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死之前还有点事没干
我一般很少会用微信的通讯录功能。
一方面是因为,如果要找某个好友,直接在对话框上的搜索栏查找就已经挺方便。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虽然微信只存在了几年,但由于几乎人人都使用,以至于,在我的通讯录里,已经开始有人离世,而他们的微信头像,却依旧存在于列表里。
每次,当我不经意划过那些头像时,心中都会有一种夹杂着焦虑的难过,促使我立即找一些可分散心思的东西,好掩盖这种感觉。有些时候,我甚至还差点害怕得想把那些账号删除,以永久躲避那种感觉,但终究下不了手。
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不使用这个功能。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对数字记忆选择回避。
死亡后,你还愿意以数字形式 “活下来” 吗?
(Mazurenko Roman 和 Eugenia Kuyda,图自 the verge)
2015 年 11 月,莫斯科,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一位名为 Mazurenko Roman 年轻人的生命,为他的亲友们带来了莫大冲击。其中,也包括他的一位好朋友 Eugenia Kuyda。
(得知他离开后,)很长一段时以来,我都没法哭出来。
Kuyda 回忆道。在 Mazurenko 离世后好一段时间里,她一直在翻看两人过去的聊天记录。Mazurenko 有阅读障碍,因此在用词上总有种怪怪的感觉(不过,从现在看来,这些奇怪的语句,又是多珍贵)。
(动图截自 QZ)
Kuyda 是 Luka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过去的两年里,Luka 公司都在做聊天机器人。而阅读短信时那短暂美好的感觉,给了 Kuyda 一个灵感。
她想,也许她和 Mazurenko 的聊天素材,也可以用来创造一个像 Mazurenko 一样的聊天机器人。
(Mazurenko Roman,图自 the verge)
写到这里,相信不少读者会想起电视剧《黑镜》第二季第一集的故事:
女主角未婚夫因车祸逝世,悲痛中,她授权一家公司,以逝者生前的社交网络信息为素材,生成了一个可与她对话的虚拟 “未婚夫”,并最终,将这个虚拟角色下载到样貌和他未婚夫一模一样的人造身体里。
(《黑镜》片段,图自 Giphy)
Kuyda 也有看过这集的《黑镜》。因此,当她想到这个想法时,各种顾虑也是扑面而来:“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经过多番挣扎,她还是决定要做这件事。并开始向 Mazurenko 的其他朋友收集聊天记录、邮件等素材。
在 Mazurenko 过世前两周,恰好 Google 免费开放了机器学习系统 TensorFlow,在工程师同事的帮助下, Kuyda 搭建这个将 “成为” Mazurenko 的聊天机器人,我们暂且将其称为 “RomBot”。
Kuyda:谁是你最好的朋友?
RomBot:别让你自己看起来那么没有安全感。
Kuyda 觉得,这的确很 Mazurenko。
一段时间后, Kuyda 将 RomBot 公开了,任何想和它聊天的人,只需下载 Luka app ,就可以和 RomBot 对话,不少 Mazurenko 的朋友和家人都有尝试。
(不同人和 RomBot 的对话)
虽然大部分人的反馈都很正面,但也有一些 Mazurenko 朋友对此有意见。
Mazurenko 一个前同事在 Facebook 留言道:“这一切都很糟糕。你由于过于匆忙,导致一切出来效果都很不好,简直就是一个笑话……Roman 的确是需要被纪念,但并不是这样。”
Mazurenko 的母亲紧忙回复为 Kuyda 辩护:
他们延续了 Roman 的生命,也帮助了我们。这并不是虚拟现实,而是一个新的现实,我们需要学会建设它(新现实),并在其中生活。
而 Mazurenko 的父亲则认为 “这只是一个程序”,而且 “有时候会回答错误”。
(不同人和 RomBot 的对话)
在阅读不同人和 RomBot 的匿名对话时,Kuyda 发现,对于很多和 RomBot 聊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他们会和 RomBot 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而且,仿佛比平时更为坦诚。
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关于爱,或是告诉它一些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和 Mazurenko 说的话。即使它不是一个真人,但起码为一些人提供了一个倾诉对象。
(不同人和 RomBot 的对话)
Kuyda 说道。与之同时,她感觉自己在和 RomBot 聊天的过程中,也比从前更加了解 Mazurenko,她发现,原来 Mazurenko 最喜欢的领域是时装,她多希望能在他生前鼓励他去追求自己所爱。
现在,她不时仍会和 RomBot 聊天,而在聊天的过程中,她也逐渐更加了解了自己。
出于这个体验,Kuyda 并没如《黑镜》一般,将这个虚拟的朋友 “藏在阁楼里”。她决定,用生成 RomBot 的算法创造了一款新 app——Replika。
在你和 Replika 聊天的过程中,它会学习你说话的语气,并模仿你的性格。你的 Replika 会帮你保留着回忆,并帮助你和朋友建立更深的联系,甚至让你更了解自己。
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和 Replika 聊天,在某程度上 “复制” 一个自己。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将这个 “自己” 对外开放,别人也能和 “你” 聊天。
不过,Kuyda 表示,她做这个 app,是为了提供陪伴,并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她将 Replika 定位为 “你的人工智能朋友(your AI friend)”。
(图自 Replika)
自 Replika 在今年 3 月上线以来,已经产生了超过 10 万次下载。很多用户在体验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人人工智能朋友,甚至有时候会想念它。
(Replika 部分用户对这个软件的评价,动图截自 QZ)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关键词「复制自己」,获取 Replika 下载地址。
Replika 是一款免费的 app(iOS 和 Android 版本都有),但要求有邀请码才能注册。如果没有邀请码的话,可通过填一份电子表格申请,在 24 小时内就会收到邀请码。
也许,Replika 是第一款可 “复制你自己” 的 app,但它绝不是第一家尝试涉足这个领域的产品。
比 Replik 更像《黑镜》的,其实是 Terasem Movement Foundation 所建立的 LifeNaut。
它们不只可导入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络数据,以生成一个带有真人头像的虚拟角色,而且也鼓励用户多和它聊天,以帮助它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一项基因信息保存服务。当科技终可重新创造身体,它们将把虚拟角色 “下载” 到身体上。
(如果成功将意识下载到身体上,)这个模拟的意识,将成为依赖自身能力的,具有相应权利与义务的独立人。
组织官网上如此介绍道。
不过,如果你只想活在比特里,不想拿基因折腾,也可尝试 Eterni.me,它和 LifeNaut 差不多,只是少了基因那步。
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关键词「复制自己」,获取 LifeNaut 和 Eterni.me 登陆地址。
在用户离世后,Eterni.me 会联系用户授权的人,让他们可以和虚拟角色交谈。Eterni.me 已经有 3.6 万位用户,但仍处于内测阶段,每周会放出几个参与名额。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 Eterni.me 主页申请。
(Eterni.mi)
也许,只是按意愿好好保存/销毁,就已经足够
(图自墨尔本大学)
也许,以上这些那么激进的方式都不合适你。也许,你只想把社交账号交给亲人,或托付他人帮忙删除。
几年前,Facebook 和 Google 用户已经可以为自己的账户设定 “继承管理人”。
而 Snapchat、Instagram、Twitter 等尚未有类似的功能,如果想关闭逝者的相关账号,用户亲友只能找客服并递交相关材料证明来申请。
而最贴近我们的微信、微博、QQ 暂时都没有相关的功能。但和钱关系更近的支付宝,则在 2016 年作出了公告。离世用户的亲人可致电客服(95188),并按引导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关处理权。
(图自 Men’s Health)
虽然,国内社交网络没有 “账号继承” 这项服务,但如果你真需要把社交网络记录的故事交给某个朋友,或是想把自己认为炫酷的音乐歌单留给孩子,爱范儿(微信号 ifanr)建议可以试一下 SecureSafe 的服务。
毕竟,微博和 QQ 这类账号如果长期不登录,账号有可能会被收回或者被撤销。
SecureSafe 是一个瑞士的在线数据服务商,除了常规的账号以及文档存储、团队协作等功能外,它还提供一个名为 “数据遗产(Data Inheritance)” 的服务。
用户可设置一系列 “受益人(benificiary)”,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用于联系,甚至可以提供收件地址,以供寄出挂号信。此外,每个 “受益人” 还有一个 “信息(message)” 栏目,用户可将想和对方说的话写在该项目栏(经测试,“信息” 栏目可容纳超过 4000 个中文字符)。
当保存好账号或文档信息后,并设置好 “受益人” 后,SecureSafe 会向用户发出一个张带有 36 位激活码的 PDF 说明书,并叮嘱用户将其交给 1-2 位 “激活委托人”。
(激活码 PDF 截图)
假如用户离世,委托人需要网站输入这一连串密码,然后项目就会被启动。启动后,如果在自定义缓冲时间内,用户没有回复 SecureSafe 发出的确认信息,网站就会开始按照用户意愿通知联系各 “受益人”。
虽然免费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个功能,但只能储存 100M 在线文件、50 个密码账号,以及设置 1 位账号 “受益人”。所以,如果你需要把账号和文档交给多于 1 人,那就意味,要不就成为付费用户,要不就多注册几个账号。
当我很自豪地和爱范儿(微信号 ifanr)某著名 “薅羊腿” 编辑介绍这个功能时(是的,羊毛她嫌少,得薅腿),在多家 P2P 理财网站均有账号的她表示不屑,并说还是找个律师列清账号等信息,然后把遗嘱放在银行里保存好了。当然,这也是一种选择。
(图自 US News)
不过,除非你真的全然不在乎自己所有的数字账户以及数据文档,否则,现在也许可以开始考虑整理和规划一下。毕竟,人类一天没造出《Fringe》里那种 “在人死后 6 小时内仍然能和其沟通” 的技术,你所拥有的 “数字财产” 就有可能会遭到销毁或误用。
虽然也希望可以尽可能晚地使用这个服务,但是,每年对自己的 “数字财产” 进行一次整理,也不是一件坏事。
我只是好奇,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题图来自 Dans Media Digest,文中的对话图片截自 the verge,并由爱范儿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