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泡沫和互联网泡沫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keso 怎么看(微信 ID:kesoview),转载已获得作者授权。
有人把 ICO 泡沫和上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表面上看,是的,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都是由技术引发的投资泡沫,市场都在短期内陷入非理性的癫狂,股票或者代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然后,砰,泡沫破了。
但互联网泡沫和 ICO 泡沫又是非常不同。
在泡沫破灭之前,几乎没有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也缺乏可供参照的估值模型。列宁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即使被丢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也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上世纪末,一个有想法的创业者,凭借 “.com” 的惊人的感召力,就能给自己找到同伴和投资。这些方面,互联网泡沫和 ICO 泡沫很像,实际上,所有的泡沫都很像。
不过互联网公司想融资,想上市,毕竟还需要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或者招股说明书。ICO 泡沫最鼎盛时期,发行代币的公司据说连个装门面的白皮书都不需要写,反正写了也没人看。
据财新网报道,今年以来,各种 ICO 路演或线下见面会,几乎每周都会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等地,“参加者从技术男到家庭妇女,从海归到卖菜小贩,ICO 成为当前最快速的发财手段。”
很多优质互联网公司在泡沫破灭后幸存下来,并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力量,比如 Amazon、Google、腾讯、阿里巴巴等。更重要的是,泡沫时期烧掉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更加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更多的网民数量,更优质的人才储备,以及更好的互联网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更好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巨大能量也早已为人熟知。但在上世纪末,互联网的商业化刚刚起步,互联网所具有的潜力远不像今天这么一目了然和理所当然,那时候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互联网具有商业价值,不相信互联网公司能赚钱。因此,泡沫为互联网提供了最好的融资契机,或者说,泡沫就是互联网的招股书。
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九成以上的互联网公司倒闭,给创业者和投资人造成了巨大损失。但这些公司的价值却并没有随着公司的倒闭而湮灭,而是以各种方式被互联网吸收,助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进化。即使在泡沫时期,以骗钱为目的的骗子公司,就算有,也只是一个极小的比例。
据财新网报道,在央行收到的一份有关 ICO 的紧急报告中,给出的结论是:“90% 的 ICO 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 ICO,连 1% 都不到,风险非常巨大。” 所以,就算 ICO 确有价值,可它却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被玩坏了的游戏。相当多的 ICO 参与者怀着这样的心情:错过了买房,错过了炒股,错过了投资艺术品,错过了买黄金,错过了买腾讯,错过了比特币,无论如何不能再错过 ICO。
如果说,互联网泡沫是梦想家和冒险家的游戏,ICO 泡沫则是投机客和骗子的游戏。两者本不具有可比性,有人之所以还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证明两者是一回事,其实暗含着一种预期,就是在泡沫破灭之后,市场回归理性,资产价格收复失地,重新回到甚至突破历史高点,就像纳斯达克指数所经历过的那样。
(崩盘 17 年后,纳斯达克指数不但完全收复失地,甚至远高于泡沫时期)
纳斯达克指数从 2000 年 3 月的 5132 点,跌至 2002 年 9 月的 1108 点,两年半缩水近 8 成。泡沫破灭造成了 3 万亿美元纸面财富的蒸发。但如果想想今天互联网的价值,3 万亿美元实在算不上多么昂贵,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 3 个 Apple 或者 4 个 Google。
无论有多少公司生生死死,互联网的价值一直在增加。泡沫也好,崩盘也罢,对大多数跟泡沫无关的普通人来说,互联网越来越不可或缺。
央行等七部门对 ICO 做了明确的定性:“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这种定性决定了 ICO 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区块链是一种有价值、有前景的技术,ICO 则只是一种由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已被打上 “非法” 标签的融资手段。
ICO 泡沫肯定不像互联网泡沫,如果一定要找个类比,其实它更像 P2P 金融泡沫,最初它看起来就像是给普通人准备的赚快钱的机会,起来得很快,政府一刀切之后,几乎再也没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据说,不少 ICO 项目已经决定将阵地转移到海外,我的问题是,海外有足够数量的 “韭菜” 吗?
题图来自:数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