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奶茶?雇人排队?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如何面对质疑
近日,喜茶宣布了即将进入北京的消息——在一两个月之后,喜茶将会在北京开出两家店,地址分别在朝阳大悦城和三里屯太古里。
以这个消息为主题,喜茶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媒体沟通会。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到场做了一场「Hey 北京」的演讲。这个年仅 26 岁的年轻人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创业者明星之一,他的喜茶成功刷新了消费者们愿意排队的底线。而为他加冕的,是 IDG 资本及投资人何伯权超过 1 亿元的联合投资。
「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用这句话来形容聂云宸再适合不过。他被在场的记者团团围住,但同时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尖锐的提问:喜茶是不是网红奶茶?到底有没有雇人排队?这些不仅仅是现场记者的提问,关于喜茶的质疑早就在各种传播渠道发酵了。
既然大家都在质疑,不如听听聂云宸本人是怎么说的。
(喜茶)
关于喜茶的网红标签
网红店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偏贬义的词语,我是非常不希望看到这样的评价。
聂云宸说话很直接。他谈到,当初选择奶茶创业,看中的除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外,还有奶茶作为消费品具备的高频属性。聂云宸希望把喜茶做成生活中日常的东西,而不是「千金难求」的「网红美食」。
拒绝这个评价的原因可能还有「网红美食」们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实。近年来,由于社交媒体对消费者做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靠着网络营销的「美食」能够迅速走红。但品牌忠诚度低、用户易于流失、跟风带来的同质化等问题,也让「网红美食」们普遍面临着「花无百日红」的命运。
聂云宸认为自己的喜茶跟他们不一样。喜茶已经五岁了,聂云宸对它还有更长远的愿景——茶饮的全国化,甚至是国际化。聂云宸说「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路」,喜茶未来一年的规划有三件事:
第一,加强运营管理、人员培训。目前喜茶门店具备培训经理和整套的培训体系,未来还会新建一个培训学校。
第二,提高后勤供应链的效率。聂云宸认为「品牌基础是产品,产品的关键是在供应链」。
第三,紧密开店。目前喜茶在上海有 3 家门店,下个月会再开 2 家,目标是年底之前开到 10 家门店;广州现在有 10 家店,希望未来一年开到 20 家;深圳现在有 14 家,预计在年底开到 20 家;北京进入会开 2 家,争取年底开到 5 家。
关于雇人排队
(喜茶门口排队的消费者,图自凤凰网)
排队的盛况助推了喜茶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一杯排队两个小时才能喝到的奶茶,勾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好奇心。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知情人士」曝出的内幕,以微信聊天记录为证据,喜茶被指责饥饿营销,雇人排队。
雇人排队是老僧常谈,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差不多半年时间后生意开始很好,门口开始会有五六个人排队。后来到了广州、深圳也有人这样说。现在我开了几十家店了,每家营业额都很好,所以就没有人这样说了。
面对质疑聂云宸没有太多的解释,在他看来只要继续让喜茶继续被消费者们喜欢,质疑自然会打消。聂云宸对每一家店都火爆的原因都心中有数,但绝对不是雇人排队。
聂云宸表示,最开始,喜茶第一家店生意并不好,常常有只卖出一杯的经营情况。聂云宸介绍到,在江门人口数量小,外来人口不多,没有所谓的营销,能做的只有是靠口碑把顾客留住。
因此他一直在研究产品,跟顾客聊天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推了一些受欢迎的新品,奶茶店的人流量才慢慢开始增加。不久之后,聂云宸的同学因为排队人太多打电话让他带一杯奶茶,聂云宸才意识到喜茶开始在江门流行。
第一家分店开到了中山,当时的经营状态是「完全没有生意」。
聂云宸开始找原因。反思之后的他意识到,喜茶竞争力主要在口碑传播,但新店离第一家店太远,超出了口碑传播的效果范围。所以他重新规划开店战略,从中山靠近江门的小镇再新开一家店。
事情终于开始按照聂云宸的设想发展。靠近江门新店开业后,很多人从江门过来,口碑传播的效果让这家门店的生意很好。甚至还把中山市里那家「不死不活」的店带得火热起来了。
在佛山、广州开店也遵循这样的策略。后来,当聂云宸发现有人从深圳开车一个多小时去东莞买喜茶之后,他就把喜茶开进了深圳。当上海的吃喝玩乐账号都在报道喜茶的时候,他就把喜茶开到了上海。
在聂云宸看来,从感性上来说创业希望有火爆的场面,但是现实发生就会很烦,门店的运营压力很大。「要解决这种排队问题,最根本的是把门店数量扩张出去」。除了开更多的门店以外,喜茶也在努力提高效率。比如将在朝阳大悦城开业的喜茶,就采用了双水吧的模式,能够加快出品。
聂云宸的回答里,既有 Yes 和 No,也有创办喜茶前前后后的故事。
不同于传统企业家的圆滑,聂云宸和大多数新一代的创业者一样,以敢爱敢恨的性格与世界相处。不愿意被叫「网红奶茶」就直接反驳,被质疑「雇人排队」,也不急着遮掩。
至于如何去理解喜茶和这个年轻的创业者?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就像有人愿意为一杯奶茶排队两小时,也有一些人永远只喝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