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Flipboard 创始人:谈设计、用户体验以及中国本土化
Flipboard 是 social magazine 的开创者,公司于 2010 年 1 月成立,产品上线于 2010 年 7 月。至今快 2 个年头了,已先后发布 iPad 和 iPhone 两个版本,不久后将推出 Android 平台的版本,其全球下载量至今已超过 840 万。Flipboard 于去年 12 月 发布中文版本进入中国,在国内也有诸多类似产品出现。借 Flipboard 创始人访华之际,爱范儿就 Flipboard 的产品设计、内容以及其中国本土化问题采访了 Flipboard 创始人兼 CEO Mike McCue。
感谢我们的美国成员李栋的翻译工作,他将在 5 月 21 日- 23 日前往纽约报道 TechCrunch Disrupt NewYork 大会,敬请关注他给我们带回来的报道。
ifanr:对于阅读产品而言,你认为给用户创造良好的阅读体验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Mike: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细节上,我们有留白、字型的选择,用户怎样去翻页去浏览内容等这些细节的东西我们都在做。关于留白,我们是把网页重新进行排版,就像一本杂志一样,用户看到的是很优雅的界面,看到他们想看的内容,我们也有全页的广告。在 Flipboard 上能看到旁边很多留白的地方就是让读者看得更加舒服。
ifanr:良好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关于设计,也有硬件和内容方面,怎么结合?
Mike:Flipboard 有 iPad 和 iPhone 版本,稍后我们也将发布 Android 版本,Android 设备有不同尺寸的屏幕,但我们预计将会在所有的触屏设备上都推出 Flipboard。
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尺寸,一种是 iPhone,一种是 iPad,不同尺寸设备上用户使用习惯是不同的,看 iPad 的用户习惯一般可以描述为躺在沙发上,很放松很舒服地翻阅,像看杂志一样。iPhone 设计就与 iPad 不一样,像有一叠卡片,上面是新闻以及你关心的人的动态,用户可以在排队买咖啡或者坐车时拿出来翻翻,这两种习惯是不一样的。而 Android 设备有大有小,有接近 iPhone 的,有接近 iPad 的,我们会看安卓设备的尺寸是接近 iPad 还是接近 iPhone 再做调整。
比如 Galaxy Note,我们还在想办法,在中间地段,六七寸的设备还我们在想怎样改善,还没有定。在安卓方面我们会在不同的设备上做一定的用户测试。
内容上我们有不同的频道,有从互联网上精选出来的内容,有些是独立的内容源。带有 Flipboard 图标的是我们的精选频道,汇集了同一种类而不同来源的内容。我们在不断挑选全球各地最好的内容源,在中国本地也在挑选中国最好的内容源放进 Flipboard 里,在美国、香港、台湾等等我们都是这样做的。在 Flipboard 上用户可以绑定多个社交网络帐号,所以分享内容十分容易。 我们有封面故事,在封面故事里面,我们会将与你最相关的信息,比如与你互动最多的人的信息,你最常看的新闻放进封面故事去。
ifanr:最初为什么要加入封面故事(covery story)这个板块?
Mike:你也许会使用微博,有很多关注的人,也许在你买咖啡的时候拿出手机看一下,我们能把与你最相近的人,互动比较多的人放在 cover story 里面,所以你会很快地看到那些你想看到的人的动态更新。
Cover story 内容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你绑定的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络,另一部分是你在 Flipboard 上收藏的频道,收藏的频道中被用户分享最多的故事也会出现在 cover story 里面,有这两方面来源。
ifanr:作为社会化的阅读器,有用户创造的内容,有专业出版者发布的内容,也有用户分享的专业出版者的内容,在内容上,怎么处理内容版权的问题。与专业内容出版商怎样合作?
Mike:我们的宗旨和理念是想帮助出版商和内容供应商可以通过 Flipboard 提供给读者更好的内容,获得收益。我们现在跟一千多家出版商或内容提供商都在合作,这方面我们还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在这上面一直都很小心。
我们挑选的内容在网上是公开的,有的是 RSS 订阅源,可以点击进入源网页。如果是 Twitter 或微博上的信息,我们会抽取供用户写的那一句,那一句就是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出的文字。用户看到这一句有兴趣的话,他可以点击链接进到链接背后的源网页去看。从某个角度看,你可以理解 Flipbaord 是扮演浏览器的角色,把用户带去他们那里,内容供应商和出版社很喜欢与我们合作,因为我们把读者带去他们那里。我们也有内容合作伙伴,排版就会不一样,因为是内容合作,所以我们就有合作伙伴提供的完整内容,同时,合作伙伴可以在内容里面卖广告,一举两得。
ifanr:iPhone 版在设计上作出了那些改动? iPhone 版本与 iPad 版本在用户体验上,哪些方面保持了一致?
Mike:我们发现在 iPhone 上,用户使用频率比较高,相对说,iPad 上用户使用时间比较长,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上有些区别,但我们发现在 iPhone 和 iPad 上用户使用习惯也有重叠的地方。有些人在 iPhone 上看内容看一个小时,这也是有可能的,我们也在尝试在重叠的地方满足用户的喜好。但重要的是我们一直着重在设计上去打造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ifanr:Flipboard 发展至今,对于商业模式的思考有何变化?
Mike:基本的商业模式与我们一开始时没有变。我们开始的理念是 Flipboard 有精彩的内容,同时也有全页的广告,当然里面也有很多细节,比如利润分成,技术上的合作,不同的人要不同的方式去谈,但最基本的商业模式没有变过。现在阶段对我们来说还是挺早期的,我们还在和很多内容提供商、出版商合作,所以我们还在不断学习和摸索这方面。
ifanr:过去很多国外公司在进入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都失败了,比如 Myspace、Google 等,你们对进入中国市场研究后,认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及 Flipboard 在中国存活和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Mike: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思维会与大公司不一样。我们会很着重在中国市场,中国现在是第二大,但很快就会成为智能机第一大市场。我们团队很小,我们一开始创建团队时就很留意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家国际性公司,我们已经将国际化注入了团队 DNA 中,我们都知道要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当一家大公司到几百几千人时,再想把这种 DNA 灌输给他们员工时就会比较难。我们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因此我们跟本地的合作伙伴在紧密地合作,例如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此外,我们还有本地的顾问陈汉斌(Robin Chan),不断向本地专家和创业人才交流学习,这对我们进入中国非常重要。
ifanr:Flipboard 是何时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是通过何种途径找到现在的合作方人人和新浪的呢?为什么是人人和新浪微博?
Mike: 美国版本推出后大概一年,我们就决定要进入中国市场。那个决定之后,六个月后,就是去年 12 月,我们正式推出中国版本。我们的顾问给我们的建议是去找本地的合作伙伴,去找少数几家但它的用户量十分大的合作伙伴,当然我们将来一定会加入更多的社交网络,因为我们毕竟是社交杂志,(social megazine),我们会将更多社交网络加进来, be more social。
ifanr:怎么看待中国有很多克隆的 Flipboard 产品, Flipboard 与新浪的合作将有什么独特的无法克隆的优势?
Mike:我们一直想打造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当我们看本地竞争者以及模仿我们的人,我们会说,我们与其跟模仿者去竞争,我们倒是更乐意与创新者竞争,我们是社交杂志的首创者,模仿者是在模仿而已,他们不知道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们与他们的分别是在这。而且我们有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我们有本地的合作伙伴,还有内容供应商的合作伙伴,整个设计也是我们原创的,我们最重要的理念是打造大家都喜欢的产品,只要我们坚持这个原则,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了。
ifanr:Flipboard 在中国目前只有一名员工,那么在中国会有大规模招聘计划吗?
Mike:正式地说,我们在中国大陆有一名全职的员工,是大中华区产品总监谢子阳。但在中国我们还有其他的同事,负责内容、合作伙伴、业务拓展等等的事宜。 美国那边也有 3 个同事投放很多时间在中国这边的产品。我本人也放了很多时间在中国这块。我们即将会北京正式开一个办公室。recruitment plan? 中国的工程师都十分优秀,我们非常期待和他们合作。
ifanr:最近有消息报道你将退出 Twitter 董事会,那么 Twitter 对 Flipboard 有多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因素让最终要退出?
Mike:我目前还不能评论这件事情,因为我现在还在 Twitter 的董事会上,但我们能看到 Twitter 与 Flipboard 有一点重叠的地方,但我们也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Twitter 是我们合作的社交网络之一,我们也有其他的社交网络合作伙伴,我自己非常喜欢 Twitter,我们也是在帮助用户用另一种方式来看 Twitter,把他们觉得精彩的内容呈现出来。
后记:
在设计领域,留白曾是中国国画中使用的创作方法,也有传统资源可供挖掘。在提供给用户良好的阅读体验中,怎么使用留白,让用户在信息泛滥的大环境和快餐式阅读状态中静下心来,是值得阅读类产品以及各种媒体性产品研究的。一个在广告领域使用留白很出色的案例是苹果公司在街头公交站点投放的 iPad 广告,产品突出,大块留白,简洁、优雅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Flipboard 对中国复制者的思考也有一定启发性。国内产品抄袭的门槛非常低,成本也不大,很多团队抱着快速实验赌一把的心态,能成就做不能成也损失不大。但,产品外表容易抄袭,而背后的愿景、目标、一步步的规划难以复制,以及创始团队的人脉资源、推广资源都是难以复制的。互联网发展至今,创业已是拼综合能力的时代。等着亦步亦趋地抄袭首创者的后续创举,这速度在国内众多一窝蜂的跟随者面前也开始显得慢了。Pinterest 和 Path 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就已经展现出弊端了。抄,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想到别人前面,从解决一个用户有痛点的核心问题出发,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解决问题的产品形态以及盈利模式,也许会有借鉴,但相信美国问题和中国问题还有不同,一模一样的借鉴也会把自己带到沟里。如果你怕有独创的想法被业界巨头也抄袭去,那么你更应该想清楚,调研清楚,低调,做好产品。创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商业世界很残酷,解决问题失败了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