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们敢喷敢哭不完美,我们才会为女排夺冠的疯狂样子打动
8 月 21 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齐诺体育馆内有点闷热。
塞尔维亚女排队员谨慎地把中国女排队员张常宁的发球轻垫过网,守在网前的队长惠若琪突然升起,一记凶猛扣杀——落地得分!中国女排姑娘们在奥运会前几乎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以 3:1 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冠军。
夺冠时刻,中国女排抱作一团,教练组也冲入场内,郎平表情还保持冷静,和主攻手朱婷紧紧拥抱在了一起。塞尔维亚女排选手们则当场愣住,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已经输了比赛。
顶着巨大压力的队长惠若琪无法抑制住激动,和徐云丽抱在一起痛哭不止,几乎所有女排队员都瞬间泪洒球场,有的球员激动得几乎无法站立,只能相互搀扶着。表情有些呆滞的朱婷被前来拥抱的副教练双手拍脸才清醒过来。
这是属于中国女排的时刻,中国女排继雅典奥运会后,时隔 12 年再次登顶奥运之巅。
与此同时,中国网友们也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也用它们独特的方式狂欢:P 郎平指导时挥舞双手图、制作朱婷蔑视表情包、编惠若琪段子……
就是这样,这届奥运会以网络文化狂欢方式进行着,和往届不同的是,运动员们也完全投入其中。
对自己表现 “很满意啦” 的傅园慧直言对决赛 “没有想法”、举重运动员孟苏平夺冠后在领奖台前 “咚咚咚” 地叩头、拳击运动员吕斌在微博上控诉 “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跳水队的秦凯单膝跪下向领奖台上的何姿求婚、女排队员朱婷用 “眼睛都杀红了” 来形容队友……
在球场上和社交媒体里,这届中国运动员们都毫不吝啬地发挥着自己的敢怒敢言、敢爱敢恨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借由网络大范围传播,让观众们更加投入狂欢之中,和运动员的情绪融为一体:没人会喜欢一群温文尔雅、克己复礼的筋肉机器。
而观众们的喜爱和簇拥也反过来鼓励运动员们更加直接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在举国压力下,谁不喜欢一吐而快,尽情表达自己的情绪,还顺便获得观众和商家们的喜爱?
如此形成的情绪链条,在强大的网络传播能力和多元的网络文化趋势下不断壮大,让这届里约奥运会成为一个运动员们完美的个性展示舞台:或许不完美,或许情绪化,或许心胸 “不宽广”,或许不讨好大众,但足够热烈和真实。
去年刘翔气氛压抑的退役发布会还历历在目,他拿着演讲稿味如嚼蜡地感谢着一大串名字: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上海副市长赵雯、田管中心主任杜兆才…… 上千 “翔迷” 们在发布会大厅外流着泪等待着他念完,希望能见他一面。负面新闻缠身,悲伤的巨星 “飞人” 刘翔却无法敞开心扉,无法畅所欲言,衷肠无处可诉,仿佛提线木偶。
但现在无论是观众、运动员还是各类商家,甚至连背后的国家体制都已经逐渐意识到,奥运会并不单纯是一个争金夺银的赛场,更是一个运动员展示自我、展示国家精神风貌的竞技场。
这个竞技场在要求运动员为力争第一而奋力拼搏,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在赛场上追求一种 “更高”“更快”“更好” 的人类理想姿态。
运动员除了在竞技中拼劲全力之外,也有自我展现、自我表达的需求,这群人类优秀代表们积极表达的姿态,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欲求——积极表达也是一项人类优秀指标。
而傅园慧的 “我很满意”、“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等妙语戳中人心的,大概也是恰恰体现出人类对这种姿态的向往,也是 “更高更快更好” 这一伟大的奥运精神追本溯源。
女排的惊天大逆转后,疯狂的身体动作加上个性化的表达,真正让人感受到这种狂野直接的姿态有多美好。
这种美好原本就可以轻易地靠直觉感受,但一度被 “唯金牌论” 遮盖过,又借由网络重新赋予的自由表达权力,再次拥抱大众的感官。
题图自:乐视体育
插图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