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眼中 “与 PC 一样重要” 的平衡车,会被小孩子玩意所取代吗?
众所周知,小米向来都很积极的布局生态链,爱范儿(微信公众号:ifanr)曾报道他们再推出了米家电助力折叠自行车。自此,小米在 “未来代步工具”(小米单轮车、小米平衡车)解决方案之外,再多一个新产品,但这次再不是平衡车。
人类未来的代步工具,未必一定是平衡车。
因火而中断了的市场,仍然很火
在去年年尾,爱范儿曾报导过大热的平衡车 “悬浮板” (Hoverboard) 因为多宗起火事故,最终被 Amazon 下架;但在半年的调整后,爱范儿再报导这些被下架的悬浮板,正在陆续重回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平衡车工厂云集的杭州,部份平衡车公司已通过美国 UL2272 标准验证测试,已顺利回到美国市场。
而且,在平衡车 “失落了的半年”,市场会受到打击吗?
在去年,中国制的悬浮板成为明星产品,增长的速度让人难以置信;但在意外频生后导致被禁售,无疑悬浮板的销售遭到重大打击(上图)。但是,这并不代表悬浮板的需求消失了。投资网站 Investopedia 曾有专文指出:
诚然,悬浮板的市场远不至于死掉。现在购买或贩卖悬浮板并不合法,但像 eBay 等网站仍然有售悬浮板。事实上,在 eBay 就在这年的网络星期一(编注:美国在感恩节后的重要网购日),每 12 秒就卖出 7,500 台悬浮板。同样地,当英国禁售悬浮板后,反而使它的销量增加了一倍。
也许,悬浮板在禁售后的总量可能是少了,但这市场需求并没有因为下架事件而消失。即使平衡车和悬浮板入口遇到不少阻力,但中国厂商用了另一个手法去满足这个市场。
没有悬浮板,还有滑板车
诚然,满足这个市场需求的,也不是小米投资的电助力折叠自行车,而是一种小孩子玩意:滑板车 (Kick Scooter)。
事实上在平衡车被下架之前,Forbes 专栏作家 Murray Newlands 早就已预言,电动滑板车 (Electric Scooter) “将会是城市交通的革命”。当那边厢 Justin Bieber 把悬浮板炒得火热时,摇滚乐团 Kodaline 把玩电动滑板车的视频放在 Facebook 上,在 24 小时内就被浏览 45,000 次。
爱尔威 (Airwheel) 是中国最早一批参与平衡车的著名老牌生产商,但其 CEO 左国刚向爱范儿表示,目前平衡车技术已经不在是焦点所在,而开始向电动滑板车转向。他透露目前电动滑板车的销售额,已经达原来属原来全公司约 45%,而且还有理由相信会进一步扩大。
在全国范围呢?根据左国刚指出,自 2015 年起国内大大小小的电动滑板车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上百家。同时,在淘宝和京东两大众筹平台上可以随时看到参与众筹的电动滑板车产品,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用户对于电动滑板车这类产品的喜爱程度。
而在差不多时间,驰名平衡车车厂乐行天下 (Inmotion) 的首席设计师林骥,决心创业而开设 Citygo 智能交通工具公司,他选择的第一台创业产品并非他最常造的平衡车,而是电动滑板车 Citygo Urban(上图)。
在 2015 起,为什么大家开始一窝蜂的改为生产电动滑板车?
“最后一哩” 概念的发展
想更深入了解这个市场,我们需要认识一下 “最后一哩” 这个概念。
“最后一哩” (Last Miles)(国内常译作 “最后一公里),原意指一段艰辛长途旅程的的最后一段路,以往这是通信行业里,指代从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关键连接。后来此概念被引入到物流及交通划上之上。
在交通上,“最后一哩” 一般用于描述市民往来交通运输终端(火车站、巴士站、码头)的难题。在一个不够完善的交通网络、或是在一些偏远的区份,当我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前后,往往需要长时间步行、或另外再需要短时间搭乘另一种交通工具作为转驳,费时失事。故此,交通网络上的 “最后一哩”(下图)概念应运而生。
但在大城市里的 “最后一哩”,情况更为复杂。
由于城市人口太过稠密、或是市区的交通规划不当而导致交通过载,结果出现严重的交通挤塞和空气污染,甚至使政府要限制市民购买汽车、或是限制汽车进入繁忙地带。然而,集体交通公具如地铁、巴士之类,一样出现人流过多的情况,经常也要用挤的方式才能上车。
故此,能应付挤塞环境或短途通勤,但又方便携带的非机动车方案,需求一直存在。即使悬浮板因为 “起火” 之名而哑了火,但 “最后一哩” 的供应,只是用另一种形式来满足。
最后一哩的电动车变种
爱范儿(微信公众号:ifanr)上回就跟大家提过平衡车的发展时,就提及过平衡车的发展关键是陀螺仪,但实际上在生产商发展 “最后一哩” 的方案上,关键不是陀螺仪,而是电池。
进入机械时代,人类一直致力于解决 “最后一哩” 的交通工具,除了是机动类别的摩托车 (motorcycle) 之外,不少国家的 “最后一哩” 的解决方案,其实均以人力的代步工具为主,包括自行车 (bicycle)、滑板 (skateboard)、滑板车 (kick scooter)、溜冰鞋 (Roller skating) 等。
但当电池技术的急速发展,电瓶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概念亦开始冒起,由于早年由于液体铅蓄电池技术的限制,其产品不是太不笨重、就是续航力太差。
自 2000 年代行动设备快速普及,使锂电池 (lithium battery)、锂聚合物电池 (lithium polymer) 等微型电池的价格快速骤降,加上 Segway 为主的的平衡车概念,使生产商开始以微型的锂电池,来取代以往笨重的传统液体铅蓄电池,小型的平衡车设备,例如悬浮板和单轮平衡车等亦应运而生。
到了近年,随着未来代步工具的红火,生产商更脑洞大开,把锂电池用于原来的人力代步工具上,小米推出 “电助力折叠自行车”,也属于其中一种目前很火的 “最后一哩” 方案之一(上图)。
传统方案的现代化
相比起平衡车来说,传统的方案优势是什么?
当 Segway 平衡车初推出时,它就以 “容易学习” 而驰名,就连对机械一窍不通的傻瓜,透过陀螺仪的协助,差不多一踏上车就自动会踩。然而,要想把平衡车变得更便携,由一般双平衡车,再瘦身至只有一块板型的悬浮板,最终变成单轮车 (Electric Unicycle),随着体积的下降,学习门槛直线上线、而安全性也随之下降。而且,平衡车始终是新事物,即使再易上手,但大众对这种新玩意的安全性仍然有浓烈的担忧。
大家应该还记得:先前爱范儿团队在面对着新式的单轮平衡车,几乎全军覆没,那学习的困难度大家仍然沥沥在目。
尽管传统的人力代步方案一样难学,今天不少年轻人一样也懂得骑自行车。而比自行车还要易学、也要更便携的滑板车,由于本来就是小孩子的玩物,不少用户由小就懂骑,在长大后顺利过度到电动滑板车,大幅减低了用户的心理障碍,相对地更愿意接近和使用这种 “新玩意”。
故此,爱尔威的左国刚认为,平衡车虽然定位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但在实际应用场景里,更多的表现在玩具的属性上。相反,电动滑板车(上图)发展的关键在于符合人们传统的骑行习惯,而且更便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在选择这类产品时的心理壁垒。
结果,这些电动化的传统代步方案,改变了以往平衡车的市场格局。
平衡车的技术瓶颈
相比之下平衡车的发展,亦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
爱范儿在先前分析平衡车的发展时,就强调过当陀螺仪快速普及化,使其技术门槛快速的降低,变成在淘宝摆卖的小玩具,故此,平衡车生产商要进一步差异化,将愈来愈困难。爱尔威的左国刚指出:
目前平衡车生产商都采用的是公版、公模,所以成本可以压缩的很低,比如扭扭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而要通过自主研发去体现在产品上的技术特点,就需要投入相当大的成本,对研发的要求也会更高。
平衡车愈上更严重的瓶颈,是专利壁垒。虽然爱范儿先前就曾报道,平衡车的专利持有者 Solowheel 面对着中国山寨的抄袭而感到无能为力;但爱范儿一样也有报道过法警到在 2016 年 CES 的展场里没收了中国涉嫌侵权的滑板车 (下图)。
虽然中国的山寨公司可以无视专利,但对于那些重视品牌和创新的新创企业,专利仍然是个重要的挑战。 Citygo 的林骥就强调,平衡车的技术专利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品牌的手里,这也促使了不少公司改为发展电动滑板车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Solowheel 等海外平衡车公司,不断的透过专利提控,对小规模的山寨厂商自然没有影响;但对有一定规模的平衡车公司总会带来影响。早前 Ninebot 九号车收购 Segway,亦与专利官司不无关系。
滑板车,会取代平衡车吗?
所以,小孩子的玩意将会干取代乔代斯眼中 “与 PC 一样重要” 的平衡车吗?最少,拥有平衡车的技术专利的大品牌,未必就这样想。
Ninebot 九号车,是目前平衡车产业的领军企业。他们早前加入了小米的生态链,并在其协助下收购了平衡车的老祖宗 Segway,并分别推出了廉价但品质不错的 “小米九号平衡车” 和 “小米九号单轮车”,目前气势如雄:光是爱范儿所在的 TIT 创意园,就经常有两台小米九号平衡车、一台 Segway 在穿梭;而爱范儿视频编导 OJ Chan,也是 “小米九号平衡车” 的车主之一。
Ninebot 市场相关负责人向爱范儿表示,滑板车与平衡车两者的受众群体不一样,滑板车的优势在于学习成本低,产品受众更广;而平衡车智能科技的外形及酷炫,操控感又优于滑板车,尤其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他们认为智能操控性和驾驶优越感方面,平衡车仍然更胜一筹,故此他们会以平衡车为优先,其次才是电动滑板车。
“驾驶优越感”,这个并不是个玩笑。事实上,在一些平衡车的兴趣社群里,向来都有一种 “鄙视链” 的存在:
- 小轮径双轮平衡车鄙视大轮径双轮平衡车;
- 大轮径双轮平衡车鄙视独轮车;
- 独轮车鄙视电动滑板;
- 电动滑板鄙视电动自行车;
- 电动自行车鄙视山寨平衡车;
- 山寨平衡车鄙视人力代步工具
由于平衡车相对滑板车来说更酷、更高端的特性,亦使它在滑板车的冲击下,变成往时尚化、高端化的路上发展。这对于早前苦于山寨林立、质素参差的平衡车发展来说,未尝也不是好事。
未来发展视乎法规的演进
不过无论是平衡车也好、或是电动滑板车也好,由于这个产业目前没有像大疆或是特斯拉这种让人望而生畏的领导企业存在,所以各个厂商也在默默地、急速地、但无序地去找自己的路向。
这样的发展有坏处,也有好处。
没有领导者,消费者亦会因而不懂分别产品的优劣,让劣品充斥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后果。早前的几宗起火事件,就是一例。但没有领导者的存在,也使 “最后一哩” 的市场百花齐放,企业更需要学会走自己的路;只要一条子行不通,大家就会走另一条路,各种脑洞大开、款式不同的交通工具,纷陈在我们眼前。
这种 “百花齐放” 的市场,如何才能健康地发展?没有领导者,我们就只有倚赖完善的法规去引导。早前,美国消费者商品安全委员会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简称 CPSC) 表示,鉴于去年的几宗起火事例,他们将于本月宣布一套未来用于改善产品安全性的条例。
未来代步工具市场的发展,全看法规如何引导业界去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