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节奏快得离谱的今天,我们为何还要选择 “反潮流” 的胶片
当你拿一台相机,对焦、测光后按下快门。这简单的动作,搭配着快门帘开合那经典的声音……
咔嚓!
这,便是胶卷才有的仪式感。
比起数码相机,具备实体的胶卷大概能够唤醒你对快门的尊重。快门帘开合的每一下都显得小心翼翼,慢条斯理。
这仪式感虽值得回味,但它也伴随着大量限制。
胶卷拍下来之后,要经历冲洗和扫描,这个过程会比一般的数码拍摄样长不少的时间。同时,胶卷也有 36 张的限制,只有拍完这 36 张之后才换一个色调与风格……这些规条让胶卷离传统和潮流越来越远。
但,胶卷真的就没有存在的意思,也没有把玩的意义?
当然不是,作为爱范儿内容部当中为数不多的胶卷用户,今天就来谈谈胶卷对广大群众的意义。同时作为一个索尼 A 卡口用户,我觉得我已经可跟大家谈谈,如何在低预算的状态下好好玩胶卷。
胶卷:我们的口号不仅仅是 “穷人全画幅!”
如果只从作用与功能上去考虑,胶卷存在的意义其实还不算很强。尤其是普通用户,他们身边有很多的东西都能够替代胶卷的产品还真不少。
首先是机器,自从入门全画幅这个定位出现之后,全画幅的门槛就降低了不少。尤其是索尼 α7 的出现,一台地震前只需要 4500(单机身)的机器,对于普通玩家来说还真的有不少吸引力的。如果想体验全画幅带来的改变,这里的成本也不算太高。
除了画幅,还有调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是,VSCO 这一类预设应用推出以后,很多种胶卷模拟的都能通过预设或者调色 app 还原出来。
这些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快餐需求,因此也有人很武断地觉得胶卷的质感已经能够通过数码来模拟,胶卷不再有用武之地。
但这些理解依然存在其片面性,胶卷在降低门槛和显像作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胶卷的廉价,不应只在全画幅
要在胶卷这个体系上谈低价,真的是从 35mm 全画幅中开始的。
(插图来自:DigitalREV)
影像媒体 DigitalREV 在 6D 和 D600 刚刚推出时,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计算。他们假定:
- 一台数码全画幅相机为 2000 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折算大概是 13593 人民币,如果只按照单机身计算大概接近 D810、α7R ii 左右,套机的话就是 6D、D750 或 α7ii)
- 一卷负片胶卷加冲扫大约是 12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81 元),乘上相应的时间之后得出大概 1872 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 12721 元)
- 经比较后,两者相差约 128 美元(折合人民币 869 元)
这里的相差值,并不是一固定值,它能跟你选择的胶卷、成片率或器材配置等因素有关。而且在全画幅相机下调的状态下,这个差距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所以,当我们选择胶卷的时候,目光就不能局限在 35mm 全画幅这个系统上。毕竟低价而言,宽幅和 120 中画幅的差距更大。就去年发布的两款中画幅无反相机而言,哈苏的 X1D 单机身售价就到达了 81999 元。即便是富士的 GFX-50s,单机身也需要 45000 元。
在这个前提下,胶卷中画幅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富士的经典机型 GF670 目前售价还停留也在 18000 左右,部分二手机也在 15000 以下,吸引力还是很强的。
另外,胶卷在画幅上也有不少新的选择。例如,本人经常在爱范儿(微信号:ifanr)的影像报道中提到的哈苏 Hasselblad XPAN,这是一款由两块 35mm 胶卷组成的 21/9 宽幅,搭配相应的广角镜头能拍出不一样的冲击力。
(Sweet S 物理 “裁剪” 得出的 XPAN 视角,还会有漏光的尴尬)
虽然,像美能达的 α Sweet S 能够提供 “截幅” 模式,用户也能通过后期裁剪来得到 21/9 的画面。但通过这损耗画面得出的画面,在透视、成像上并不能与实拍的相比。再加上 Hasselblad 这个名号,这款机器仍然值得一试。
有些东西,胶卷会做得更好
要谈胶卷的优势,不应该只从价格的优势上看。胶卷具备的,还有成像上的优势。
微喷这种制作方式而言,胶卷在宽容度、图像的精细程度上会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做出来的作品,观感上会更为细腻。这就是胶卷这种材质带来的优势。
这个,跟胶卷的成像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当中也有一些数码暂时无法达到的地方。即便除去了色彩、反差等差异,胶卷也有吸引你的可取之处。习惯了数码调色的你,也应该来尝尝这古老的情怀和仪式感。
怎么玩,才能让这复古的奢侈变得尽兴?
即便比市面上大部分全画幅相机要便宜,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笔多出的消费。如何花好这比钱,也是本次讨论的重点。
利用好相机的 “就近原则”
首先,很多人都觉得,要为胶卷再多配置一个系统有点浪费。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毕竟现在很少会有人把胶卷作为主要的记录工具(影楼另计),所以胶卷机身在搭建上不需要像主力机一样完善,可以从镜头的可玩性去考虑。
所以想节省预算的话,选择胶卷机身也有一个 “就近原则”,那就是跟着自己的主力系统去选。本来用佳能 EF 卡口的,就选 EOS 的胶卷机,索尼 A 卡口的就可以往美能达的 AF 系列去靠:
- 佳能 EF 卡口:EOS55(支持眼控对焦)等
- 尼康 F 卡口:FM 系列,F 系列等
- 美能达/索尼:A 卡口的 α 系列
- 宾得后期 PK 卡口:ME 系列等
- 徕卡 M 口:M 系列早期的机器都可
以上提到的这些,基本上就是能够数码时代有较高互动性的机身,按照着卡口去选就没有问题了。
但有些老式机器不具备机内调整光圈的功能,拍摄时就要选择一些带光圈环的镜头了。另外有消息指出,富士之前有一部分胶卷相机也是用尼康 F 卡口,这对于尼康用户来说或者会多一个选择。
如果你是按照以上的原则去选的话,大概就能够实现这样的状况。正如我手上的 A 卡口定焦储,从广角、标定微距再到长焦都能够用到胶卷机身上。
即便是闪光灯,也只需要一个官方的转接头就能够实现无缝连接了。这样的一体性还算是比较省心的。
如果你不想从自身系统出发,又或者自己用具备转接能力的无反机身,那选择会更加宽广。胶卷镜头能够用到无反机身上,平时拍摄也能多一点玩法。
(富士 Klasse W,来自摄影师 Bob McKay)
除了可换镜头相机,简单直接的 PS 机也是一个选择。
爱范儿(微信号:ifanr)在之前的报道中介绍过的佳能的 AF35ML 、富士 Klasse W/S、理光的 GR、CONTAX 的 T 系等都是较为有特色 PS 机。如果你还没有理想的机身,又或者只是追求一个简单的体验方案,那这里推荐的机身当中会有你想要的东西。
选镜头,可以从兴趣出发
既然说胶卷相机不需要按照工作的套路来,那选镜头的也可以按照兴趣来走。
部分相机卖家会将当代搭配的套头一同捆绑销售。但对于这卡口上早有储备的用户,这些非恒定光圈的标变镜头作用其实不太大。如果玩的是胶卷,那就是从定焦开始吧。
以本人的组合为例,我购入美能达 α Sweet S 时搭配是美能达 AF 50mm F1.7 OLD 版。比 F1.8 大一点点的光圈以及七边形光圈形成的散景,让这支镜头成为了一个经典。搭配自己在玩 A 卡口时储备下来的 24mm F2.8、50mm F2.8 MACRO、135mm F2.8,这个组合基本上能够满足我绝大部分的拍摄需求了。
作为一个 50mm 标头爱好者,我也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 “光圈补完” 的美好愿望。从 50mm F2.8M 到 F1.4 都能拥有,这个相信也是胶卷和数码共用卡口下的优势。
选胶卷,应该从便宜开始
选胶卷其实没有太多的原则,只需要跟着色调上的喜好、感光度去选择就可以了。
目前有一些胶卷兴趣团体会做一些简单的测试,为读者提供一些样片。用户从他们的描述中就能大概了解一卷胶片拍出来是怎样的,跟着这个去选择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一个什么都蒙圈的初学者,或者从常见的负片开始会比较好。
如柯达的 Color Plus 200(行内俗称的 “番茄炒蛋”)、富士 C200、Agfa 200 系列等等,这些都是较为便宜的负片,拿出去冲扫的话时间也比较短,成本也比较地,废片带来的心理承受压力也比较小…..
而且,这些度数较低的负片都比较容易保存。只要存放在温度合适电子防潮箱里面就基本没有问题了,不需要冰箱保存。综合两者看来,这些卷基本上都是初学者的必备之选。
选器材的时候,你还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看到了这里,大概你已经能够开始描画出自己的方案了吧。虽然方法是有了,但在选购产品的时候,这里还有一些你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首先,目前绝大部分的胶卷机身都停产了。你在选购的时候,需要面临的都是二手商品。在选购二手胶卷相机的时候大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检查快门好反光板和快门能否正常工作,这个时候你需要拿一台完备的相机作为基准,这样对比的话就比较直观了
- 检查底片室,这里需要看看快门帘有没有损坏,内部有没有发霉或其他异常肮脏的情况(注意,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去触碰快门帘!)
- 检查机身的漏光情况,这个只能通过拍摄去测试了,但在拍摄之前可以看看机身的海绵会不会有过分老化的现象
除了以上这三点,你还需要去检查其他部分的机能。当全部确认之后,才能够选择购买。
选购胶卷的时候也需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存方式,如果本来已经没有完好保存的话,对成像会有很大的影响。
日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说过期胶卷能拍出特殊的味道,但这个当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很难去判断其成色。一卷两卷玩玩倒是无所谓,但是假如是要用来拍摄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那还是选用有效期内保存正确的胶卷会比较好。
还有,在买胶卷的时候最好多备自个 X 光袋,这个是专门给常出差或旅游的摄影师准备的。
带着这个 X 光袋过安检,就能够减少 X 光对胶卷的影响。如果需要坐飞机的话,请给安检多预留一点时间,因为胶卷机最好的方法,还是手动检查。尤其是当你带着的是高度数胶卷的时候,X 光会让你的颗粒感变大,成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这些还是要实现准备好。
最后…
不论是胶卷还是数码相机,它们都是留住时光的工具。数码能够给你贴近现场的真实,而胶卷则能够给你不一样的味道。
这两者目前还处于互不干扰,互相补充的状态。当你两者都体验之后,才会明白当中的道理。
好好地浪费一下快门与时间,从拍摄到冲洗中学会等待。这里能得到的东西,将不只是快乐和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