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我只有 14 岁,我不想死,请把我冻起来

新创

2016-11-24 16:04

你还记得自己在 14 岁的时候是怎样的吗?

刚刚进入中学,每天在校园中嬉笑打闹,为成绩不及格而担忧,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瞒着老师偷偷谈个恋爱。

jiawen

图片来自 MiddleWeb

但同样 14 岁的她只盼望一件事:离世之后将自己的遗体完全冷冻起来,也许在几百年后的未来,在全新的医疗技术帮助下重新回到正常 14 岁女孩的生活。

这名被称为 JS 的英国女孩还给法官写了封请愿信:

我只有 14 岁,我不想死,但我知道我快要死了。

冷冻保存后,我有机会被救治并醒来,哪怕要在几百年之后。

她在去年发现自己患有癌症,并随之开始住院治疗,但在今年 8 月的时候,医生明确已经没有积极的治疗方法了。

girl-1图片来自 Cancer Awakens

而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在网上了解到人体冷冻法。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和交流,这个 14 岁的小女生向家人提出自己最后的一个愿望:希望可以在离世后将身体冷冻保存。因为

也许到未来他们就能找到治疗这种癌症的方法,然后就可以唤醒我。

JS 来自单亲家庭,得知女儿的心愿后,母亲支持女儿的选择。但父亲却不同意,在此之前,JS 已经 8 年没见过父亲了。父亲自己也患有癌症。

the-father_2JS 的父亲(图自 Daily Mail

因此,重病的 JS 还不得不陷入一场判决父母中谁有权决定她遗体处理方式的官司中。也因此写出了以上那封让人心碎的请愿信。

幸好,法官在和 JS 见面后,确定了她是具有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并判定母亲胜诉。JS 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第二天见到法官时还不禁称他为“英雄皮特杰克逊先生”。

justic-peter-jackson审判法官 Peter Jackson(图自 The Telegraph

而到了最后时刻,父亲还是改变态度了。因为,这毕竟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请求”。虽然如此,在 JS 离世前还是没能和父亲见到面。

但除此以外,JS 还要面对摆在面前的另一个挑战——资金问题。人体冷冻处理非常昂贵,普通家庭大多难以负担,更不说经历了重病治疗的 JS 家庭。

giphy-1

家里人为了完成小女孩的心愿,到处筹钱。最后,JS 的外祖父母将外地的房子和土地卖了,才得以筹来 37000 英镑给外孙女(约为人民币 31.5 万)。

JS 在 2016 年 10 月 17 日离世,所幸一切困难都在那天前解决,JS 可以带着希望,平和地入睡。等待着被更好的未来唤醒。

(英国政府出于对小女孩隐私的保护,拒绝透露女孩信息,以 JS 作为统一称呼。并且限制媒体,必须要 1 个月后,即是 11 月 18 日才可以对该新闻进行报道。)

press-1英国许多媒体在 11 月 17 日发出的次日刊物电子版都“开天窗”,直到 18 日凌晨才添加 JS的新闻(图自凤凰网

也许对于 JS 来说,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安心地“休息”,和烦恼暂告一段落了。但对于肩负着“将她带到未来”的冷冻机构(Cryonics Institute)来说,工作才正要开始。

ci-site Cryonics Institute(图自 Daily Mail

人体冷冻处理对于时效性非常敏感,心脏停止之后,时间拖得越久,细胞损伤就越大。

工作人员要在医生宣布病人在法律意义上死亡后的 2-15 分钟内开始对病人进行“急救”。

ci-operationCI 的输液手术室(图自 The Guardian

工作人员首先会将病人转移到另一张病床,接入心肺复苏仪,使得病人体内的血液会再次流动起来。

cy-6

同时,工作人员会使用便携的冰粒和冰浆对遗体进行全面降温。在降温过程中,头部降温尤其重要,头部部分会泡在一个装满冰浆的冲气容器里。

随后工作人员会向病人注入 30000 个单位的肝素,以抵抗凝结反应。然后就可以开始运输病人。

随后,通过接入仪器和开腔手术,他们会将病人身体里所有的血液和体液抽干,替换为在冰柜储存的防冻剂。不同的机构会使用不同的防冻剂,CI 使用一种自主研发,名为 CI-VM-1 的防冻剂。

alcor-3外科医生需要进行开腔手术将主要血管接上仪器(图自 Alcor)

一旦注满了防冻剂,工作人员会将病人从病床转移到一个担架上,上面铺着一个睡袋和背板,病人在冷冻库的日子里,将在这个睡袋中度过。

随后,病人的头部会被套在一个独立的头部冷冻盒里,里面装满干冰粒,剩余空间则会由硅油填满。在保持头部和身体连接的情况下,冷冻盒在脖子位置的缝隙将被封上,使得头部冷冻盒完全隔离。

manicans头部的独立冷冻盒,图自 Cryonics

完成后,工作人员会以干冰包裹着病人,运输到最后一个处理地点——CI 的储存地。病人来到之后,会被放在睡袋里,加上标签,并进行进一步地降温至零下 120 °C,在随后的 4 到 5 天内,遗体就会下降到液氮温度(正常大气压下,液氮温度为零下 196 °C)。

cy-11cy-22截图来自 Alcor 的介绍视频

最后,工作人将液氮将渗透在用于包裹病人的睡袋,然后将病人运输到一个低温恒温器(cryostat)里,头朝下脚朝上颠倒地垂直放置着。睡袋的背板连着一条绳,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连接移动。

cy-33CI 的病人就保存在这些低温恒温器中,图自 Daily Mail

至于为何要倒置安放,是因为冷冻库底部的温度最低,如果以外发生无法制冷,起码头部受保护的时间也会最长。

接下来,就是等待未来的时候了。

(由于不同机构处理方式稍有不同,以上例举的为 JS 所选择的 Cryonics Institute 的操作方式。)

对于这项技术的可行性,一直以来总是争议不断。

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强烈批判这个技术,认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giphy-6

麻省总医院冷冻学家 Mehmet Toner 博士认为:

冷冻和复温都需要极度缓慢地进行,而过程中结冰晶是无可避免地。

如果人体中的液体冰晶化,细胞组织就会被破坏。这样的话,即使未来人类找到今天令到病人死亡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也难以通过损坏的细胞完成“复生”。

crl-1

并且,根据人体内部细胞的复杂性,暂未有一种统一的防冻剂可适用于所有细胞。一种对肝细胞适用的防冻剂,很有可能会对其它细胞形成伤害。

而冷冻保护部位的重中之重——大脑,更是一个“在根本设计上就是为了防止任何东西进入其中”的器官。

ezgif-com-36bc1142a1

它的密度非常大,并且还由血脑障壁(Blood-Brain-Barrier)和髓磷脂包裹保护着,如果想要将防冻剂输进去,必须要通过压力才能将溶剂泵进去。英国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神经学教授 Clive Coen 因此评论道

主要问题是,大脑是一个密度极其大的组织体。想要将某种防冻剂注射到里面,并依靠这个来保护大脑,这个想法本来就很荒谬。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在人体冷冻机构工作人员到达前,病人大脑里的神经已经死亡了。即使以后复生了,神经损伤也是难以避免。

andy-zawaki-7图片来自Metro Times

但既然科学家们都在公开反对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选择冷冻保存自己?

虽然人体冷冻法在常规医疗中属于边缘话题,但在科幻类作品中确是未来常见的技术,在长途旅行中用于缓慢衰老,或是像现在一般,在离世后冷冻保存以等待未来“复生”的机会。

aliens-sleep-0电影《异形》中的 “睡眠舱”,图自 Space Game Junkie

科幻小说家尼尔琼斯在 1931 年,首次在科幻小说《奇异的故事》提出这个概念。小说描述了一个叫詹姆斯的人,在去世后,他的遗体被发射到太空中冷冻又复活的故事。

再到大众熟悉的经典大片如《阿凡达》、《星际穿越》、《美国队长》、《异形》系列、《2001 太空漫游》等,其中都包含了冷冻技术元素。

inter-1《星际穿越》剧照,来自豆瓣

与我们更贴近的文学作品如《三体》,其中也描述了类似的“冷冻大脑漂游于宇宙后被外星人技术复活”故事。而更巧合的是,《三体》的其中一位编审——中国重庆女作家杜虹,在 2015 年离世后,同样选择了以人体冷冻的方式保存自己的大脑。她是中国第一位采用人体冷冻法的人。

cyronics-2杜虹女儿在母亲逝世后发出的朋友圈,图自凤凰网

这样引述,并没有将人们选择人体冷冻的原因归咎于文化作品传播的意思,只是说,这些大众更熟悉的文学故事,可以帮助人接受人体冷冻这个概念。

至于是否选择进行这个处理,想必每个人都会自行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再做出判断。

但在这些作品中呈现的“人类战胜死亡(衰老)”的情节无可否认地反映了我们对“生”的期盼与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这也是文学虚构类作品应有的任务:不平白地重述生活,而是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子来塑造它。

a-short-documentary-on-cryonics图片来自 Vimeo

事实证明,即便是 14 岁的 JS 也有人类最基础的恐惧:我不想轻易死去。

虽然目前人体冷冻依旧争议不断,但是它的确是现代医疗无能为力后的“最后希望”,与其大胆死,不如大胆赌一把自己能活。

这种最基础求生意识实际上也在不断推动着人类发展,从最直接的生物医疗、到军队中代替我们作战的机器人,再到我们身边有可能提高交通安全的无人驾驶。

可以说,“怕死”非但不可耻,还为人类整体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层的动力。

那么不妨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完美实现人体冷冻,每个人都能够凭借这项技术“穿越”到未来,进而每个人都能够被医治,拥有接近极限的人生。

到那时候,你会选择将自己冷冻起来吗?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