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再次鼓励「共享汽车」,但鼓吹风口还为时尚早
今天上午,交通运输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对汽车分时租赁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不少要求,不过和早已进入野蛮发展状态的共享单车不一样,《指导意见》对分时租赁平台的要求,很多已经是行业、用户之间的共识,比如所有车辆都要购买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分时租赁平台应给车辆安装 GPS,鼓励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这份《指导意见》最大的亮点,是对分时租赁的竞争状态,以及线下网点这个老大难问题提供了政府层面的想法。
关注董车会(微信号:Time2Drive),回复关键词「0808」,免搜索直接看《指导意见》全文。
《指导意见》第七条明确表示,「鼓励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等方式,提升规模化水平,加强上下游行业及相关行业联动」。分时租赁能发展起来,一个有 1000 台车、100 个网点的大平台,绝对要优于 10 个只有 100 台车、10 个网点的小平台。
由于汽车分时租赁对于企业资金、线下运营(地勤)的能力要求很高,行业巨头和新企业的实力差距也越发悬殊,相信未来难免会出现一波兼并。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另外,《指导意见》还鼓励人流秘籍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给予扶持。
鼓励归鼓励,想在本来停车就很困难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为分时租赁汽车提供更多的固定停车位,必定会招致不少车主、停车场管理方的反对。董车会(微信号:Time2Drive)认为可以适当参考杭州微公交的经验。
杭州公交车、地铁两大公共交通系统很不发达,使得杭州人均车辆保有率全国第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倒是颇有建树。2013 年,吉利汽车和康迪汽车合资生产并运营「微公交」分时租赁电动汽车。
作为全国最早开始,也是最大规模的分时租赁平台之一,「微公交」在杭州很多地方都采取自建网点的经营模式,不需要占用公共停车场,还有统一的停放和充电网点。
把分时租赁网点纳入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体系里,利用好一些闲置的空间,可能是解决分时租赁停车难、网点少的好办法。
《指导意见》不是法律法规,只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对这一新兴行业的表态,「共享汽车」未来怎么在中国立足,取决于分时租赁平台的经营和地方交管部门的支持与否。
有驾照没车的人可以为《指导意见》的发布叫好,已经过上有车生活的新老司机,也不着急担心动辄「投放」几千台车的分时租赁占用本不充裕的道路资源,现在的分时租赁其实远没有官方宣传得那么方便。
题图来自:buy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