技术在自己所属的行业同属 “新能源”,从房屋用电到电动汽车实际上涵盖了很多人生活中极重要的两个部分,但是反过来说,是否有了一部分就必须有另外一部分呢?倒也未必。

相反的,SolarCity 和 Tesla 在经济结构、产品体系方面相差甚多,非把它们糅合到同一家公司来做完全没必要。

teslabuysolarcity16

图片来自 The Guardian

而 Elon Musk 本人在和 Tesla 股东的电话会议中表示:

我们销售 Tesla 的 PowerWall(家用电池设备,能够在用电低谷存储电量,然后在用电高峰时期放电,从而节省电费。同时还支持太阳能电池的输入)时,绝大多数用户都会咨询太阳能设备,所以在 Tesla 店里不能直接销售太阳能解决方案是可笑的。

如果在 Tesla 旗舰店销售我们即将面世的 Model 3,但我们同时也能将太阳能设备卖给同一个客户,等于一瞬间将销售额变成了双倍。

Elon Musk 个人的态度也能从其词措中窥探到一些,这次收购决定是 “No Brainer(不用动脑子的)”,在电话会议中他甚至用了 25 次 “obvious(明显)” 和 “obviously(明显的)”。

与 Elon Musk 的斩钉截铁相比,则是 Tesla 投资者以及华尔街分析师的一致不看好,而且华尔街分析师的观点能够如此一致也是相当罕见的。比如有 “ Tesla 公牛” 之称,来自摩根士丹利的 Adam Jonas 也公开表示:

Tesla 的潜力源自其在电力运输行业的领先地位,但是收购 SolarCity 并不是一个好的努力方向。

BusinessInsider 就此还专门表示:如果 Tesla 连 Adam Jonas 的支持都已经失去,那么说明已经没有人支持特斯拉了。

当然还是有人公开继续表示支持特斯拉,其中就包括一些目前特斯拉最大的投资者。目前手头就掌握着 60 万股 Tesla 股票的 Zevenbergen 资本投资的经理 Joe Dennison 表示:

这只是 Tesla 从交通到可持续能源的一次正常演化。

teslabuysolarcity17

图片来自 Google Finance

由于各种 “不信任”、“不看好” 的消息占据了上风,直接导致了股市的连锁反应。在消息宣布之后,Tesla 的股票迎来了 “难得的大跌”,单个交易日(昨天)内下跌 10.45%,股价自 5 月初以来首次跌下 200 美元大关,换算成市值总损失达到 33.5 亿美元。

没错,这比收购可能达成的最高价 28 亿美元还要高。

当然,被收购的 SolarCity 也迎来了一波 “大涨”,开盘就上扬了 12% 但在盘终上涨的百分比最终停留在了 3.26%,换算成市值大概多了 6783 万美元。

虽然 Tesla 最终是否能够 SolarCity 仍然是一个疑问句,但是就目前来看,Elon Musk 的整体净亏损已经达到了将近 33 亿美元,截止发稿(24 日凌晨),特斯拉的股票在平开之后围绕着前一天的收盘价进行小幅震荡,企稳势头非常足。

在这场 “空头” 与科技大佬的关键性对赌中,双方都已经下注。

Elon Musk,与其说是 “企业家” 不如说是 “梦想家”

teslabuysolarcity18

图片来自 Chuansong

作为思考 Elon Musk 行为的最常见参考,Howard Hughes 非常容易第一个出现在人的脑海之中。原因只有一个,两个人都是极其罕见的 “梦想家”。

与 Elon Musk 相似,Howard Hughes 同样也做出了很多让那个时代 “诧异” 的举动:用数十架双翼战斗机拍《地狱天使》;投入大量金钱打造当时全世界最快的飞行器;自行建造木质结构为主、翼展却比 A380 还大的 H-4“大力神” 水上飞机。

其后更是通过制造洛克希德(无马丁)公司所设计的 “星座” 飞机,同时与其购买的环球航空公司(TWA)结合,紧跟泛美航空打造出一个真正全球化的航空服务,而两者的竞争极大的加快了航空业的发展。

而 Elon Musk 所设立的三个目标也同样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整个行业起到了带动作用:传统汽车厂商纷纷进入混动/电动市场;宇宙初创企业迎来一波小高峰;美国太阳能市场不断增长。

正如 Elon Musk 本人在其唯一真正接受采访的传记《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提到的那样:

我只是觉得这些事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而且我不想苦等别人来实现。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Elon Musk 本人年薪只有 3.8 万美元(加州最低工资标准)。

最后引用锤子科技 CEO 罗永浩在其传记撰写的推荐序的一小段:

驱使这样的实业家推动世界进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强烈的使命感和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梦想和野望,以及在极少数人身上可贵地伴随终生的好奇心。

题图来自 FastCompany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