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带火了实景娱乐,但并不意味着《老炮儿》就能建成电影主题乐园
王健林曾想用万达叫板迪士尼,可惜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到一年就实现小幅盈利的上海迪士尼,非但没有被他口中的「群狼」打倒,生意反倒越做越红火。
想要挑战迪士尼的不只万达一个。随着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海外巨头先后入华,以主题乐园为主的实景娱乐板块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影视娱乐巨头们的一片竞争新蓝海。
近日,另一家国内影视行业巨头也默默地加入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光线传媒宣布将和关联自然人王洪田(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弟弟)共同出资 3000 万元,成立光线现场娱乐有限公司。
在其发布的公告中,这个光线现场公司将以影视娱乐内容为核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娱乐生态,从事包括展览、酒店、旅游、房产、文化创意等相关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实景娱乐业务。
一向「人傻钱多速来」的中国市场,看上去又要为实景娱乐做蛋糕了。
迪士尼的法宝,人人都想掺一脚
早在迪士尼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市场之前,国内的实景娱乐就已经有了要烧起来的苗头。
2014 年 6 月 7 日,位于海口观澜湖的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 1942 街正式营业。次年 12 月 22 日,另一条电影实景风情街南洋街又在观澜湖开张,冯小刚还表示,新的老北京街也刚刚开工,不久之后就会开放。
根据华谊兄弟发布的公告,参与「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项目的是华谊兄弟全资子公司实景娱乐公司。早在 2011 年,华谊兄弟就开始布局包括电影小镇、电影世界和文化城在内的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业务,如今,这一板块已经成为华谊的三大业务之一。
华谊兄弟 CEO 王中磊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实景娱乐是内容 IP 的巨大衍生,尤其是线下衍生,专注于影视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在中国影视公司中,华谊是累计优秀电影 IP 最多的公司,也是对 IP 完整性保护最深的公司。因此华谊兄弟做主题乐园或实景娱乐,更多基于我们自制的 IP。
与迪士尼不同的是,华谊的实景娱乐项目是走「本土化」的策略。《集结号》、《一九四二》、《老炮儿》、《非诚勿扰》,「电影 IP + 本地文化」让电影主题乐园有浓浓的中国味儿。
2016 年以来,华谊的实景娱乐签约项目已经累计达到 16 个,同年实现收入 2.48 亿元,同比增长 346.67%。其在苏州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郑州和长沙的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也预计将于 2017 年正式开业。
虽然不比华谊的知名度和规模,但曾做出《血色黎明》、《隋唐英雄》等作品长城影视也想凭借自己在古装、革命抗战作品领域的多年深耕参与一把实景娱乐的大潮。
2015 年 5 月,长城影视在浙江诸暨的长城影视城正式投入运营。跟大名鼎鼎的横店类似,除了提供拍摄场地之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是影视城的主营业务。借助影视城的建立,长城影视也逐渐建立起了包括影视剧、广告和实景娱乐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
(长城诸暨影视城,图片来自:视觉网)
今年 6 月,长城影视宣布收购 9 家旅行社的股权,继续为旗下的实景娱乐业务「输血」。
资金和渠道什么都不缺的万达自不必提,虽然其斥巨资打造的万达电影乐园经营状况并未达到预期,但能够让王健林有底气说出「让迪士尼在 10-20 年内无法盈利」,说明万达在主题乐园等实景娱乐业务方面必然有更大的野心。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如今选择加码实景娱乐的光线,也是无法再坐视这一蓝海被其他同行分食了。其实从 2014 年开始,光线就已经通过宣布建设一个名为「中国电影世界」的项目立下了军令状。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项目进展并不算特别顺利。
这一次,光线虽不是 All in,却也相当于是在实景娱乐上押了一个大宝。
实景娱乐有前景,但可以做不代表能做好
然而被巨头们纷纷给予厚望的实景娱乐,却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剂真正的良药。
已经坐上世界第二位置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今迎来了市场格局的震荡与重新洗牌。这个最显著的时间节点出现在 2014 年。那一年,光线传媒以 31 亿元的成绩超越华谊兄弟,登顶当年的票房冠军。
此后,各路资本蜂拥而至。光线、博纳、乐视、万达,甚至还有 BAT,中国电影市场仿佛刚烧开的一壶水,奔腾着,燃烧着,汹涌而猛烈地厮杀着。今年 4 月,华谊兄弟的 2017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29.08%,净利润暴跌 126.11%。而光线传媒的市值更是在今年年初超越华谊,正式登顶。
江湖易主,风云变化,你似乎永远都无法在这里妄下断言。
当光环退去,曾经近乎于「无敌」状态的华谊,在票房与股价连年下跌之后,惊人地提出了「去电影化」的策略。王中军曾指出,华谊兄弟就是靠知识产权来赚钱的。当纯粹依靠电影本身的路子变窄了之后,拓展电影知识产权的应用场景也许就成了一条可走的新路。
一位华谊公司内部人士曾透露,实景娱乐板块是未来公司电影衍生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收入:品牌授权、门票分成及股权收益。
对公司来讲,实景娱乐板块只要有新项目确认,就会有收益进入公司。
这也是早已通过迪士尼等国际娱乐公司成功验证过的模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重要衍生品之一,实景娱乐的整条产业链一旦被激活,将形成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比如迪士尼,如今主题乐园和度假区在整体业务的营收占比中已超过 30%,高于影视娱乐版块。
(图片来自:The Odyssey Online)
今年 3 月,华谊提出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大约 20 多个文化小镇项目,并以此确立了一个一亿元的营收目标。能让华谊有如此自信的,自然是十几年来积攒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影 IP。
然而就像迪士尼多年以来的神话都难以超越一样,做 IP 衍生品的生意一直是一个「形似容易神似难」的方向。做出个 IP 容易,但要想为它找到那个最适合的拓展场景,似乎没那么简单。
比如说华谊,虽然联合冯小刚推出了这么多的经典电影,但真要从里面挑出来适合「落地」做实景娱乐、开主题乐园的,还真没几个。就像前面提到的《一九四二》衍生出来的 1942 街,以及《老炮儿》之后的老北京街,你很难想象它们能够像迪士尼乐园那样,吸引几乎包括所有客群的游客来参观游览。
(海口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南洋街)
电影 IP 本身的性质和质量决定了它商业化拓展的边界和高度,这点无论对华谊还是对光线、万达等一众中国影视娱乐界巨头来说,都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刨除掉文化差异方面的因素,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迪士尼系列、漫威宇宙、DC 宇宙、任天堂等国际知名 IP,在如今取得的巨大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对 IP 的早期培育与扶植。
(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区)
具体到国内的实景娱乐项目方面,尽管市场够大,但可以做不代表一定能做好。
耗资 55 亿元、被华谊当做样板工程的冯小刚电影公社项目,在设立当年净利润仅为 100.96 万元;根据华谊兄弟 2016 年财报,品牌授权和实景娱乐板块的营业收入约为 2.569 亿元,仅占总营收的 7.33%,暂时还无法承担起核心盈利业务的重责。
除了华谊之外,光线、万达等的实景娱乐项目也一直进展不佳。光线的「中国电影世界」一拖再拖,终于要在今年开工建设;而万达花费 38 亿打造的武汉万达电影乐园,仅营业 19 个月就关门大吉。
一方面缺少头部 IP,另一方面 IP 没有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中国影视行业的实景娱乐探索之路,依然是道阻且长。
前几天,华谊才刚刚在南京举办了新电影小镇项目的开工奠基仪式,这次华谊联合张国立,要用记忆中的康熙微服私访来打一次「情怀牌」。
不过就算从冯小刚换到了张国立,该有的问题还是会存在。希望真能如电影中所说的一样,「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最终找到那个适合的靶子。
题图来自: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