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IMAX 说要在北美减少 3D 电影,有人要来减少内地的吗?

生活

2017-07-29 12:59

在北美,对于 2D 电影的需求已经超过 3D 电影了。

IMAX Entertainment CEO Greg Foster 在采访中说道,他还表示,IMAX 接下来将开始在北美地区减少 3D 电影的制作,增加 2D 电影。

譬如,今年秋天的《银翼杀手 2049》虽然会以 3D 形式上映,但如果到 IMAX 电影院,将可以看到 2D 版本。

(3D 电影票房在总票房中的占比自 2009 年达到最高峰,图自 QZ

其实,自 2009 年的《阿凡达》后,美国市场的 3D 电影票房总额占比就开始呈下降趋势,即便在 3D 电影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的前提下。

(3D 电影总体在增加,但 3D 电影的票房却没能跟上,图自 QZ

当 IMAX 终于愿意接受北美观众没有很爱 3D 这个事实时,外媒也开始大呼,“爱 3D 的不是美国观众,而是中国观众”。

中国电影市场在 2017 年上半年中,2D、3D、IMAX 和中国巨幕的银幕产出分别是 98 亿、158 亿、12 亿和 3.5 亿。

虽然以上这些消费数据是消费者 “用脚投票” 出来的,但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没有选择,因为很多原本应该有 3D 和 2D 两个版本的电影,最后来到影院后却只剩下 3D 版本。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电影也是来到内地市场后才因利益驱使被 “硬转” 为 3D 版本。因为制片方来说,将电影从 2D 转制为 3D 的成本就只需要 500 万左右,但 3D 版本能带来的收益却可以多几千万。划算。

而对于影院来说,在大多片方要求的 “2D、3D 二选一” 的情况下,即使有时候明知 3D 也许体验不好,也还是得选 3D,因为,如果选了 2D,那就意味着每张电影票的收入都会减少。

譬如,2016 年的《寒战 2》,原本在香港上映时是 2D,但在被引进内地后,便被转录为 3D 版本。当不少观众在观影期间取下眼镜时,发现除了字幕之外,其余都挺 2D 的,但如果不戴眼镜却又读不了字幕。

(《寒战 2》剧照,图自 Mtime

如果当时《寒战 2》没被转录为 3D,行业会减少多少收益?据悉,当时该电影在国内拥有超过了 1637 万观影人次,在假设 2D 和 3D 电影票价差价为 5 元,这样的话,国内票房就少了 8185 千万。

不过,在去年也发生了一个让人感觉看到改变希望的情况。

2016 年上映的《谍影重重 5》,在进入中国后,也循例被转为了 3D 版本,但由于该电影镜头的特殊性,在转为 3D 后,不少观众观影后都产生了头晕脑胀等不适感,引来网上满满吐槽。

(《谍影重重 5》剧照,图自 QZ

随着事件发酵,片方环球国际影业中国终于发文声明,表示将和发行公司合作,允许原本选了 3D 版本的影院下载 2D 版本的密匙,才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提供 2D 版本观影。

不过,《谍影重重 5》这类可以 “把人看吐” 的硬转 3D 版本仍属于少数,这也是否意味着中国观众也还是得继续 “啃” 下各种原本应该是 2D 却被转为 3D 的电影?

(图自 Mtime

出于好奇,我问了一些朋友,如果有影院将 2D 的电影票价卖得和 3D 一样价格,他们会买哪种?而在讨论中,他们最终认为,选 2D 或 3D 还得看影片类型,对于一些原本就以 2D 角度来拍的影片,在可以的情况下,还是会选择 2D。

这样的话,问题又来了,如果想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卖出 2D 的电影票,那就要求观众能理解影院选择 2D 的原因。在大多数影院都选 3D 的大环境中,这对于冒险选 2D 的影院来说,又多了一个潜在失去观众的风险。

看来,该如何权衡观影体验和盈利间的平衡,国内电影市场还得继续摸索。

题图来自 iQ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