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薪,硅谷实习生真的有游艇和无人车吗?
如果说华尔街是金融系学生的天堂,那么与硅谷公司里的工程师共事上一段时间,则是更多技术出身的大学生的梦想。
实习生项目
每个季度前夕,硅谷的大多数企业都会针对在校的学生推出实习生项目。对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生互相认识的机会。
和平时招收的零散户不同,硅谷公司除了一般性的调研项目,还会推出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项目。如 Facebook 的 “Facebook 大学”,就是专门为实习生开办的计划。
图片来源:letsintern
冬季实习通常在 11 月或 12 月开始,春天一般在 1 月或 2 月开始实习,夏季会在 5 月、6 月开始。虽然实习大多是一次性体验,但学生在同一家公司实习多次也不是不常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习可能连续两学期甚至连续两个夏天。
实习期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实习生和企业签订合同的时候商量好即可。像 Uber 中国不与实习生签订劳务合同的情况,在硅谷是不会发生的。
像 Google、Facebook 这样的巨头企业,每年都会招收超过 1000 名实习生,尽管以招收美国大学就读的学生居多,但由于国际化现象在硅谷是比较普遍的,所以这些国际企业更乐于招收世界来自各地的员工。这其中不仅体现了企业本身多元化的理念,也凸显了自身的人文关怀。
如果你是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想要在美国本土定居,这份硅谷的实习经验会显得更加重要。
硅谷企业喜欢怎样的实习生?
成为硅谷企业的实习生很艰难,想要成为大企业的实习生难上加难。
Google 绝对算得上是实习生的梦想之巅了。虽然进入 Google 是困难的,但是相比于 0.77% 的正职人员录取率,拥有 3.75% 的实习生录取率看起来低了不少。
除了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Google 还要求所有实习生关心 Google 的技术业务。成绩要出色,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一样也不能少。
举个例子来说,Google 的实习软件工程师,需要正在攻读计算机科学或相关技术领域的学位,必须是全日制学位课程,并且在实习完成后回到学校。
就这么简单吗?怎么可能。
除了上面这个基本条件外,在 2017 年或 2018 毕业、有软件系统或算法方面的经验、关于 Unix / Linux 或 Windows 环境和 API 的知识、熟悉 TCP/ IP 和网络编程、优秀的代码技能(C++、Java、Python),这些条件会更加分。
Shah 会讲三种语言,他收到过志愿服务荣誉勋章,还列在了学校的优秀学生名单上。此外,他还是一个教学助理。平时无聊的时候,他也设计一些 Android 应用程序。这些经历足够丰富也足够实在,比花俏的简历更吸引面试官,于是他顺利地进入了面试。
图片来源:hackcollege
而规模相对小的独角兽公司 Pinterest,他们招收的实习软件工程师和 Google 的基本条件相同,在此之外,公司特别鼓励团队的多样性。
在工作要求中,Pinterest 更加注重实习生和团队的共同成长,这是作为独角兽公司和成熟企业的区别。实习生对产品的热情就会变成对工作的激情,因此,作为 Pinterest 用户的热情是他们很大的考量标准。
Laura 是 Pinterest 的狂热粉丝,她进入公司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进入了第二轮面试时,抛给她的是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递归编码问题。面试中,面试官几次都提示她其实可以做得更有效率。直到结束面试,她失去了信心。
出乎她的意料,一个月后她竟然收到了 offer,她对于 Pinterest 深深的喜爱感染了面试官。 2016 年,女性在 Pinterest 实习生中的比例从 2015 年的 32% 上升到 53%。
未来,硅谷的 “程序媛” 应该会越来越多。
像全职雇员一样思考
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样,端茶倒水的实习生在这里没有意义,因为琐碎的工作对于公司的核心业务贡献并不大。绝大部分硅谷实习生都能亲自接触到项目由开发到推出的过程。
Siddarth 在 Twitter 刚开始实习只是写写文件编制,但第二天工作时,他忽然发现一个 API 服务器上的基本方法没有暴露。Siddarth 立马报告给了主管,本来以为主管不会理他或者得晚点修复这个漏洞,没想到主管却说:“还等什么,你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忐忑的 Siddarth 在 4 个小时后编写了 8 行代码交给主管。就这样,他发布了在 Twitter 的第一条代码。
图片来源:uber
实习生都被视为正职员工一样看待,需要每个实习生像正式的员工一样思考,这是硅谷的作风。但这无疑给实习生的工作增加了挑战性和难度。
在 Uber 实习的第 52 天,Kate 发布了一个项目之后,系统竟没有显示绿色的成功标志,取而代之的是服务器关闭威胁,电子邮件像潮水一样涌入她的邮箱,并且启动了 5 级中断机制。
Kate 紧张的流下了汗珠,她开始紧张害怕,然而还没来得及问及原因,她又收到另一封邮件。原来刚刚的紧急情况只是巧合,和她的代码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这个经验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程序员工程师的所作所为都会威胁到系统,这种能力伴随的就是责任。
独角兽公司为人所周知的一个特点就是创业时间相对短。这样的企业拥有少量的员工,却在挑战着大型的产品或项目,这就给了实习生难得的锻炼机会。
像正职员工一样,被分配到一个小组,得到自己的账号,开始为一个产品进行编程。可以参与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设计会议、营销策略还是软件架构。这些参与和信任都给了实习生最初的信心。
加热马桶和啤酒
干着辛苦的工作,工资酬劳当然不会低,那硅谷实习生的工资到底有多高呢?
据一份实习生薪资的匿名调查,Google 的月工资达到 7000 美元,而苹果和 Facebook 月工资分别是 7000 美元和 6800 美元。这之中在硅谷的企业实习生月薪资最高的是 Dropbox ,高达 8500 美元。
据匿名调查,2016 年实习生的工资和津贴对比,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作为对比,美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4 年全国全职雇员的年平均工资是 46481.52 美元,约为 4040 美元每月。
除了基本的工资,实习生福利津贴也很诱人。因为旧金山的房屋租金极贵,一般企业会先为实习生找到适合的房子,同时给实习生提供住房的福利补贴还有搬家补贴(有时候两个会合在一起给)。
而 Uber、Airbnb 这种服务型科技企业还会赠送现金卡,可以用来支付 Uber 车费、Airbnb 的旅行住宿费。
在这个名单中,苹果、Yahoo、Google 等巨头企业工资水平并不算高,可是,人家福利好啊。
在 Google 实习过的 Debarghya 写了他实习时受到的福利待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要按时完成工作,会议不迟到就好。实习生有专用的游艇!而且,外出跑腿或者在公司迷路的时候还可以叫一辆 Google 无人车,随叫随到。还能拿到 Google 的周边产品。”
当然还有 24 小时的健身房、游泳池、加热马桶,还有按摩积分卡、每周两天的现场理发……
图片来源:weknowmemes
Facebook 的前实习生 Ryan 写道:“虽然我们没有加热马桶,但是我们可以上班喝啤酒啊!”
物质上的福利的确很吸引人,但是体验企业文化的活动更加受到实习生的青睐。
Dropbox 就为实习生开办 “父母周末”(Parents Weekend)的活动,邀请父母来公司进行为期两日的参观活动,费用全包。公司为他们讲解公司的理念和产品,介绍未来的规划和愿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能够使父母明白为什么孩子要在这里工作,并且充满着热情,以此为契机让一个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微软会举行 “实习生署名周”(Intern Signature Week)。所有的硅谷实习生都要飞到雷德蒙德总部参观体验,当然,微软会包揽一切费用。和微软的高管同桌吃饭,参加过这一活动的 John 是微软负责 Outlook.com 的实习生,他和 Steve Liffick(Windows / Windows Live 项目副经理)同桌吃饭,和 Julie Larson-Green(首席体验官与执行副总裁)一起交流。John 觉得 “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实习生活动!”
从事科技行业自然热爱各种新兴的科技产品,成为第一个试用新品的人,接触世界前沿的科技,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一个企业最吸引人才的地方就在于独特的企业文化,让实习生体验并且认同这种文化从而留在这个公司,是很精明的一招。
图片来源:daytondailynews
除了钱还能得到什么
在电影《Intern》(《实习生》)里,70 岁的本在退休后重返职场,成为了一名实习生。虽然以前是一名成功商人,但他每天依旧勤勤恳恳,因为在他看来 “经验永远是一笔财富”。
人人都能说出,实习的经历就是一份宝贵的经历,丰富你的简历,能为未来定向,学习到学校没有的技能和知识,然而在硅谷的实习经历是独一无二的。
简历上挂着 “前 Google 员工”、“前苹果员工” 的标志,自然比任何科技企业对未来的招聘公司更具吸引力。
在硅谷,每周都能在公司见到创始人,和他交流想法,讨论问题。通过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人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还能重视彼此的交流和分享,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企业也会积极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派对和交流会,像 Facebook 的夏日派对、微软的实习生署名活动、硅谷有名的 “Internapalooza”……都给了实习生宝贵的机会。
图片来源:Microsoft
实习结束时,能够得到一份全职的 offer 是相当美好的,但也有很多实习生事与愿违。Amazon 的全职 offer 率高达 85% ,Simon 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一定能进,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在 Quora 里他写道 “这个经验告诉我,不要把什么都当做理所应当”。
“这段经历教会了我谦卑,给了我对成功的渴望和向前的动力。” 现在的 Simon 是一名苹果的软件工程师。
题图来自:thedailyb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