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珠海航展,刮起了一股无人机热潮
打开百度,搜索 “2016 + 珠海航展”,你会看到一堆让国人为之骄傲的新闻:歼 20 双机编队突袭航展现场;运 20“黑妞” 公开亮相;中国八一、俄罗斯勇士+雨燕、英国红箭、巴铁枭龙飞行表演各个吸睛;以及各种首次在本次航展上首次亮相的国产装备。
上周,11 月 1-6 号,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再次开幕。作为中国目前最大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这届珠海航展却有了不少改变,其中一点就是 “无人机热潮”。
珠海航展 “新” 无人机一瞥
如果你也在前几天去过珠海航展现场,你肯定会感叹:“无人机真多!”。
在波音、空客、西斯科基等一众航空业巨头展位旁边,出现了一大批无人机产品和企业。而这些 “风格”、“设计思路” 各异的产品,也反过来给珠海航展抹上了不一样的色彩:
我们之前曾经报道过的 AOSSCI X-Hawk 无人机,在整体结构上与 Google X 旗下的 Project Wing 有一定共通之处。但是整体尺寸更大、速度更快、滞空能力更强。
接下来这款概念无人机采用了四轴设计,不过布局非常 “新颖”。同一边(左右)两个螺旋桨可以从起飞时的垂直,分别向前、后旋转 90 度。并且将螺旋桨折叠收起,最终和连接两个螺旋桨的机体形成完美的流线型。
不过从现场展示和官网信息来看,此款无人机暂时还处于概念阶段。如何实现复杂的螺旋桨转向?又如何将动力传输到螺旋桨之上?垂直转平飞阶段又应该如何调整相反方向旋转的两个螺旋桨?这些疑问依旧存在。
同样是一台四轴多旋翼无人机,但在机体部分加入了类似机翼的结构,能够在向前飞行的时候提供部分升力,延长滞空时间。
上图算是目前数款 5 轴旋翼机的典型代表,在大展弦比无人机基础上增加了四轴多旋翼结构。能够在垂直升空之后进行水平加速,最终转换到普通飞机的飞行及操控模式。
这种强制 “糅合” 做法简单粗暴,潜在风险比较下。但问题也很明显,四个垂直起降用螺旋桨无法收起,不可避免会在平飞时对空气流体力学产生影响。
右侧和正中间的两款均属于旋翼机,但与上面介绍的那架略有不同。最后的那台则更加接近 Google Project Wing 的 “多旋翼+飞翼” 结构。左侧的相对更加异类一些。
这款五轴多旋翼无人机比较有争议,在机身前后左右以及正中间均布置了螺旋桨,并且还嵌入了贯穿机体的洞中。中间螺旋桨由内燃机驱动,如何通过四周螺旋桨平衡中间的旋转力矩已经是一个大问题。
一种共轴无人直升机方案,拥有一对共轴旋转的旋翼,并且以相反的方向旋转。直接抵消螺旋桨反转力矩,同时还能大幅提升升力,增加负载能力。
将直升机常见的 5 叶螺旋桨引入四轴多旋翼无人机,同时还保留了直升机旋翼中变距环等结构,让它能够做出更加精细的动作,单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机械结构。
现场还有一家无人机被刷上了顺丰速运的涂装,但是并没有提供进一步更详细资料。
戏剧性的一幕,在上面各种各样无人机展台隔壁,就是数款无人机远程干扰装置,就比如上图这款,能够远距离发现并且定向干扰。
逛了一圈看下来,着实有一种误入 “无人机展会” 的感觉。
专业级无人机继续崛起
图片来自 Livescience
在今年 9 月初,我就曾写过一篇深度文章《【深度】对于 “无人机” 的下一波革新,我们应该期待些什么?》,其中已经概述了很多观点:
- 消费级无人机的 “盛世” 之下,是专业级无人机的缺位;
- 消费级无人机会进入 “多旋翼时代”,是因为多旋翼简单易控;
- 多旋翼的自身能力局限,将催生无人机下一波 “革新”。
在短短的几年内,多旋翼无人机经历了一次 “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大疆,从最早期不怎么靠谱的精灵 1、2,到现如今尺寸小、能折叠、依旧表现堪比大疆 4 的 Mavic Pro。正如爱范儿资深无人机主笔 Odin 在详细评测中总结:
Mavic Pro 也许仍然不是最完美的无人机,但肯定是消费者最满意的消费级无人机、也会是竞争对手最头痛的无人机,没有之一。
而这其中蕴含的技术差距并非几天、几个月后可以追上,更别提大疆自身高效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我们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大疆在消费领域就像一朵 “乌云”,阴影所到之处其他企业基本无力对抗,并且这朵 “乌云” 还在不断扩散。
图片来自 Dronefreaks
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空中平台,无人机所蕴含的可能性以及变数依旧不少。换句话说:即便大疆,目前也只是在多旋翼无人机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在多旋翼、影像之外,无人机依旧存在广阔的市场。
本届珠海 “无人机航展” 顶多是目前无人机市场发展的 “冰山一角”。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无人机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也将继续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题图来自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