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 访谈:四叶新媒体的 “新媒体” 思考
提起四叶新媒体可能很多朋友还没听说过,但是著名的媒体应用 《iWeekly 周末画报》的产品设计就曾经出自他们之手。iWeekly 是中文媒体里少见的被成功地移动互联网化的阅读产品,在融合媒体内容后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同时又一并收获了可观的广告收入和用户量。这个应用对移动互联网和意图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传统媒体都有借鉴意义甚至示范效应。 围绕着媒体类移动阅读应用,四叶新媒体联合创始人之一沈一鸣代表四叶新媒体接受了爱范儿的访谈。现在,沈一鸣与他的搭档带领着四叶新媒体正聚焦于 iOS 应用,尤其是中文媒体应用。
我们也将持续进行国内创业团队的报道,这个板块我们命名为 iSeed,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种子,如果你希望在 ifanr 展示你的创业理念和有趣之处,欢迎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认识一下 Clover.ly 的两个创始人:
沈一鸣,且听枫吟,85 年,四叶新媒体联合创始人,Leica 中文摄影杂志创始人,iWeekly 创始人,良品杂志创始人。
Saic,90 年,四叶新媒体联合创始人,Bangumi 番组计划创始人,iWeekly 前技术总监。
ifanr:请介绍一你们的团队吧 ,目前有多少人、分工比例如何?
沈一鸣:我们团队现在 8 个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比如技术也会做设计,编辑也要做推广,设计也要做选题。
ifanr:你们团队很多都是 80 后,还有 90 后的合伙人,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是怎样组成的,你们是怎么相互认识的,团队是怎么磨合的?
沈一鸣:我们核心的两个创始人在 5 年前就开始共事,后来的新成员也是逐步吸纳和培养起来的。团队磨合是个时间问题,没有捷径,最快的方式就是一起全力把项目完成,在实践中了解彼此的风格和需求。
ifanr:四叶新媒体将来愿景是什么?想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沈一鸣:我们希望做改变社会的事情,产生价值,并籍此获得收益。长远来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有影响力,有价值观的企业。
ifanr:在成立后不长的时间里,你们快速推出多个应用,执行力很棒,请介绍一下你们团队是怎么安排整个过程和步骤的?怎么决定下一个应用的定位、取向?
沈一鸣:我们推出的每一个产品其实都经历过至少 6 个月的时间,从 idea 产生,到讨论可行性,制作框架,以至最终优化,每一个产品在最终发布的时候都经历过至少一次重大的调整。
ifanr:这些产品有没有贯穿始终的想法?各个独立的产品线,在设计中是否有统一的方法论?
沈一鸣:如何产生价值,如何更好地产生价值,这是我们所有想法的核心。
ifanr:各个应用的用户量有多少?四叶新媒体应用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群?这样的用户群具有什么特点?
沈一鸣:我们目前一共有 600 万 iOS 用户,基本上都是中文用户,iPhone 和 iPad 本身的用户属性就是我们的定位:年轻,中高收入,读过书,具有充沛的消费能力,我们认为这个阶层代表了中国的中层社会阶级。
ifanr:在做 iWeekly 这个应用的过程中,你对媒体受众有什么了解?从你运营的经验看,阅读品牌媒体的内容的人群是什么样的?这些受众与网络媒体,比如 Leica 中文摄影杂志的受众有何不同?
沈一鸣:这个读者群体很聪明,能够辨别内容的质量,能够辨别一定的真伪,不过总体来说,对于这个阶层来说,媒体只是茶余饭后的娱乐,作为媒体自己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不要试图蒙骗你的读者。
ifanr:中文摄影杂志和 iWeekly 这两个应用的 iPad 版排版布局相似,最初思路是怎样的,为什么采用那样的布局设计?
沈一鸣:我们的媒体产品架构设计会最大限度突出媒体内容本身,对运营的审美和视觉有一定要求,这是一种符合我们团队能力优势的架构设计。换句话说,我们的每个产品也是为我们团队量身设计的。
(沈的办公桌桌面)
ifanr: 传统媒体比如杂志或者报纸纸媒,在向新媒体转型中,尚欠缺的是什么?有好的内容资源,为何不能做出受欢迎的手机和平板应用?现有媒体的手机应用,问题有哪些?
沈一鸣:媒体本身是一个资本和智力高度密集型行业,新媒体只会更资本化和更精英化。传统媒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其各自的内部制度问题,传统往往意味着对新生事物的控制欲与扼杀,这个时候就会非常困难,需要外部的改变来逼迫进化。
ifanr:你认同新媒体时代 “内容为王” 这个观点吗?媒体的核心资源是不断创造出内容,新媒体产品怎样才能发挥内容的价值?
沈一鸣:“ 内容为王” 这句话说了几十年了,和新媒体其实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内容的价值在于给读者带来了什么价值,而不是仅仅把内容填充在版面上。
ifanr:现在很多人用 Pinterest 及轻博、甚至微博内容来做媒体性内容应用,这样的由兴趣而生的,有一定内容品位的自媒体,去拓展他们在手机和平板上的应用,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
沈一鸣:缺少编辑观点的内容不叫媒体,只能算做传播渠道。媒体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对读者的指导作用以及公信力。
(产品原型图)
ifanr:怎么看手机和平板上媒体性应用中广告与内容的关系?
沈一鸣:媒体是一个成本非常高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广告收入,将无法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于内容建设和购买,最终损失的是读者。现在的读者已经非常幸福,可以免费阅读到绝大多数全球最出色的观点和内容,广告是保证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可能。
ifanr:据你们观察手机上媒体应用的广告有什么特点和发展趋势?可否以四叶新媒体的应用来举例说明?
沈一鸣:国内的移动广告行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至少需要 1 – 2 年才会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所有人都在探索,不过总体上可以看到趋于理性和精准的投放主策略在逐步形成。我们团队的尝试更多在如何更人性化地呈现上。
ifanr:分享一下春节期间福这个应用的情况吧,当初推出的目的是什么?下一步年后这应景的应用怎么发展?
沈一鸣:这个应用上线的时候刚好遇到苹果 App Store 故障,所以效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2 周大概有 30 万人下载,让我们感到开心的是看到很多周围的朋友也使用了这个应用来拜年。2012 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我们做这个应用一方面是想讨好一下我们的用户,另一方面也是为我们自己求一个新年好运。
ifanr: 目前,四叶新媒体是否有投资进入?营收状况如何呢?
沈一鸣:目前我们还没有引入投资,自负盈亏,收支基本打平。
ifanr:你们给想要创业的人的建议?
沈一鸣:不要找借口、执行、专注。
如果说 iWeekly 受到苹果用户的追捧是因为它站在美观与实用的交汇口,那么我们有理由更期待沈一鸣和 Saic 在移动互联网和富媒体领域的下一个作品。
此外,ifanr 力求将更多创新的新鲜种子和想法带给读者,将【iSeed】延伸至各地。我们也已经开始选取美国的创业团队进行深度独家的访谈报道,若你发现任何新鲜、靠谱、有趣的创业项目,欢迎推荐或者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