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 i 初长成:试驾宝马 i3 纯电版
在德系巨头 BBA 三家中,宝马对新能源趋势的感悟不可谓不深刻。2011 年宝马就发布了新能源品牌 i 系列,2013 年就将 i3 和 i8 两款新车投放市场。
独立的 i 系列风格更自由,主力阵营同样不能落下。到今天 2017 年秋,在国内市场,你可以在涵盖五个车系(i3、i8、X1、X5、7 系)的宝马混动或纯电动车中作选。明年上半年,还会有国产 5 系混动加入其中。
青岛环岛路上张扬肆意的 i8 跑车,胶州湾大桥上安静作伴的 X1 混动,暂且按下不提,先来看看离我们最近又最清洁的小家伙——宝马 i3 纯电动车。
对于烧电不烧油的车,大多数人十有八九仍是只见过没碰过。21 世纪(的车)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充电阿!
使用配套的快充充电桩,i3 可以在 3.8 小时内从零充至 80% 电量。
到今年底,超过 6.5 万个带有蓝色「ChargeNow 即时充电」标识的充电桩,会在 60 多个大小城市为新能源车主待命。
在青岛某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我们(惭愧的说)第一次体验了国内运营商特来电的充电装置。宝马会为新能源车主提供预存赠费的 ChargeNow 充电卡,刷卡即可使用相应的充电桩。
特来电的充电装置与其说是 “桩”,不如说是充电 “座”,低矮的外形对节省车位空间很有帮助,不过充电速度不如对面更高大的特来电快充桩。
宝马 i3 早已不算新面孔,甚至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中期改款(facelift)的新 i3 和运动版 i3s 刚刚发布,外观和动力得到了小幅升级。
i3 在北京其实不算少见,与众不同的造型轮廓和醒目的双色车身,即便是帝都卧虎藏龙的车阵中照样惹人侧目。
相比之下,这台全黑的 i3 就低调得多,周身蓝色装点才让它有了一些新颖感,对很多不想被行注目礼的消费者很合适。如果你觉得目前黑白银灰的主色太冷淡,可以考虑等待 2018 款 i3 的新配色:皇家蓝和墨尔本红。
i3 的模样看着四四方方,前脸其实一点都不老实。粗壮并且突出的前保险杠,颇有点 SUV 般的敦实感。两侧圆形雾灯加上挑的全 LED 大灯,不算凶神恶煞也有几分脾气。
i3 的账面体积其实很小:长 4 米,几乎和 MINI 五门版一致,实际上 i3 是宝马品牌车长最短的车型。但需要考虑到电动车动力单元更小的天然优势,i3 的内部空间绝非同等大小的汽油车可比。
相对于四米整的车长,2570mm 的轴距把四个车轮都逼到了车身四角,这使 i3 拥有了仅 4.93 米的回转半径。在城市中穿梭,i3 的灵活性甚至胜于 1 系 2 系 3 系。
不规则,如果说前半球看上去还算正常,转到侧面最显著的印象就是 “不规则”。后门车窗下沿的凹陷,实际上是为了消减后座的密闭感。i3 车身高度 1578mm,几乎和上代宝马 X1 等高。
高还使得 i3 的宽度常被低估,不看参数表,不易发觉这是一台 1775mm 宽的 “小” 车,它其实比两厢 1 系还要宽一点。
代表未来感的全 LED 灯组,对 2013 年诞生的 i3 来说是理所应当。U 型日行灯脱胎于宝马天使眼,但形态上已经完全不同。刚刚发布的改款 i3 将其下的雾灯也换成了横条状 LED。
i3,甚至整个 i 系列,可以说是当下尾部造型最复杂的宝马车了,只是在这台 “黑车” 上不太明显。U 型尾灯藏于尾门玻璃面板之下,还呼应了前大灯造型。
宝马为 i3 设计了多款独有轮毂,造型风格从节能环保向,到我们这台的双色运动向,一应俱全。短小的车头中没有动力单元,一个小小储物格放着应急充电装置和补胎套装。
由于电动机置于后轴,i3 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后置后驱车。更轻更小的电动引擎,使得前后轴质量分配更加从容。而固定在底盘上的电池组,使得 i3 的实际重心远远低于其视觉重心。开在路上,经常会意外这高个子能在如此速度、以如此姿态过弯。
i3 主要使命是节能环保,仅使用了宽度为 155 规格的节能轮胎。很窄的前轮向一侧打死时,整个轮内侧部件清晰可见。麦弗逊前悬是减重和简化结构的合理选择,后轮则是标准的多连杆独立结构。
宝马 i 系列最大的特点是在电动化之余,对品牌奉为圭臬的驾驶乐趣并不妥协。
特斯拉 Model S 和 X 使用全铝车身减重,i3 和 i8 则直接用上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FRP 来打造车身框架。作为高性能跑车的 i8 还好说,对于定位更大众的 i3 则颇显奢侈。打开车门时,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碳纤维材料。
碳纤维制成的 Life 模块(车舱框架),加上全铝材质的 Drive 模块(底盘和动力),i3 整个车身的重量要比钢制车身轻了 1/3。去年经过升级的纯电版 i3 搭载有 33.2kWh 电池,车重却仅有 1.2 吨。
电动车动力的普遍特性就是不容小视,瞬间释放的强大扭矩使它们往往起步飞快。何况 i3 搭载的这台拥有 170 马力和 250 牛·米,数据直逼宝马自家 2.0T 四缸机。7.3 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足够在城市中做到游刃有余快慢自如。
在青岛满是上下坡的蜿蜒路面,i3 电动引擎尽显扭矩优势,基本无需担心上坡乏力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电力低廉的每公里成本,让你可以肆无忌惮的踩下一脚又一脚地板油,而不必担心这月油费超支——只要续航里程还够。
轻车身除了带来更快的加速,更重要的好处是在操控层面。这对一向视驾驶乐趣为品牌核心的宝马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宝马下决心重金打造 CFRP 车身的原因之一。
全铝打造的 Drive 模块,包含了更轻的悬挂部件,由此带来更轻的簧下质量。而簧下质量每轻一分,对操控敏捷性往往是事半功倍。
在青岛蜿蜒曲折、多坡多弯的环岛路,可以明显感受到 i3 的轻盈。它似乎比看上去个头要矮上一截,但细想来不论是车重还是体积,数据本也比视觉印象中要讨喜。
宝马对 i3 的定位是城市用车,可以认为介于现在国内很多的两门通勤车,与常规四门轿车之间。它的整个设计并不是建立在一台 3 系那样正统轿车基础上的。
一般情况下 i3 搭载两人的情况居多,但城市使用又难免遇到四人同行,于是宝马选择了类似 2+2 门的对开门结构,打开后门需要先打开前门。身材好的话,光扳倒前排椅背也不难挤进去。
但千万不要以为后排是形同虚设,电动力单元的小体积使它拥有超越同级的车内空间。i3 前后排同时坐下 1.8 米男性全无问题,宽敞虽谈不上,也绝不会让后排受委屈。
i3 是四座设计,前后地板都格外平坦,这也是纯电动力带来的天然优势。
同时打开前后门时,开口宽度达到 1.6 米,并且 i3 的对开门是没有 B 柱的。对于需要在后座放置儿童座椅的家长很方便。
i3 的内饰绝对是非典型宝马风格,如果你看惯了慕尼黑设计师们的千篇一律,换到 i3 的新鲜感足够你把玩好一会儿。
宝马对 i 系列的环保标兵身份坚持到底,整个内饰尽是再生和天然材料,组成了一种带着浓厚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气息的特殊豪华感——一种需要逐一考证才能领悟到的 “豪华”。
双幅方向盘在豪华品牌上不多见,一圈蓝色装饰是内饰的点睛之笔,也是 i 系列标志之一。至于方向盘上的各种按键拨杆,和其他宝马并无区别。
至于转向手感大可不必担心,i3 的助力力度保持了相当水平,甚至回正力度比起前驱 X1 还要顺手一点。
没有传统的中控换挡台,i3 使用了怀挡,粗壮独特的造型上还集成了启动按钮。
如果你对上文中的 “豪华” 一词有些疑问,其实也是理所应当。i3 提供了四种内饰风格套装,而我们这台 i3 就是最基础的标准型,显得简陋也属正常。你还可以在真皮和羊毛组合的另三种内饰风格中做选择。
i3 的后门窗是不可开启的,这可能也是以下沿凹陷来释放幽闭感的原因。由于没有 B 柱,宝马在后门前端设置了粗壮的加强梁来起到 B 柱的作用,其上的银色扳手即为后门开关。
在加强梁的上下部位,和车身门框的相应部位,均有特殊的锁定装置,以确保遭受侧面撞击时加强梁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i3 的车门饰板,以及内饰的其他很多部位,比如风挡下方的一大片区域,都采用了这种回收纤维制成的环保材料。乍一看仿佛毛坯房般简陋,它需要你挖的更深一点去体会。
这也是整个 i 系列给我的印象,是否必要不重要,是否所有人都懂也不重要,它更像是整个品牌中一位环保行动的旗手。
虽然 i3 的重量配额明显吃紧,都用上了碳纤维这样的奢侈品减重,但奇怪的是对较重的玻璃材料却不吝啬,比如尾门比如天窗。
CFRP 车身框架需要在车顶中央纵向设置加强梁,天窗就被分隔成了左右两部分。
于是从车内看很像是双天窗,面积大为缩小。唯一的好处是,遮阳帘变成了左右独立,前排乘客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晒太阳。如果你的副驾坐的是位怕晒黑的妹子,你本人又正好爱阳光,八成会感谢这一独特设计。
天窗采用了外开结构,即打开后向上滑动至车外,速度上来后的风噪相对较大。
内饰各种细节都是宝马经典风格,全功能 iDrive 系统和 10.2 寸大屏幕都是高配配置,在同行的 i3 中我们也发现了配备小屏幕和低配版 iDrive 的车辆。
但最讨人喜欢的并不是大屏,而是屏幕下方这个又深又宽的凹陷。虽然看上去不大,装起东西确是海纳百川。试驾中我们几乎什么东西都能随手往里塞,拿取方便,却不会显得车内杂乱,因为在车内正常视角一般看不到这里边。
我们试驾的这台标准内饰车使用银色饰板,打开饰板是宽敞的手套箱。在其他内饰车型上,还会有各种配色清新的天然木材可选。
前排只有一个杯架,这里也可以插进宝马原厂配件,如烟灰缸和储物盒。左侧的拉手用于调整座椅前后位置,别惊讶,从高度到角度,i3 前排座椅是 100% 手动调节。
没有了内燃机汽车复杂的机械结构,i3 不只是后排,连前排的中央通道都是完全平坦的。虽然看上去似乎没了豪华车的气派,但实用性确是真的开过就能感受到。停车时无论任何一侧开门不便,可以自如的移步另一侧下车。
另外通道中央还设置了一个物品固定带,在老款 i3 上这里是一个网兜。
i3 的储物空间和它的乘坐空间一样讨喜,车门关门把手设计成一个凹槽,可以用来放停车卡之类的随手小物件。
纯电动也不是全无坏处。比如 i3 由于身形娇小,头尾都短,电动机被放置在了后轴位置、后备箱之下。在增程版 i3 上这里还有一台双缸发电用汽油机。于是后备箱空间被向上压缩,地板高度也增加了。
260L 的容积确实不大,不过一来 i3 后备箱形状规整,空间利用率较高;二来,其实对比同样 4 米长的汽油小车,260L 这个数字并没有小多少。如果真有需要,翻倒后排可以得到一个平坦的 1100L 载货空间。
一直没有说的是续航里程。2013 年最初的 i3 电池容量不到 20kWh,标称纯电续航区区 100km 多一些。
2016 年推出的升级版 i3,也就是目前这台,电池增至 33.2kWh,标称纯电续航提高到 180km。我们并没有机会把这台 i3 开上几百公里测试续航,同时青岛多上下坡的路况也相对特殊。
而法兰克福车展刚刚发布的中期改款 i3,续航数字增加到 290km,不过标准从之前更严苛的 EPA 变成了 NEDC。
宝马并没有打算让这台小家伙,去正面对抗 Model 3 之类的劲敌。i3 虽然各种炫目配置加身,但先天定位就是一台城市通勤车,而非正统的全能家用车。
如果你家中或公司有充电条件,又不需要 i3 承担全部交通任务,在城市通勤的场景下,平常两人出行,时不时再捎上两位朋友也应对自如,这台灵敏轻盈的小车是理想的代步工具。
又或者你并不是。你愿意为北极熊和海岸线买单,但你又不想一直为温室效应束手束脚,那么,期待一下那辆翘着门等你的宝马 i8 吧。