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成功者的幻觉
Bill Gates 对 iPad 的评论很有趣,他承认 iPhone 是心头好,但是 iPad 没有入他的法眼。
他说:“我是触摸技术和电子阅读的坚定支持者,但是我相信语音,笔输入及键盘设备的组合——或者说是上网本——将是此类产品的主流”。
“它和我见到 iPhone 时的感触不一样,那时我说,‘天啊,微软的目标定得太低了’,iPad 是一个不错的阅读器,但是看到它时,我没有 ‘要是微软有这样的产品就好了’ 的感觉”。
嗯,Bill Gates 现在是一个慈善家。他已经全身而退,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和 Steve Jobs 一样意义的企业家,会去为公司的产品,创新殚精竭虑,为公司的营销,市场赤膊上阵。甚至,我认为他对硬件产品已经丧失了前瞻性和判断力。因为我们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仍然可以清楚的得知,他只是从平板电脑的硬件偏好方面去考虑 iPad 的成功,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产品诞生的背景和可能引致的商业模式。这是非常片面而无力的一个评价。
英雄迟暮。这并非偶然。
微软一直在被人诟病,人们认为它缺乏创新,产品毫无特点。这个曾经酷的公司,在 Google,Apple 这些公司面前,在蓬勃的互联网企业中,显得如此单调乏味。它并不缺乏人才,但是事实上人们在离他而去。
甚至微软的前高管 Dick Brass 日前也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它无法继续引领未来,微软没有 iPad 这样的平板电脑,没有亚马逊 Kindle 这样的电子书阅读器,没有 iPod 和 iTunes 这样的系统平台,也没有 Facebook 和 Twitter 这些流行社交网络服务。
他回忆起一件往事,2001 年微软研发平板电脑时,负责 Office 产品的副总裁并不认同。平板电脑需要手写输入,但他更喜欢键盘 ( 这和 Bill Gates 的想法如此一致!) ,甚至拒绝为平板电脑修改 Office 软件。而现在,情况愈发恶劣,在苹果推出平板电脑之际,微软的平板电脑团队却被撤消。
也许一切也应归咎于他们所选择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策略。
微软主要的利润来源,是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Office 办公软件。微软投身于利润丰厚的软件产品已经在过去的 10 年中为他们获取了 1000 亿美元的利润,仅仅在上季度他们就有 67 亿美元的利润收入。微软因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因桌面操作系统的 “垄断” 而一举成为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但是着眼于高利润,却陷入了类似 “资源诅咒” 的困局,他们过得很好,因此可以继续躺在古旧的软件产品上,从而也必然无法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更可怕的,是这种成功者的幻觉,也许会让他们忽视了潮流的更替。
随着互联网大潮和移动技术的兴盛,个人电脑逐步在丧失工具性而成为一个电子消费品。环顾我们周围,苹果的产品因为充满人性的关怀,出色的设计和用户体验,成为一种格调。iPod,iPhone,iPad 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电子产品,它们更是生活模式的创造者。
2001 年,Steve Jobs 喊出 “Digital Life Style” 口号,2007 年,在届满 30 周年的 MacWorld SF Expo 中,Steve Jobs 正式宣布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Inc.)更名为苹果公司(Apple Inc.),把 “Computer” 标签去掉。而 2010 年 1 月 27 日,Steve Jobs 进一步宣称,Apple 已经是一个 “移动设备制造商”。Apple 在引领着我们的移动生活,它总是在时代的潮头。
而微软,我们仍然在依赖着它,也在习惯着 Windows 们的一成不变,臃肿,缓慢,痛苦和崩溃。
成功者的定义比较简单,创造者是否能够成功却需要时间的验证。然而成功的企业,善于随潮流而动该是共识。微软过去因 IT 产业的兴盛而崛起,但是在互联网和移动大潮中却在丧失主导和判断力。Apple 忽略互联网的喧嚣,但是他们选择硬件产品和生活形态的创新与创造,Shift the future,也许这个广告词更该是 Apple 的注脚。
如此不一样的公司,我们该如何去定义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