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案例剖析︱如何以正确的姿势将 VR 融入小学课堂?

新创

2016-11-02 09:56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VR 价值论(vr-value),转载时已获得作者授权。

VR 价值论将持续推出新栏目《案例》,以此来剖析 VR 应用的典型案例,找到 VR 真正能解决刚需、节省成本的真需求,希望为传统行业提供一些启发。

本期是将 VR 应用在 K-12 教育的一个案例,希望能对从事小学教育的从业人员带来一种新思路,enjoy!

北京,晚 6 点,天已经暗下来,风嗖嗖地刮。

广渠门外的培新小学,孩子们已经早早下了课,学校一片黑,空荡荡。

只有一楼边上的屋子还亮着灯。

“到了是吧,我马上出来。” 方老师匆匆从语文办公室走出来,“走,我们去教室聊。”

方老师最近正在做一些尝试,将 VR 和语文课堂做结合。此前,她曾将课文《草虫的村落》与 VR 结合,上了央视。不过,央视一本正经的风格,无趣地像个科教片,总是少不了那么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欣欣向荣感,没有解决疑问。

VR 到底能不能真正解决老师的痛点,到底是不是有着不可取代的效用,哪怕只做个辅助教学?为了搞明白,VR 价值论希望探求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

采访比预计时间晚了半个小时,方老师的时间已经有点赶了。快速坐下后,采访直奔核心。

  • 价值论:一般提到 VR 与教学的结合,会想到科学课,语文课也用?

方:科学课确实用得比较多。我们班孩子学习星空时,拿什么图片都不如让孩子站在 VR 里看,就像是站在宇宙当中,星球就围绕在周围,想摸摸太阳摸摸太阳,想摸摸月亮摸摸月亮,真的是一种遨游的感觉。孩子们体验完什么都记住了,眼睛放光。

所以,我们也就尝试着把 VR 跟语文这样的主课挂挂钩,确实边缘学科在 VR 上用得更多,主课我们还是头一例。

  • 价值论:很多人提起 VR 与教育的结合,觉得是伪需求,你怎么看?

方:我觉得不是伪需求,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根据我实实在在的需求来开发的。

比如,我们讲《圆明园的毁灭》,你再怎么拿文字去描摹以前的圆明园如何如何,孩子是无法想象它的毁灭意味着什么。

但如果拿 VR 去让孩子沉浸式地体验一两个场景,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这样的毁灭是多么大的遗憾,有些东西,不用你更多去讲,沉浸之后,再跳回文字,他的理解就完全变了。

  • 价值论:一定要用 VR 吗?视频不能解决?

方:视频不如沉浸,一个是第三人称的视角,一个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体验是不一样的。

比如,讲《桂林山水》也能看看视频,但视频总归是跟自身分离的,你要沉进去,感到自己就飘在竹筏上,随波荡漾,高耸挺拔的山就从眼前划过,这是 VR 能做到得,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讲《草丛的村落》,孩子们带上 VR,目光就真的随着小虫的视角飞到草丛中,进入一个微观世界。草丛像森林那么大,虫虫们那么友好,那样忙碌,这不是视频能带来的体验。

ssss

讲到兴头时,方老师眉飞色舞

  • 价值论: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 VR 吧?

方:不是,这个得磨,找到那个点,能出感觉的点。自然场景类的文章比较适合,叙事类文章就比较难。

  • 价值论:涉及自然场景类的,是说根据课文内容做个 360 度景就可以了?

方:没这么简单。首先要找到这个点,这之后你得想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做,搭建什么模型,怎么阐释对课文的理解,如何表达感情。得搞清楚懂孩子在想什么,摸准真正能带来感染力的地方才行,不然没意义。

  • 价值论:具体怎么做,多长时间做一期?

方:老师打磨课件的时候,首先需要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写好脚本,交给公司制作。我们这边是跟微视酷合作这个事情。等产品雏形出来后,再根据感觉不断来回修改,把什么删去,把什么添上,挺麻烦的,前后做一期,得一个月时间。

最近我们也在磨合《鲸》这篇课文。总的来说,量不会很大,真正做你才发现,真的不容易,没有那么简单。比如增加一个动作,可能制作公司得改一个通宵。

  • 价值论:语文是需要品读的,需要发挥想象力,直接让孩子体验 360 度的沉浸场景,会不会把想象力抹杀了?

方:一般来说,我们是让孩子们先体会文字,有了感触后,再沉浸其中,对作者所表达的东西理解就更深了。不是说上来就沉浸了,那他就束缚了自己。

当然,也不都是一定的,有些孩子,想象力没有那么丰富,在画面的启发上,才对文字有具象的感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看书,再沉进去看看景,就有了二次创造。不过,这对高年级不一定适用。

  • 价值论:最初怎么想到把 VR 带到课堂?

方:现在吸引孩子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电子产品那么多那么好玩,你还能像以前一样,指望一本书,就吸引他们对语文的注意力,产生兴趣,这不现实。这就推着你去尝试更多的现代手法。

VR 算是一个新的视角,结合得好,当然会出来新得兴趣点和增长点。

不过,你不要指望它能替你解决考试和知识点,它更多的作用还是在引发兴趣上面。

  • 价值论:孩子们体验完 VR 课的真实反应如何?

方:上完《草虫的村落》一课,孩子们特别激动。文字变成了眼前可见的画面,非常震撼,发现自己走到课文中去了。

很多孩子其实很早就体验过 VR,不过第一次发现还能跟课结合。

有个小朋友还一本正经地来了一句,“课文+小组合作+VR=生动”。他数学特别好,平时表达也喜欢用很数学的方式。

他们的内心还挺美挺自豪的,因为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体验到的。

我确实觉得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凭心讲,就是从需求出发,从孩子需求的角度应该尝试一下。

cccccc

孩子们在 VR 课堂上

  • 价值论:按你理想的产品,给现阶段的产品打多少分?

方:七八十分吧,我想要的理想状态,还得技术再进步一些,现有技术还达不到。

  • 价值论:从课堂出发,VR 算不算刚需?

方:你说 VR 这个方式是不是非用不可,肯定没那么夸张。不过,你要问我用了和不用有没有差别,那是肯定有差别的。

不过,毕竟刚刚开始,几节课看不出来,而且很多东西可能有想象的成分在,再多一段时间看,才摸得更清楚,到底哪些是真的有用,哪些不是真需求,需要时间。

什么都不是一定的。

快 7 点,方老师得赶着去接孩子了。起身匆匆告别,方老师一边骑上车,一边说到,

大家就爱这样,要么跟风什么都好,要么全盘否定,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得找准了那些个需求点。

话音随着自行车的轱辘声远去了。

自从在课堂上引入 VR 后,方老师总是时不时被人问起,VR 放在课堂到底是不是真正有用,被问多了,也就有了这个感概。

而我们的探访还没有完。我们希望跟方老师提到的微视酷公司能聊一聊,看看从他们的角度,又有着怎样的行业理解和产品逻辑,以及 VR 教育的市场现状。

公司的地址很不好找。

在上地的一处老式办公楼门口,见到了微视酷公司的人。楼有些旧,螺旋状的楼梯贴着外墙,从一楼一直盘旋到顶层。

公司得从货梯上去。

五层,到了。

前台的背景墙写着 “微视酷” 三个字,看了下英文 LOGO VR School,搞懂了为啥中文取这个名。

办公室的开放区域很大,30 来人几乎坐满了,有股子热乎劲蔓延在整个办公区域。

门口的接待室放着一圈红木椅子,木雕茶几,以及功夫茶具,茶具上盖着红色珊瑚绒帐子。

聊了几句,进入采访室。

这是个 20 来平的会议室,一张大会议桌几乎将整个屋子填满,桌面铺着红色珊瑚绒桌布,整个感觉与接待室如出一辙,很有点十年前传统行业谈生意的画面感。

这应该是上一家公司的留下来的,如今凑合用,还没来得及更换。创业公司,哪来那么多讲究。

约了公司的产品经理讲了讲基本的制作,以及公司概况。一会,一个穿着红色户外服的大高个半含着笑,在门口探了探,随后推门进来。这是他们的 CEO 杨威,而接下来与他的聊天,把公司的基因和最底层的想法,讲明白了。

“我是北师大毕业的。” 杨威有些内敛地说到,声音不大却很稳,脸上一如既往半含着笑,“教育这事,这就不是一个你有了锤子去找钉子的事。”

这个比喻有点意思,工具是锤子,需求是钉子,谁先谁后,别搞反了。

接下来,采访开始。而采访的最终目的,就是搞清楚公司最源头的那点东西,以及摸索出来的经验与思考。

  • 价值论:最近 VR 教育貌似越来越火了,你做这块创业,是不是考虑到现在的 VR 市场,这块变现容易些?

杨:有这么几个原因,情怀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你看到孩子们真正被你所做的一些东西所打动时的眼神,你会有特别强烈的成就感,整个团队也是冲着这一点在做。

第二个是时机。目前 VR 技术的发展程度,很难支持很多其它的应用的实践,而 VR 教育,从解决方案来看,已经可以满足了,这是一个能做的事情。

第三个也就是变现。整个时代正处在下一阶段的变革中,VR 毫无疑问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所有的大厂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布局。所以,VR 是我选择的大方向。

不过在 VR 现阶段,C 端还没有打开,能够迅速推向市场、产生营收的落地点不多,而教育算是其中一块。这是基于变现的考虑。

第四个,现在的学校也正好有这个需求。实际上教育领域正处在剧烈变革期,正从原来的应试教育真正转为素质教育,它也在寻找全新的技术去支撑需求,VR 正好可以满足。

实质上任何一件事情,我要去做,对方刚好也有需求,就可以把这些点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做好这个事情。

  • 价值论:谈谈具体怎么能做好这个事?

杨:你得去了解教育,教育本源上是什么,它有什么需求,它有什么问题,那些可以通过 VR 技术来解决的?这是理论层面。

实践层面,比如,在真实场景的还原上如何操作,如何便于学生的理解等等,这里面有很多的点需要探索,得不断跟老师磨,让 VR 技术真正呈现出它的价值。这里面的工作就很细微了。

  • 价值论:为什么选择 K-12 来切入,其他的重型操作类的职业教育会不会更刚需?

杨: 先说为什么要切 K-12。

  1. 第一个是因为熟悉这个领域,
  2. 再一个,K-12 领域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更容易接受新技术的应用,而年级高一点,就偏向应试教育了,没有太多机会。
  3. 第三个,从大的层面看,国家本身对小学教育有教改的需求,那么小学就会去主动去寻找改革点,这是一个可以打开的点。

至于其他的职业教育类培训,会兼作一些,现阶段不做重点布局。这一类,有传统行业背景更容易做,比如,切汽车的模拟驾驶,石油化工操作等,都需要对行业的理解,这不是我们的擅长。

在未来 VR 教育这个行业,每个更细分的领域都会有产生一家上市公司的体量。

  • 价值论:现在做 K-12 遇到的最大难题是?

杨:最大的难题还是在,如何理解老师教育的需求上,这个是我们永恒要去做的工作。
需求是第一,技术第二,理解需求也分好多层次,理解越接近本质,技术才能配合得越好。

除此,技术上虽然也有一些难点,但随着时间发展,都不是问题。

  • 价值论:你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什么?先做内容,再做平台,整合上下游?

杨:一句话概括就是,做一款适应于 K-12 教育的整体解决方案,让学校能够用这个解决方案提升教学。

至于平台和整合上下游,你做得足够好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成为平台,做不到强求也没有人会陪你玩。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现阶段就是专注做产品就好了,满足需求比什么都重要。

  • 价值论:如果给自己打分,内容你打多少?

杨:60 分。

  • 价值论:这么低,为什么?

杨:现在就是一个及格线上下晃悠,到不了理想的状态。现在离我想的距离还很远,有很多事情还没做。

  • 价值论:比如呢?

杨:比如说,我们对 VR 教学的一个认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视觉上,如何让视觉更美观?如何有代入感?哪种角度来呈现?

比如,课程上,如何深入?

比如,系统上,怎么能用更新更薄运算能力更强的硬件去支持?怎么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如何建模,来提高内容制作水平?

这只是大面上的东西,那再看细节,怎样深挖不一样的知识点,如何用 VR 的技术将其打透?

现阶段算是起步吧,离完美还很远。

  • 价值论:你刚提到的课程上,到底如何深入?

杨:这有四个阶段:

  1. 也是最容易的,根据知识点,把场景做出来,让人看到感受到;
  2. 让人在场景里可操作,比如做些小实验,这就涉及到交互了;
  3. 在互动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同时参与反馈,这就涉及到联机互动;
  4. 最后一个,数据分析。根据过往的行为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反馈,用以提升现状。
  • 价值论:课程内容上,现在走到第几步了?

杨:刚第一步。

  • 价值论:最看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杨:课程的深度挖掘能力,其他像视觉、系统,在教育这个层面上,重要性略轻。

  • 价值论:市场反馈如何?

杨:反馈还不错,今年已经签了几十所学校了。

  • 价值论: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坑是什么?

杨:我们一直是有一整套的理论基础做支撑,节奏也都是照着这个成熟的系统在走,没有遇到什么特别不顺的,现在看来,一切都还好。

采访时,杨威一直在把玩着一个简易的纸质 VR 眼镜盒子,盒子的标签打着 “荣耀 V8”。

“看吧,现在的大厂都在大力推 VR 这个事,V8 这个手机盒子折起来就是个 VR 眼镜,有点意思,这东西越普及,教育行业也越受益。”

就在前不久,由荣耀 V8 独家赞助的圆明园 VR/AR 全国创意大赛中,微视酷获得了冠军。

“大赛后,会跟荣耀有合作吗?”

“当然希望跟大厂有些合作,看机会吧。” 杨威说到。

sdf

左:微视酷产品经理葛兰天,右:微视酷 CEO 杨威

在 VR 逐渐兴起的大潮中,VR 教育就像一个新婴儿,它不够大,也并非最炫,不过,正在以自己的姿态慢慢成长,并在各细分的领域蔓延开来。

我们探寻它的刚性需求,以及聆听行业思考。VR 价值论还将在后续持续推出 VR 教育深度文章,希望能在这股大潮中,为传统的教育,与新兴的科技之间,建设一座真实的桥。

 

题图来源:PRWeb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